搜索到905篇“ 环境观“的相关文章
- 教学价值观、知识观、过程观、环境观观照下的初中历史深度教学实践——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上册《原始农耕生活》一课为例
- 2024年
- 深度学习被认为是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而学生深度学习的实现,需要教师开展深度教学。基于对教学价值观、知识观、过程观、环境观的思考,初中历史教师可尝试从价值引领、跨科整合、问题设计、云端学习四方面着手,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从而让学科意义彰显、让知识充分关联、让高阶思维发生、让情境真实可见,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地。
- 施江舟
- 关键词:深度教学
- 善用“问题研究”,渗透环境观
- 2024年
- 高中地理学科具备在教学中渗透科学环境观的优势,本文提出教师可通过善用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教材“问题研究”栏目,把握渗透环境观的三个良好教学时机。人类是自然进程演变造化的产物,自有人类以来,人与环境相互依存[1]。人类从自然环境中索取资源,用以生产和生活,并向自然排放废弃物。随着人口数量的增长,索取与排放数量的增加、速度的加快,使得生态环境逐渐出现了许多区域性和全球性的问题。为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个人或集体的行为应受到科学环境观的正向引导。
- 施乃芊
- 关键词:高中地理必修教材教学时机人口数量
- 宋代风俗画中女性活动特征及其空间环境观
- 2024年
- 通过以宋代女性图像(包含女性活动的画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年龄段对宋代女性活动类型、特征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进行研究,并在环境要素细分与统计的基础上探索不同类型女性活动空间的环境要素构成及其所反射出的空间环境观。
- 黄甜甜王泽发李子蓉胡梦雨
- 关键词:宋代女性
- 人类环境观的再审思:中西环境美学对话
- 2024年
- 阿诺德·伯林特与陈望衡的环境美学对话围绕五个核心论点展开。关于环境,二位学者均认可环境与人类的依存关系,伯林特强调整体的环境概念,陈望衡在认同整体性的同时,也强调人类实践对环境生成的重要作用。关于参与,伯林特以“参与”定义审美活动的整体性与连续性,陈望衡则以“居”阐释中国文化语境下的审美参与。关于环境的文化属性,伯林特强调文化差异对审美感知的影响,陈望衡则认为对环境文化性的共识蕴含着共通的可能性。关于生态与环境的关系,伯林特认为生态是看待环境的科学视角,不具有美学意义,陈望衡则在这种反思的基础上建构了生态文明美学。关于美学共同体,伯林特指出美学共同体的特殊之处在于使世界在审美经验中恢复其源初统一性,陈望衡则将家园感作为环境美学的审美本质,由此引申出环境作为人类共有家园这一共同体思想。通过此次对话,两位教授在理论意义上明晰了环境美学学科的基本问题,推动了环境美学理论发展的思想跃迁,也开启了新阶段环境美学研究的核心面向。
- 陈望衡钟贞
- 关键词:生态共同体
- 一种港池环境观监测装置
- 本申请公开一种港池环境观监测装置,包括底座和蓄电池,所述底座上设有立杆,所述立杆上设有气象传感器和信号发射模块,所述底座底部通过缆绳与坐底支架连接,所述坐底支架包括工作面和支撑支腿,支撑支腿端部为尖角结构,所述工作面上设...
- 张兴凤李志荣倪亚东高文劼刘志刚凌德超徐东阳许奕东刘佩佩
- 整体环境观视角下巴渝地区衙署选址研究
- 2024年
- 衙署作为中央在地方实现政权传达的载体,其营建需权衡既定规制并观照在地“形胜”以循势平衡.巴渝地区衙署选址便在多山多水的自然条件与博采融汇的人文情境影响下展现鲜明地域特色.通过田野调查、文献稽考与图示分析等方法,以整体环境观视角梳理巴渝衙署选址的自然人文环境背景,分析其受风水学说与山地观念、礼法规范与权力象征、防御思维与时局意识的三大因素影响,归纳了巴渝地区衙署观照山水下适应性落位、礼教规制下在地化因循、因战事需要防御式转变的选址智慧,总结出其选址经历因应外界条件与主动参与城市形塑的“地文”系统组织过程规律.整体环境观视角下巴渝地区衙署的选址研究还提示着其遗存保护或遗址复建工作应形成统筹古城形态与山水风景资源的工作路径.
- 李奕成耿华峥罗锦璐沈阳熊亚玲成玉宁
- 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实践审理——基于蒙台梭利环境观
- 于幼儿身心成长中,其所身处的环境场域对幼儿个性化发展起着即时性或延时性作用。蒙台梭利更加关照环境于幼儿身心的影响,其环境观以创生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场域为逻辑起点。循此逻辑,在幼儿园具体实践展开中,环境创设应当遵循自由和有...
- 訾扬州梁舒乔
- 关键词:蒙台梭利环境观环境创设
- “环境”一词与环境观的演变被引量:1
- 2023年
- “环境”一词本身并非外来词汇,但作为一个与科学技术发展相关联的重要概念则是在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和发展之后,由日语译介而来的。在这一概念的内涵变迁下,西方主客二分的环境观进一步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中,导致人们在一段时间内忽视了中国传统环境观的积极方面。直到当代,中国传统环境观才逐渐受到重视,在反思和解决环境问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李英杰王馨钥
- 关键词:环境观历史演变
- 一种香菇生长环境观测系统装置
- 一种香菇生长环境观测系统装置,包括棚外气象观测装置、棚内生长环境观测装置和数据采集器,棚外气象观测装置及棚内生长环境观测装置均通过通信模块与数据采集器信号连接;棚外气象观测装置包括气象传感器、太阳能电池板、防水电池箱和第...
- 陈海波杨光仙孔维丽姬兴杰李梦夏
- 论移动建筑在未来人居场景应用中的技术观、社会观与环境观被引量:1
- 2023年
- 对移动建筑在未来社会中的应用探索进行综述研究和案例评议,从技术、社会和环境三维视角审视和批判移动建筑在探索人类未来居住生活形态中的价值观念。研究将微型居住、生态巨构、太空栖居、数字游牧归纳为移动建筑在未来人居中的四大应用场景,发现智能和生态既是未来移动建筑设计的核心趋向,也是未来移动生活形态的典型特征。文章提出,融合技术、社会、环境三维视角的社会设计观将成为当代移动建筑设计的新理论内涵,探索一种碳智耦合的设计方法有助于促进未来的移动建筑走向生态智能,并适应新的社会生活形态。
- 欧雄全
- 关键词:移动性生态
相关作者
- 张光君

- 作品数:64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西南政法大学
- 研究主题:未成年人 社区矫正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 环境刑法 使用假币罪
- 唐孝祥

- 作品数:179被引量:693H指数:13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 研究主题:建筑美学 园林美学 传统村落 风景 岭南建筑
- 程红艳

- 作品数:11被引量:325H指数:4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学系
- 研究主题:道德教育 环境观 教育 生命 儿童
- 孙娓娓

- 作品数:50被引量:131H指数:7
- 供职机构:信阳职业技术学院
- 研究主题:高等数学 遗传算法 家园合作 环境观 幼儿教师
- 郑曙旸

- 作品数:52被引量:251H指数:9
-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 研究主题:绿色设计 可持续发展 艺术设计 建筑装饰 环境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