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现实主义诗歌“的相关文章
现实主义诗歌、理论在中国的译介
2024年
中国对超现实主义诗歌及理论的译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30年代为起点,该阶段诗歌译作及理论推介文章的数量均很有限。1950、1960年代,兴起了以中国台湾现代诗人为中心的超现实主义推广运动,超现实主义诗歌、理论的译介规模超出前一阶段。但在此期间,中国内地对超现实主义创作和理论的译介近乎空白。1980年代起,中国对超现实主义创作和理论的译介规模日渐扩大,超现实主义对新诗创作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袁梦颖
关键词:超现实主义诗歌译介
论詹姆斯·赖特新超现实主义诗歌的生态思想
詹姆斯·赖特是一位在美国当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诗人。20世纪70年代以来,赖特在新超现实主义诗歌领域深耘创作,他的思考和写作对自然、社会、精神三个人类生存的基本层面都形成了深刻的指涉,蕴含着深厚的生态思想。  在自...
汤慕可
关键词:美国文学现实主义诗歌生态思想
论清末壮族诗人黄焕中的现实主义诗歌
2022年
清末壮族诗人黄焕中留下一些重要诗篇,从内容上看,有的记录了当时残酷的战争以及外国入侵带给人民的巨大伤害和痛苦,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和“诗史”价值;有的对以刘永福为代表的将士们的爱国言行予以实录和热情歌颂,对清廷妥协误国进行强烈抨击,具有重要思想认识价值;少数诗篇则反映了战争导致的征夫思妇与闺妇思夫之苦,等等。其诗歌艺术,主要表现为灵活运用多种表现手法;诗中常呈现出鲜明的画面感;语言率真自然,并适时运用方言,等等。无论其诗歌内容还是艺术,均值得研究探讨。
叶官谋
关键词:清末现实主义诗歌创作
魔幻现实主义诗歌之可能——解读陈亮的长诗《桃花园记》
2022年
《桃花园记》与其说是一部“我”的成长、漫游、回望史,不如说是一部梦游之书,在这部作品里,作者仿佛重新找回了童年的那种“神明”状态,他用先天的视角来感知世界,时代的“现实”被恍惚、梦幻、幻觉、魔幻、荒诞、寓言、玄幻或者神话所加持,匪夷所思而又合乎情理,他向我们营造出一个专属于他自己的,真实和虚幻交织的心灵疆域。《桃花园记》是陈亮首次尝试长诗创作,共81个章节,历时三年断续完成,长诗整体采取镜像连环结构,语调接近梦呓,是一部洗心致敬乡村和时代的元气之作。
路也
关键词:长诗魔幻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诗歌语言的趋变:从直白到含混
2022年
现实主义诗歌语言主要特点是明白晓畅、通俗易懂,具有大众化语言风格。现实主义诗歌能够对现实产生影响力,与其语言风格分不开,平白质朴语言有利于与大众建立密切联系,从而进行快速传递,产生出非凡效果。现实主义诗歌语言的含混并不是说走向隐喻、晦涩、多义,而是强调现实主义诗歌语言对现实形成更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也表现出现实主义诗歌语言走向自身的成熟。现实主义诗歌语言从直白到含混的发展趋向,是一种对现实主义认识逐渐深化的反应。现实主义诗歌语言和现实并非是一一对应关系,而是沟通、对话、博弈的过程。现实主义诗歌语言除受到语言传统影响之外,更要直面语言的现实生长空间。
邱志武
关键词:现实主义语言含混
20世纪90年代现实主义诗歌的叙事话语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从修辞角度而言,诗歌叙事是指在目的性作用下以诗歌的方式讲述已经发生或可能发生的事情。它是一种既古老又传统的表现方式和手段,最早可上溯到《诗经》《尚书》等,但是,在《诗经》《尚书》之后,叙事并不为人所看重,总体上呈现出渐趋下滑的态势,而抒情性则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直到后来,诗歌出于有效地表现现实的需要,在对现实经验进行转化的过程中也常常采用叙事的方式。但应注意的是,这种叙事和小说叙事、叙事诗是有所区别的。一般来说,小说叙事和叙事诗的叙事比较重视完整性,常常是有前因和后果;而这种诗歌叙事却是片段的、间或的,准确地说,它是一种拟叙事,诗人往往将自己隐藏起来,而使用一个替身来为自己说话,通过这种“戴了面具的叙事”建立一个客观化的场域,让读者深入其中而感受到非主观的存在。
邱志武
关键词:小说叙事叙事话语诗歌叙事现实主义诗歌叙事比较
同歌生民病 共抒悲悯情——以杜甫、白居易现实主义诗歌阅读为例
2021年
本文基于全面提升中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育人目标,提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形成单篇课文精读与群文阅读相结合的模式,通过确定议题、结构组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步骤,有效地开阔学生的阅读视野,使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语言理解与运用能力,提升思维及审美水平,加强对文化的理解和传承。
杨世秋
关键词:现实主义诗歌
从《大人行》看蒲松龄对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继承与创新
2021年
蒲松龄创作的诗歌《大人行》,是一首反映清代运河文化的写实性叙事诗歌。从该诗的写实叙事和以小说入诗的写作手法上看,蒲松龄受到了杜甫诗歌创作的影响。本文从相同的生活窘困与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大人行》创作的历史背景、对杜甫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创新三个方面作一阐释。
王清平
关键词:杜甫
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的美学意义
2019年
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是站在时代的高度观照历史与社会现实,洞察历史的前进与发展,真实地描写出现实生活的本质,抒发情感的诗歌。诗人们追求正义、为底层发声,具有以诗歌抨击邪恶、烛照现实、引领未来的忧国忧民情怀和担当。诗歌在语言特征、形象建构、传统风格、悲剧性以及思想层面所彰显的人文主义精神内核,是这一新诗潮对于文学界尤其是诗歌美学的重要贡献。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昭示现实主义美学的回归,体现了中国新时期的“新左翼精神”,有望成为新世纪新诗的一个重要思潮。
王晓娜
关键词:美学意义忧国忧民人文关怀
试论新左翼现实主义诗歌的特征——以唐德亮、王学忠、陈志昂的诗歌为例
2019年
新中国建国以来的新诗,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当然中间曾有过一段曲折),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更是一派繁花似锦的局面。新中国70年新诗发展历程,已形成了多元共生的诗歌态势:以郭小川、贺敬之为代表的政治抒情诗人;以臧克家、阮章竞、公木、张志民、光未然、苏金伞、方敬、刘征、柯岩、袁水拍、田间、严阵、沙白、石英、丁力、刘祖慈、杨山、野曼、陆棨、纪宇为代表的传统诗人.
郭久麟
关键词:现实主义

相关作者

龙泉明
作品数:78被引量:237H指数:9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文学院中文系
研究主题:中国新诗 新诗 诗歌创作 诗歌 现代主义
罗振亚
作品数:264被引量:460H指数:9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诗歌 现代诗派 新诗 中国新诗 先锋诗歌
周晓风
作品数:71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文艺政策 新中国 重庆文学 当代文学 新诗
郝艳海
作品数:6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学生就业指导 就业指导课 就业指导教育 能动作用 职业生涯辅导
宫淑霞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高青县第二中学
研究主题:艺术形象 艺术价值 长篇叙事诗 《孔雀东南飞》 见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