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326篇“ 现代学术“的相关文章
现代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实现研究
2024年
问题的提出学术期刊诞生之初的功能定位是提供学术成果展示与交流的平台。伴随网络的发展,科研人员发表学术成果的载体变得更加多元,博客、微博或学术网站成为重要的学术观点、学术研究成果呈现、传播、交流的渠道,所以,现阶段学术期刊存在的意义已经从最初的学术交流变为学术交流和学术成果评价的介质,而且后者占据更主要的地位,这是因为学术研究机构、科研评价机构最认可的方式仍然是学术期刊。
石晶熊春兰
关键词:学术研究机构学术网站学术研究成果
现代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实现研究被引量:2
2024年
学界和业界对学术期刊研究的重点是如何构建科学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如何从宏观层面评价学术期刊在国家科研实力提升方面的作用,对学术期刊本身具有学术评价的微观功能却很少关注。事实上,小到具体科研机构的职称评定、奖项评审,大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三大体系”、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都依赖于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发挥的效果与水准。当前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是学术期刊存在的重要价值所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界的学术研究生态,进而影响着我国在国际上各项科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地位。基于此,首先,本文对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的研究背景、现状进行分析,根据学术成果评价的阶段划分为初次评价和二次评价,评价的阶段不同,学术评价的重点也应该不同。在初次评价阶段,学术期刊的评价功能应体现在对学术成果的整体评价上,评价的内容从选题创新性、研究规范性到论证完备性都要进行评价;在二次评价阶段,学术期刊对学术成果的评价关注点更多地应放在学术创新性和社会影响力方面。其次,对现阶段我国学术期刊的学术评价功能失灵的现状进行梳理,发现存在低质量学术论文大量涌现、学术期刊的学术不端现象频现、刊发或转载的学术论文选题和内容雷同等问题。最后,针对出现的各种“失灵”问题,提出需要从宏观的国家相关机构、中观的行业协会、微观的学术期刊自身三个层面做出相应的努力才能解决的建议。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学术期刊本身具有的学术评价功能进行了分析,只有从学术评价的根源出发,把控学术成果质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发表学术论文数量多、质量较低的现状,进而改变我国科学研究氛围,促进高质量科研成果的产生。
石晶熊春兰
关键词:学术评价
“同人刊物”与“学术公器”:中国现代学术期刊的双重角色及其契合机制
2024年
中国现代学术期刊兼具“同人刊物”与“学术公器”双重角色。“同人刊物”通常由具有共同学术理念的学者群体创办,强调特定的学术立场和流派特色。而“学术公器”则作为广泛交流的平台,反映学术共同体的多样性,并促进不同研究的交流。这两种角色的契合得益于“群而不党”的办刊机制、“编研一体”的期刊与共同体融合机制以及“期刊承认”等同于“学术共同体承认”的学术评价机制。这些机制共同构建了中国现代学术期刊在知识生产与传播中的重要角色,同时也为中国现代学术期刊的发展与繁荣奠定了坚实基础。
陈义报
建构现代学术与重勘中华文明——20世纪以来《楚辞》神话研究概述及反思
2024年
有别于传统经史范式,中国现代神话学的建立是《楚辞》神话研究的基本前提。在异质文化冲击和现代学术建构的驱力下,20世纪以来的《楚辞》神话研究成为时人理解中华文化、重勘中华文明的途径。20世纪前期形成的四条基本路径影响至今:诉诸信史的实证研究、文学艺术的系统研究、跨文明比较研究、人类学和民族学阐释。经20世纪中期过渡,80年代以来的《楚辞》神话研究走向繁荣和学科自觉。同时,随着中国神话学界的前沿反思与范式推进,《楚辞》神话与中国文明起源特征、早期经典形成、早期中国思想史等问题成为学界热点。新的学术视野和新的学术使命都昭示着,《楚辞》神话研究必将继续参与到更深入更宽阔的当代学术发展中。
谭佳王伟
关键词:文明探源神话历史
现代学术视野里的陈晓明
2024年
一近读《陈寅恪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看到他在1936年时说,“今日中国,旧人有学无术,新人有术无学”^((1)),这话把新派、旧派的人都一起批评了,在他看来,旧派容易故步自封、抱残守缺,新派容易标榜新词,流于“画鬼”。所谓“学”,更多的是指材料,也包括对材料的体悟;“术”是指道路、方法;学问就是体悟世界的方法,学者则应该是觉悟的人。那些因陈寅恪说“识见很好而论断错误,即因所根据之材料不足”一语,包括他穿长袍大褂、用文言著书、出版著作坚持用繁体竖排等行状,就认定他是旧派学者的人,显然是肤浅了。
谢有顺
关键词:陈寅恪新派体悟
中国艺术研究院学术文库 将无同 现代学术与文化展望
本书主要是作者的学术史和思想史研究文章的合集。第一部分为研究王国维、陈寅恪的文章,第二部分以马一浮为主,连带研究熊十力、梁启超、蔡元培、胡适、傅斯年、张舜徽等其他学者的文字,以及对中国现代学术的思想通论。第三部分是关于传...
