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0篇“ 现代文论“的相关文章
现代文构建中的“学事实”观——蒂尼亚诺夫思想探究
2024年
伴随20世纪现代文的学科化进程以及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细化,人科学与社会科学实现了现代化发展。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形式学派的主将蒂尼亚诺夫从学概念、体裁、思潮流派以及学事实与生活事实的演变角度出发,运用系统位移思想和系统功能思想深入学研究,打破了传统的学发展模式,即学中心代代继承而新现象仅在边缘徘徊的二元对立、单线发展的学历史观。他开创性地提出了“边缘为中心”的动态互动理学的系统结构位移理学的系统功能思想以及“动态的语言结构学观”,“学事实”观是其中的核心理思想。
张冰
关键词:文学事实
诗学的范畴:俄罗斯现代文钩沉被引量:5
2023年
19与20世纪之交,西方古典诗学率先在俄国发生现代转型,开启了学研究追求独立学科地位的序幕。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艺学学科的确立,科学的诗学成为艺学体系中特色最鲜明的领域,并出现广义和狭义诗学的分野。20世纪六七十年代至21世纪,俄罗斯学者一方面继续保持诗学的艺理属性,另一方面采用跨化对话的方法,不断开拓新领域,形成了理诗学、历史诗学与实践诗学三足而立的格局。透过诗学这个既旧又新的范畴不难发现,在国际学术界不断扩延诗学概念的语境中,俄罗斯学者为现代文的跨化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
凌建侯
关键词:跨文化对话
化与诗学 2022 下 35 体与现代文话语
本书是一本理集,收入的多出自名家之手,思理深湛,精彩纷呈,在不同层面反思并追问理研究之现实感的重塑,以及知识路径变革等诸多问题及若干认知层面,对于推进当前学理研究,有较为重要的意义;也有部分选自青年新锐学者...
王一川
现代文史研究的“三维空间”说被引量:6
2021年
现代文史一直以“新学”作家出身的理家与批评家作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在同一时空中从事古代与外国研究的两类学者,这是值得反思的。现代文史应由新兴、古代研究、译介研究三维构成,由此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的“现代性”及“古今转换”等命题,并揭示现代文正是在“内生外缘”的双重影响下走出了自己的理生成之路。
刘锋杰
关键词:现代文论
“典型”与现代文的建构
2020年
在新学的发展史与研究史中,“典型”作为一种创作方法与理工具,曾发挥过极其重要的作用。“五四”以降引进的诸种西学理中,“典型”也可以说是与中国语境结合最为紧密者之一。“典型”得以被中国接受,乃至一度成为现代文的核心概念,与“五四”蕴含的从个人到国族的复杂内涵在之后历史进程中的渐次展开,有着紧密的联系。
王植
关键词:现代文论典型论中国语境新文学历史进程
化生态与现代文的体系话语嬗变
2019年
一部代际递嬗的现代中国书写史,镌刻了现代文人突破古典主义的封闭体系去拥抱世界化的艰难历程,其间夹杂着他们在接纳西方现代文明之时所产生的无法消解的阵痛,以及对传统化不可排遣的眷念。晚清以降的西学思潮刷新了国人的认知谱系,传统/现代、本土/域外、体/用等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
贺根民
关键词:现代文论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杂文学纯文学观文论家
“典型”与现代文的建构被引量:3
2019年
“五四”作为知识革命催生了个性解放,作为政治运动促发了群众运动的发生,这两重内涵的交织带来个体与群体关系的问题,并深刻影响到学创作与人物塑造。当首先释放的个性解放的热情消退之后,“五四”因民族危机而含有的政治性、国家性,开始一边修正与规训个人主义,一边与左翼革命运动合流而获得新的展开;在学上,便表现为用“典型”这一社会性主体来修正“五四”作品中的单纯生命主体。“典型”经过“左联”前期的概念界定、“左联”后期的“真实性”与“正确性”的讨,最终在延安时期建构完成。但在这一过程中,“五四”所体现出的个性解放的“启蒙诠释学”与左翼艺运动所体现出的“左翼诠释学”,都是通过否定异质确立自身,因而具有化上的内在整一性;“典型”也因此总是一种时代意识形态影响下的学装置,在“五四”从个人到国族的复杂内涵的渐次展开中,被建构为现代文的主导趋向。
王植
中国艺理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五四'学经验与现代文的中国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
2019年
2018年11月1日至4日,由中国艺理学会和北京大学中系联合举办的中国艺理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五四’学经验与现代文的中国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与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中系党委书记金永兵主持。
朱兆斌
关键词:中国文艺理论现代文论
回顾与反思:百年的中国经验——中国艺理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五四’学经验与现代文的中国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9年
2018年11月1日至4日,由中国艺理学会和北京大学中系联合举办的中国艺理学会第十四届年会暨“‘五四’学经验与现代文的中国建构”全国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近200位专家学者与会。开幕式由北京大学中系党委书记金永兵教授主持。北京大学中系主任陈晓明教授代表主办方向与会代表表示欢迎,并指出“五四”学经验与中国现代发生之间的关系,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的发展面临的问题与挑战。中国艺理学会会长南帆教授代表学会对主办方的工作表示感谢,同时认为“五四”传统与当下的学境况都为现代文的中国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发展契机。之后的会议发言主要围绕以下五个议题展开。
朱兆斌
关键词:中国文艺理论现代文论文学经验
克里斯蒂娃与后现代文之发生被引量:4
2018年
现代文发轫于法国的后结构主义与解构主义,克里斯蒂娃在法国后现代文的发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法国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思潮的过渡中,克里斯蒂娃所引介的巴赫金诗学理起着划时代的推动作用。她在继承与发展巴赫金的对话理的基础上提出了互性理,该理奠定了其作为后结构主义开拓者的地位,并直接促成了罗兰·巴特由结构主义向后结构主义的转变。克里斯蒂娃及其互性理还给予解构主义大师德里达重要启发。1968年的"五月风暴",《原样》集团的成员身份,敏锐的学术眼光与宏大的野心,以及东欧女性移民的独特生命体验是促使克里斯蒂娃成为后现代文启发者的重要原因。
赵雪梅
关键词:克里斯蒂娃巴赫金罗兰·巴特德里达

相关作者

王一川
作品数:520被引量:2,784H指数:25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艺术 影片 中国电影 艺术学理论 电视剧
陈雪虎
作品数:74被引量:16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章太炎 美学 文论 文学理论 文学
刘锋杰
作品数:214被引量:486H指数:12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政治 文以载道 文学 文论 文学政治学
时胜勋
作品数:91被引量:112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
研究主题:中国当代艺术 中国文论 文化身份 文论 本土化
胡疆锋
作品数:78被引量:631H指数:12
供职机构: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化研究 亚文化 图书盘点 伯明翰学派 青年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