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238篇“ 球囊血管成形术“的相关文章
-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百色市人民医院2021年1月—2023年5月治疗的66例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支架置入术组及药物球囊组各33例。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器械到位,均无术中夹层、术中急性血栓形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狭窄程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球囊组患者90 d再狭窄发生率低于支架置入术组(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及狭窄解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架置入术与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在改善症状性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患者神经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均有重要价值,且对于控制术后残余狭窄率及卒中率也可发挥积极作用,而且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能够降低术后90 d再狭窄发生率,可考虑优先应用。
- 陈菊芳李绍发杨再职黄芋基滕进勇
- 关键词:椎动脉起始部狭窄支架置入术再狭窄
- 球囊血管成形术后用于治疗残余狭窄的临时性血管内构架
- 提供了维持或增强血液流动通过血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球囊可扩张的生物可吸收的血管支架元件在血管壁处提供高的初始径向力,以便在球囊血管成形术之后治疗残余狭窄和夹层,然后在植入后随时间缓慢软化和降解。
- L·B·施瓦茨I·茨韦塔诺夫A·埃斯特拉达
- 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观察紫杉醇药物涂层球囊(P-DCB)成形术治疗症状性椎动脉起始处狭窄(VAO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01—2021-12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采用P-DCB治疗的51例症状性VAOS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术前及术后即刻的狭窄程度,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采用NIHSS评分、mRS评分评价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随访时行CTA检查以明确再狭窄情况。结果最终纳入完成P-DCB治疗患者51例,年龄(67.7±9.2)岁。术后即刻狭窄率(34.0±6.7)%,明显低于术前的(87.8±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发生椎动脉夹层1例,未特殊处理;围手术期未发生30 d内死亡、颅内出血、TIA和与椎动脉狭窄相关的卒中。患者术后随访时NIHSS评分、mRS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12个月,所有患者均接受CTA检查,椎动脉起始处狭窄率为(42.3±9.3)%,与术后即刻狭窄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11例发生无症状性再狭窄,再狭窄发生率为21.6%。结论P-DCB成形术治疗症状性VAOS可有效缓解患者症状,改善椎基底动脉血流,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低。
- 刘婧马海玲徐坤何清张岩刘建
- 关键词:紫杉醇
- 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的临床研究
- 2024年
- 目的 评价激光辅助球囊血管成形术(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严重肢体缺血(CLI)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采用LABA或单纯球囊血管成形术(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CL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临床疗效。结果 32例患者行LABA治疗,40例患者行单纯BA治疗。LABA组技术成功率、术后踝肱指数(ABI)、术后ABI较术前提高值、术后24个月临床症状持续改善率和靶血管一期通畅率均高于单纯BA组(均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手术相关的靶血管穿孔、截肢及死亡事件,在靶血管动脉夹层、远端栓塞、补救性支架置入及术后24个月免截肢生存率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 LABA治疗膝下动脉硬化闭塞症合并CLI安全有效,中期疗效优于单纯BA。
- 李攀峰李晓健王国权张松坡牛浩翟水亭
- 关键词:膝下动脉球囊血管成形术严重肢体缺血
- 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比较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与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中心静脉狭窄的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其分为A组(24例)和B组(16例)。A组采用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B组加以经皮支架植入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后6、12个月,B组的一期通畅率高于A组(P<0.05);B组的每条静脉腔内操作次数多于A组,一期通畅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大于A组(P<0.05)。术后6、12个月,B组的纤维蛋白原(Fg)、D-二聚体(D-D)水平低于A组(P<0.05)。两组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的治疗中,相较于单纯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结合经皮支架植入术有助于提高一期通畅率,促进透析血流量、血管内径及凝血功能改善,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任莉郭烁
- 关键词:经皮球囊血管成形术中心静脉狭窄
- 药物涂层球囊与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安全性和预后对比研究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药物涂层球囊(drug-coated balloon,DCB)和普通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的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3月-2022年4月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进行治疗的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DCB组和普通球囊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疗效和安全性终点,包括围手术期并发症、临床结局和影像随访结果。结果研究共纳入49例患者,其中DCB组30例,普通球囊组19例。两组的基线资料、围手术期并发症、术后6个月内再发卒中率、再狭窄率及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随访DCB组狭窄程度为14.50%(9.55%~23.42%),低于普通球囊组的30.00%(15.42%~37.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与普通球囊相比,DCB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重度狭窄是安全的,可以有效降低目标血管再狭窄的进展。