刘梦溪作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中法越南关系始末
1883-1885年的中法战争,以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告终,成为近代以来中国历次反侵略战争中的一大奇观。半个世纪后的1933年,邵循正完成了其在清华大学研究院的毕业论文《中法越南关系始末》。他综合利用中外各方相关史...
邵循正作
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 明靖难史事考证稿
本书以商务印书馆1948年出版的《明靖难史事考证稿》为主干,该书是民国时期对明朝初期那场争夺皇位的惨烈内战-靖难之役进行全面研究的奠基之作,作者运用传统史学研究方法,对中国、朝鲜相关史料和记述进行辨析,通过考证,澄清靖难...
王崇武作
法律史研究格局的形成与“规范的”法律史——以欧陆近现代学术史为对象的反思被引量:1
2024年
法律史研究在欧陆的兴起有着特殊的历史原因,是罗马法继受以来的实证法学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各国司法实践与继受学说之间不断加剧的张力所造就的自然结果。在人文主义者揭示出罗马法的历史性特征后,欧陆学界围绕法律史研究应当聚焦于法律渊源的外部流变事实还是内部概念制度的演变过程,产生了内部法律史与外部法律史的路径分野。至法律实证主义兴起的19世纪,传统上以罗马法学为代表的内部法律史在实证法学的冲击下越来越关注对实证规范的回溯性研究,最终降格为制定法的历史解释方法。外部法律史研究始终致力于整合一切与法律渊源或法律文本相关的历史资料,目的在于查明不同时空下的法律渊源并梳理其演变历史。我国当前正值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历史性时刻,而欧陆的历史经验表明,法律史研究须立足于当代实证法律规范,从历史的与当下的司法实践中建构法学的规范性知识体系。
吴训祥
关键词:法律史法律渊源规范性历史法学派
浅论《文心雕龙》所具备的现代学术品格
2023年
《文心雕龙》是中古时期诞生的一部文学批评巨著,但是直到一千四百年之后才成为世界“显学”。现代学术眼光审视下,《文心雕龙》具备了学术创新、学术勇气、学术自信与学术格局四种现代学术品格,对当下的学术研究具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万德敬
关键词:《文心雕龙》学术创新

相关作者

吴汉全
作品数:93被引量:224H指数:7
供职机构:南京审计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新文化运动 唯物史观 中国现代学术 开创者
王学典
作品数:83被引量:612H指数:15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
研究主题:历史学 历史研究 史学 学术史 学术
刘克敌
作品数:86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陈寅恪 中国文化 文学 中国现代学术 日记
刘士林
作品数:332被引量:1,162H指数:1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城市化 都市化 都市化进程 江南文化 都市文化
叶隽
作品数:202被引量:282H指数:8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研究主题:思想史 文学史 学术史 德国文学 冯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