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2篇“ 现代文献研究“的相关文章
中风病证候的现代文研究及证候规范化问题的探讨
2024年
目的通过对中风病现代文的分析,总结中风病证候及证候要素的分布规律并对其进行规范,以探讨证候规范化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方法检索采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发表的中风病证候相关,提取证候分型和证候要素,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纳入3320篇,涉及证型402个,规范归类为138个,包括气虚血瘀、痰热腑实、风痰瘀血、阴虚风动证等;证候要素共计40个,规范归类为14个,其中病性要素包括瘀血、痰、气虚、内风、阴虚、火、阳亢等;病位要素主要为脑窍、肝、肾。结论通过分析中风病现代文中证候分布的情况,发现目前中风病的证候存在命名不规范、证候分型冗杂等问题,对中风病的证候规范化、临床研究以及临床指南的制订等工作造成严重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证候规范化研究的相关问题及可能原因,并提出一些思考,以期为中风病证候的临床研究以及规范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何伟伟胡鑫洁安莹张根明
关键词:中风病证候分型证候要素
基于数据挖掘的肾虚证病证结合现代文研究
2024年
目的:基于现代文总结肾虚证的现代疾病、检验指标、症状体征及选方用药分布特点。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WANFANG DATA)、维普中科技期刊数据库(VIP)自建库以来至2023年1月31日有关肾虚证的临床研究,运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76篇,涉及现代疾病76种,检测指标105个,症状体征89个,方剂282首,中药252味。肾虚证相关的现代疾病包括生殖、内分泌与神经系统疾病等,其血液检验指标涉及生殖、免疫功能及骨代谢、炎症反应等方面。肾虚证证型占比由高到低依次为肾阳虚证、肾气虚证、肾精亏虚证及肾阴虚证,其治疗药物中药味以甘味为主,药性以温热为主,多入肾、肝、脾经。结论:本研究初步探索了现代文中肾虚证相关的病、标、症、药分布情况,可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研究肾虚证相关现代疾病提供参考依据。
高诗雨舒家璐李邦澍俞益康夏臣杰傅丹青
关键词:肾虚证现代疾病病证结合数据挖掘
基于清代与现代文研究针灸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选穴归经发展及系统评价
闫则宇
人痘接种术预防天花现代文研究进展
2024年
种痘术预防天花,在世界传染病防治史上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基于现代文研究为主,结合古代记载,一是对种痘术起源的最新考证作了简要介绍和分析;二是简述了种痘术的理论依据及我国人痘接种术的种类和改进过程;三是回顾了人痘接种术的对外传播过程;四是指出其对当下预防各种传染病的借鉴意义,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帮助。
陶剑生黄辉黄辉李梦洁高兵
关键词:人痘接种术天花以毒攻毒
中医药干预向心性肥胖的现代文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探讨中医药干预向心性(腹型)肥胖的诊断标准、干预措施、疗效评价指标、疗效评价标准的应用现状及各干预措施的效果比较。方法:检索2001—2021年中医药干预向心性肥胖的临床,统计分析各项干预方法、诊断标准、疗效指标及疗效标准的应用情况及干预效果。结果:最常用的干预方法为针刺疗法(68次,61.82%);最常用的诊断标准为《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试行)》(39篇,38.61%);常用的主要疗效指标分别是腰围(WC)(88次,87.13%)、体质量指数(BMI)(82次,81.19%)和体质量(BW)(75次,74.26%);次要指标是三酰甘油(TG)(26次,25.74%)、高密度脂蛋白(HDL)(23次,22.77%)和总胆固醇(TC)(23次,22.77%);最常用的疗效评价标准为《单纯性肥胖病的诊断与疗效评价标准》(38次,52.78%);联合疗法对向心性肥胖的改善率最高(9.72%),联合疗法中埋线+推拿对向心性肥胖的改善率最好(17.03%)。结论:中医药干预向心性肥胖具有研究前景,但目前向心性肥胖的诊断标准、疗效指标及疗效标准不够统一和规范,需要进一步统一诊疗标准,为临床干预提供科学可靠的循证依据。
杨亚伟于泽楷扈新刚约日古丽·麦海提李青张达袁梦华赵燕
关键词:中医药向心性肥胖疗效标准数据挖掘