- 李彦江刘彤晖田惠孙岩张勇
- 关键词:血管成形术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缺血性卒中脑血管狭窄
- 动静脉移植物内瘘行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
- 2024年
- 目的探讨动静脉移植物内瘘(AVG)行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AVG置入的血液透析患者资料。分析年龄、性别、AVG使用时间、狭窄部位、狭窄程度、狭窄长度、残余狭窄、是否合并血栓形成等因素,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纳入101例患者,其中男35例,女66例,首次接受PTA的年龄[M(Q_(1),Q_(3))]为61(51,68)岁,随访时长(38.5±15.3)个月,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为5(3,10)个月,共计331次PTA治疗。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静脉端吻合口和回流静脉闭塞(β=-2.773,95%CI:-5.440~-0.105,P=0.042)、女性(β=-2.247,95%CI:-3.853~-0.642,P=0.006)及既往PTA处理次数多(β=-0.516,95%CI:-0.978~-0.054,P=0.029)为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短的危险因素。结论AVG静脉端吻合口和回流静脉狭窄程度、女性及既往多次PTA治疗与AVG患者PTA术后初级通畅时间短相关。
- 李相杰郑国富赵霞孙浩傅麒宁
- 关键词:动静脉瘘血管成形术
-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与药物洗脱支架置入术治疗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疗效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对比药物涂层球囊(DCB)血管成形术与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应用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北部战区总医院心血管内科行冠脉造影显示为CTO病变并成功开通的89例连续入选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期1年,依据2021年DCB亚太专家共识,将治疗方案分为DCB组(n=32)与DES组(n=57);主要观察终点为1年随访患者靶血管血运重建(TVR)情况;次要终点为患者血管造影行定量冠脉造影检查(QCA),靶血管的最小管腔直径(MLD)、平均管腔直径(MVD)、参考管腔直径(RFD)以及晚期管腔直径扩大(LLE)等情况;安全性终点包括手术即时安全性、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出血学术研究联合会(BARC)出血分级增加率。结果 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为(12±3)个月,两组患者术后1年的TVR发生率分别为12.50%、10.5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终点中,两组患者MACE发生率分别为12.50%、12.28%,BRAC出血分级增加率分别为12.50%、14.0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次要终点中,两组MLD、MVD、RF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LLE分别为0.13(0,0.57)mm、-0.03(-0.2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CB应用于CTO病变不劣于DES应用于CTO病变,在预扩张充分且无严重夹层血肿的CTO病变中,应用DCB方案的患者远期管腔直径增加明显大于单纯DES方案。
- 高宇李子琪齐斌母雪飞经子兰张权宇许燕红荆全民
-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 定向斑块旋切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研究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5月—2023年5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连续收治的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治疗的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患者30例,平均年龄(68.6±13.2)岁,Rutherford分级逸3级,平均病变长度(15.13±9.56)mm,慢性完全性闭塞病变9例(30%),均行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主要观察指标为一期通畅率和二期通畅率。次要观察指标包括技术成功率、截肢率和免于靶病变血管重建率(TLR)。结果:30例患者均应用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治疗,技术成功率为100%,术后平均随访7~20(10.7±1.8)个月,随访期间,2例患者因趾端坏死行坏死趾骨截趾术,无大截肢或死亡等重大事件发生。一期通畅率为80.0%(26/30),二期通畅率为93.3%(28/30)。所有患者未行补救性支架植入。围手术期发生并发症5例,其中血管穿孔3例(10.0%),远端栓塞2例(6.7%),术中均及时通过腔内治疗缓解。结论:定向斑块旋切术联合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成形术治疗缺血性糖尿病下肢病变安全有效,可避免或减少支架置入。
- 苗倩倩金沐阳马鲁波耿树军
- 药物涂层球囊血管成形术与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治疗不同冠脉造影类型支架内再狭窄的疗效比较
- 谢海方
相关作者
- 李伟杰

- 作品数:173被引量:521H指数: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血管成形术 冠状动脉疾病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 贾国良

- 作品数:677被引量:2,781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冠状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介入治疗 心肌梗塞
- 王海昌

- 作品数:594被引量:2,103H指数:19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
- 研究主题:介入治疗 心肌梗死 恒磁场 一氧化氮 冠状动脉疾病
- 程康

- 作品数:44被引量:206H指数:8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
- 研究主题:内皮祖细胞 切割球囊血管成形术 超顺磁性氧化铁 骨髓内皮祖细胞 切割球囊
- 王宁夫

- 作品数:304被引量:682H指数:12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冠心病 急性心肌梗死 心力衰竭 吸烟 心肺运动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