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24篇“ 球结膜移植“的相关文章
对比研究羊膜移植、自体结膜移植应用于治疗翼状胬肉对角膜上皮愈合情况的影响
2023年
分析对于翼状胬肉患者采用羊膜移植或者自体结膜移植进行治疗对促进其角膜上皮愈合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72例翼状胬肉患者,基于手术方案对患者分组。对照组(36例)切除翼状胬肉后采用羊膜移植,观察组(36例)切除翼状胬肉后采用自体结膜移植。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对手术疗效、术后复发率、角膜上皮愈合速度以及术后视觉质量等恢复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中,观察组97.62%、对照组95.12%,P>0.05;术后角膜上皮愈合速度观察组为(54.06±10.95)um/h,对照组为(52.62±11.17)um/h,P>0.05;术后翼状胬肉复发率观察组为2.38%,对照组为2.44%,P>0.05;术前角膜屈光度、视力、BUT以及SIT的检测结果2组做对比差异甚微P>0.05,术后3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角膜屈光度为观察组更低,视力、BUT以及SIT均为观察组较高P<0.05。结论 翼状胬肉切除后,受炎症影响,病眼易出现翼状胬肉复发。采用自体结膜移植行修复,可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并且有效改善患者视觉质量。
史佳阔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移植角膜上皮
绷带镜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价值
2022年
对比绷带镜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 将2021年3月—2022年3月本院接治的翼状胬肉患者资料抽取58份进行分析,随机均分2组各29例,参照组为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患者,研究组为绷带镜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治疗患者,总结不同方案的适用性。结果 治疗前患者角膜散光度、眼部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有效性、泪膜破裂时间更高,复发率、角膜散光度、眼部症状评分更低,对比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 绷带镜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效果显著,患者接受治疗后各项指标恢复效果更好,病情复发的概率更低,预后更有保障,有应用价值。
钱光霞
关键词:翼状胬肉
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分析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结膜移植在翼状胬肉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1年1月本院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30例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术者纳入对照组,30例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带角膜缘的自体结膜移植术的患者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复发率、术后视觉质量、泪膜功能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视力、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角膜散光度对比未见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视力、角膜水平曲度、角膜垂直曲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角膜散光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BUT、SIT水平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UT、SIT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体角膜缘上皮联合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确切,可有效重建角膜缘功能,增加角膜屈光度,降低散光度,同时对改善患者泪膜功能有一定优势,有利于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成建峰
关键词:翼状胬肉自体结膜移植术角膜屈光角膜缘干细胞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被引量:14
2022年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前瞻性对照研究。选取2015-10/2019-10于我院接受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102例102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51眼,观察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植术治疗51眼。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角膜上皮修复时间及术后3mo临床疗效,并记录手术前后泪膜破裂时间(BUT)、裸眼视力(UCVA)、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散光度(CAD)变化情况,以及术后治疗美学量表评分比较和随访过程中的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角膜上皮修复时间短于对照组(4.14±1.35 vs 4.72±1.37d,P<0.05),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32.24±6.69 vs 29.67±5.21min,P<0.05),而两组术中失血量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mo,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无差异(86.3%vs 78.4%,P>0.05),BUT、UCVA、SⅠt较术前均显著上升(均P<0.05),且观察组UCVA、SⅠt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BUT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CAD较术前均显著下降(均P<0.05),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术后3mo,观察组翼状胬肉治疗美学量表中眼部恢复、自觉症状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两组间术区清洁及充血情况评分比较无差异(均P>0.05);两组随访期间的复发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角膜缘上皮的结膜移植术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防止复发,相比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美观度更佳。
蒋乐文刘松涛高亮
关键词:翼状胬肉结膜疾病羊膜移植术
自体角膜干细胞移植结膜移植治疗老年翼状胬肉的疗效比较
2021年
目的比较不同移植方式治疗老年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本院收治的50例(57眼)老年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按移植方式分为A组和B组。A组25例(29眼)行结膜移植,B组25例(28眼)行自体干细胞移植。比较两组患者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度、泪膜功能、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3个月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两组裸眼视力、角膜散光和泪膜功能(SIt、BUT)均优于术前(P<0.05),但两组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A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明显长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AB两组患者翼状胬肉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翼状胬肉患者切除术后不论采用结膜移植还是自体干细胞移植治疗均安全,且效果无显著差异,其中自体干细胞移植患者的角膜恢复较快,临床可优先选择。
姚迅王龙
关键词:球结膜移植自体干细胞移植
绷带镜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20年