葛根芩连汤临床用药规律及量效关系的现代文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挖掘葛根芩连汤的主治病证分布、药物加味规律及量效关系,为葛根芩连汤现代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为来源,对其主治病证、处方组成及剂量进行统计,运用EXCEL建立数据库,挖掘用药规律及量效关系。结果葛根芩连汤主治人群包括成人和小儿,主治病证主要为泄泻病、小儿泄泻、消渴病,给药方式主要包括口服和灌肠。成人内服时加味药物按频次高低依次为茯苓、白术、木香、白芍、陈皮等,成人灌肠时加味药物按频次高低依次为地榆、槐花、白芍、白术、败酱草等,小儿内服时加味药物按频次高低依次为茯苓、白术、苍术、车前子、六神曲等。用药大多随症加减,原方药物剂量以葛根10~15 g(小儿5~10 g),黄芩6~10 g(小儿3~6 g),黄连6~10 g(小儿3~6 g),甘草6~10 g(小儿2~6 g)常见。葛根芩连汤主治病证与药物剂量之间存在量效关系,治疗2型糖尿病、溃疡性结肠炎、急性胃肠炎/急性肠炎时,葛根常用量分别为30 g、10~15 g、10~15 g,黄芩常用量分别为12~20 g、6~10 g、6~10 g,黄连常用量分别为6~10 g、6~10 g、6~10 g,甘草常用量分别为5~15 g、6~10 g、6 g。葛根芩连汤现代应用最多的比值为5∶3∶3∶2,2味药之间的比值不同可影响主治病证。结论葛根芩连汤用药规律及量效关系分析可为临床实践及进一步药理研究提供依据。
杨一点赵玉清张立平
关键词:葛根芩连汤量效关系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基于数据挖掘及网络药理学的中医药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的现代文研究
目的:1.运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中治疗肝肾阴虚型绝经前后诸证(MS)的中医药处方规律,探索其核心处方;2.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核心处方干预肝肾阴虚型M S的可能机制,以期为其机制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搜集中国知...
郭慧勤
关键词:数据挖掘绝经前后诸证肝肾阴虚网络药理学
三七“补血”作用的本草考证和现代文研究
2022年
三七被誉为“伤科第一要药”,《本草纲目拾遗》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民间亦有广泛流传的三七生打熟补理论,云贵地区更是早已将三七用于滋补药膳;但从古至今,三七补血的作用一直没有得到明确的应用和重视。本通过三七的古代医籍记载考证其药用历史、应用经验、功效认识变迁,明确历代医家对三七补血作用的认识;并根据近代对三七活血补血作用的药效学研究、生熟三七药效作用变化与有效物质变化关系,梳理归纳了三七补血作用的成分基础,从的角度明确三七确有补血作用。为后续开展实验研究奠定基础,为扩大三七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李玲玲李攀龙袁润达张亮亮崔瑛
关键词:补血作用本草考证
针灸治疗中医神志病(痴呆、郁证)的现代文研究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痴呆、郁证在现代临床研究中的针灸治疗规律,为针灸治疗痴呆、郁证临床和实验研究提供依据。方法:参考医学主题词表(Me SH)中与痴呆、郁证及针灸相关的主题词并将其进行组合,用计算机检索《中国...
李亚敏
关键词:痴呆郁证数据挖掘神志病
基于现代文研究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中医证治规律
目的:本论主要通过对近16年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现代文进行整理与统计,探讨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主要证型、治法以及治疗使用的方剂、用药及剂量,为后期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提供更多的临床思路与治疗方向。  方法...
武靖萍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中医证治规律急性发作期

相关作者

王天芳
作品数:420被引量:3,658H指数:33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证候要素 证候 中医证候 中医 亚健康
于晓飞
作品数:54被引量:246H指数:9
供职机构:滨州医学院
研究主题:现代文献研究 中医 寻常型银屑病 中医诊断学 浮脉
吴秀艳
作品数:141被引量:1,009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证候要素 证候 肝炎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 中医证候
何建成
作品数:514被引量:2,467H指数:2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
研究主题:帕金森病 充血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中医药疗法 帕金森病大鼠
徐雯洁
作品数:83被引量:730H指数:15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
研究主题:证候要素 证候 中医 寻常型银屑病 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