目的比较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术和术后使用角膜绷带镜的临床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方法。选择60例(60只眼)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游离组、绷带镜组3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行单纯翼状胬肉切除手术治疗;游离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绷带镜组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结膜移植术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观察术后3组患者愈合情况,评价指标包括:角膜上皮愈合情况;术后主观感受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和泪液分泌试验(SIt)的改变;屈光状态变化;临床疗效。结果术后绷带镜组角膜上皮恢复时间相对短,绷带镜组在术后1~3 d角膜上皮愈合率高于游离组和对照组(P<0.05)。术后1 d和6 d,绷带镜组的畏光、眼部刺痛、流泪、异物感、视物模糊症状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和游离组(P<0.05)。游离组和绷带镜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BUT均较术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6,P=0.041;F=7.21,P=0.023)。游离组和绷带镜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SIt均较术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14,P=0.029;F=8.91,P=0.017)。术后1个月、3个月时,各组患者的角膜散光值降低,绷带镜组角膜散光度低于游离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绷带镜对照组术后有4例复发、游离组术后有2例复发、绷带镜组有1例复发。绷带镜组术后复发率最低。结论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结膜移植联合角膜绷带镜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较好,术后角膜创面愈合快,可减轻患者术后的不适度并能降低翼状胬肉复发率。
刘跃
关键词:翼状胬肉手术结膜瓣移植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不同方式结膜移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比较被引量:23
2019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术或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的60例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游离组和转位组,每组30例。游离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术,转位组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术后1周,比较两组角膜上皮创面愈合情况、眼红程度,疼痛情况,术后舒适情况(异物感、流泪)。术后半年,比较两组复发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及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位组眼红程度明显低于游离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转位组术后舒适度明显高于游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半年,两组患者均出现翼状胬肉复发,但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均可有效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降低术后复发率,且翼状胬肉切除联合带蒂结膜瓣转位术可显著提高患者术后舒适度。
张秀丽李咪咪张明刘钊
关键词:原发性翼状胬肉复发率
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移植术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观察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移植术的治疗效果,总结手术方法。方法 70例单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甲组(30例)与乙组(40例)。甲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术治疗,乙组给予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移植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复发情况、视力水平。结果乙组治愈率95.0%高于甲组的73.3%,乙组复发率7.5%低于甲组的30.0%,乙组视力≥0.5者占75.0%高于甲组的4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翼状胬肉患者接受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带蒂结膜移植术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视力水平,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
杨丽丽李青曹婷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疗效观察
单纯翼状胬肉切除与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对照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传统手术术后复发率很高。我院采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结膜移植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眼科就诊的翼状胬肉患者82例(106眼),其中男37例(41眼),女45例(65眼),年龄46~73岁,平均56.2岁;病史1~27年。复发性患者12例。翼状胬肉生长后侵人角膜缘内达2~6mm。随机分为两组,
李洪生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结膜移植术
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评价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对翼状胬肉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的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7年11月期间江苏省兴化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翼状胬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病情的治愈率、术后视力的改善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病情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中视力≥0.5的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翼状胬肉切除术联合自体角膜缘结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视力,且术后的并发症较少,手术的安全性较高。
郭仁建
关键词:翼状胬肉切除术翼状胬肉并发症视力

相关作者

陈根云
作品数:22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井冈山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疗效分析 角膜基质 异种移植 异种材料 角膜内皮
许晖
作品数:8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角膜修复 丝裂霉素C 丝裂霉素
曹景
作品数:27被引量:606H指数:13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人工晶体植入术 白内障 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摘除术 白内障摘除
张怡
作品数:9被引量:274H指数:5
供职机构:山东省医学科学院
研究主题:人工晶体植入 白内障摘除术 接触镜 人工晶体 儿童
张爱民
作品数:8被引量:4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
研究主题:春季卡他性结膜炎 超敏反应 变态反应 青光眼睫状体炎综合征 艺术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