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642篇“ 生化特性“的相关文章
甘蔗生理生化特性对干旱胁迫及复水的响应及抗旱性评价
2025年
【目的】随着甘蔗种植区域向旱坡地转移,干旱胁迫已对甘蔗生长造成严重威胁。抗旱品种的筛选与评价是应对干旱胁迫、提高植物耐旱性和产量稳定性的重要措施。【方法】本研究以13个“国家糖料产业技术体系”甘蔗区试品种和4个甘蔗主栽品种作为试验材料,以正常浇水为对照,干旱胁迫和复水3 d为处理,通过测定叶绿素、H_(2)O_(2)、MDA、SOD、POD、CAT、APX、脯氨酸、SP、SS等生理生化指标,运用抗旱系数法和隶属函数值法,对不同甘蔗品种进行抗旱性评价和鉴定,为抗旱育种和品种示范推广提供理论支撑。【结果】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处理后甘蔗的叶绿素总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浇水处理,复水3 d后指标恢复正常;干旱胁迫处理后,脯氨酸含量显著高于正常浇水处理,并在复水3 d后恢复;不同甘蔗品种的SOD、POD、CAT、APX活性,H_(2)O_(2)、MDA、SP、SS含量在干旱胁迫处理和复水3 d处理后分别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甘蔗响应干旱胁迫及复水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显著;甘蔗品种‘云瑞14662’和‘桂糖14811’推荐于云南开远等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地区进行推广种植。
王禹童刀静梅杨绍林李如丹艾静邓军
关键词:甘蔗干旱胁迫及复水生理生化指标抗旱性评价
温度和光强对海带新品系“黄官2号”幼孢子体的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025年
为探明“黄官2号”海带(Saccharinajaponica)幼孢子体(3~4cm)生长适宜的光、温条件及其生理生化机制,本研究开展“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在不同光强和温度下相对生长速率(RGR)、叶绿素荧光参数、色素/蛋白含量、活性氧含量、抗氧化剂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等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的相关研究。结果显示,RGR受光强、温度及二者交互作用影响显著,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温度、光强、二者交互作用。在10~13℃、60~90μmol photons/(m^(2)·s)条件下,“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RGR较高,高温(16℃和19℃)组的RGR则在30μmol photons/(m^(2)·s)下较高。在同一温度下,随光强升高,海带幼孢子体的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逐渐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抗坏血酸(AsA)含量呈上升趋势;在同一光强下,相对于10~13℃,高温组可溶性蛋白含量减少,丙二醛和过氧化氢含量显著升高,抗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活性和抗氧化物质(As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较高。高温和高光[120μmol photons/(m^(2)·s)]组的光系统Ⅱ最大量子产量(Fv/Fm)均显著降低,表明藻体在高温高光胁迫下光能转换效率降低。而高光组的调节性能量耗散的量子产量显著增大,且快速光曲线初始斜率(α)显著降低,表明“黄官2号”幼孢子体的光保护系统对高光胁迫产生了积极响应,并通过降低光能利用效率降低了对光能的吸收,从而减少光损伤。高光、高温组的关键抗氧化酶活性和抗氧化物质含量均显著升高,表明“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的抗氧化系统均对高光、高温逆境产生了积极响应以降低活性氧损害。低光[10μmol photons/(m^(2)·s)]组的Fv/Fm、α、光系统Ⅱ实际量子产量和叶绿素a含量均显著升高,表明“黄官2号”海带幼孢子体在弱光环境下的光能转换效率和光能利用效率均显著提升,从而增加对光能�
宋桂漾梁洲瑞鲁晓萍袁艳敏汪文俊
关键词:海带温度生化组分叶绿素荧光参数
不同光强对高山杜鹃生长及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025年
以2个高山杜鹃园艺品种‘XXL’(Rhododendron‘XXL’)、‘粉千金’(Rhododendron‘Scintillation’)和1个高山杜鹃野生种马缨杜鹃(R.delavayi)为材料,设置了4个光强处理(CK:100%自然光强,L1:72.2%自然光强,L2:51.5%自然光强,L3:31.4%自然光强),探讨了不同光强对高山杜鹃生长和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100%自然光强不利于高山杜鹃生长,发生强光胁迫,使其株高降低,叶片数减少,叶面积减少;在处理光强范围内,叶片SOD活性、MDA、游离脯氨酸、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均表现为随光照强度减弱而降低;在31.4%全光照条件下,高山杜鹃生长表现最好。因此,昆明地区30%左右全光照是高山杜鹃生长的较适光环境。此外,3种高山杜鹃对光环境的生长和生理反应有所差异,隶属函数综合评价结果显示,‘XXL’的光强适应性最好,更适合在昆明地区推广应用。
宋杰柯燚李叶芳关文灵解玮佳蔡艳飞彭绿春张露李世峰
关键词:高山杜鹃强光胁迫生理生化特性综合评价
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及蜡质结构的影响
2025年
为研究成熟度和温度对芙蓉李贮藏期间生理生化特性和果皮蜡质结构的影响,本研究选择2个成熟度(F:约六成熟;S:约八成熟)的芙蓉李,于4、25℃条件下进行试验,分析16个生理生化指标的差异,采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法(OPLS-DA)筛选不同成熟度芙蓉李在不同温度贮藏期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检测芙蓉李贮藏前后蜡质结构的变化并分析其贮藏效应。结果表明,4℃条件下F与S之间的主要差异性指标为可溶性固形物含量(SS)、果肉硬度(FF)、果皮色度值a^(*)(PC-a^(*))、花色苷(AC)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果皮硬度(PF),25℃时为S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PC-a^(*)、果皮色度值b*(PC-b*)。不同成熟度果实的SS含量、PC-a^(*)、AC含量均随贮藏天数增加而逐渐上升(S贮藏28 d除外),同一贮藏天数下AC含量在25℃时显著高于4℃时,同一温度同一贮藏天数时S中的SS含量、PC-a^(*)显著高于F;PF、FF和TA含量随贮藏天数的延长而逐渐下降,4℃和F有利于FF和PF的保持,而25℃下TA含量下降更快;SOD活性随贮藏天数的延长先升高后下降,且在25℃和S中下降更显著。芙蓉李蜡质主要以直立片状晶体和颗粒状结晶的形式存在;两种晶体数量和形态的变化可能影响水分的流失,从而影响细胞壁结构的稳定性,进而影响贮藏性。本研究可为芙蓉李的采收和贮藏保鲜提供技术参考。
周丹蓉叶新福方智振林炎娟
关键词:芙蓉李成熟度贮藏温度生理生化特性
江西婺源主栽茶树良种生化特性分析
2025年
中国是茶的故乡,而婺源自古有“茶乡”的美誉,良好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气候使得茶产业成为婺源县主要经济支柱产业之一^([1])。作为世界绿茶金三角产区,婺源种植的茶树良种种类繁多。为提高婺源绿茶成茶品质,对当地主栽的五个国家级茶树良种进行季节性调查,在春夏两个季节对茶树良种外形及生物学特征的各个指标进行观察测量,并分析茶鲜叶中的各项生化成分,如氨基酸、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的含量变化情况,以此来探究季节对良种繁育过程中的生物学因素对成茶品质特征的重要影响,以便指导生产和当地茶园建设。
陈世亮张静
关键词:茶树良种生化特征
绿色低共熔溶剂的生化特性及其多功效应用进展
2025年
低共熔溶剂(deep eutectic solvent,DES)作为新一代绿色溶剂,因其制备过程简便、毒性较低、可生物降解等特性,可克服传统有机试剂的不足,使其成为有机溶剂的良好替代品。该文综述DES研究领域最新成果,具体涵盖DES的组成分类、制备方法、影响因素及其应用于天然产物提取、食品检测分析和催化反应介质等方面的进展,并对当前该领域存在的核心问题和解决途径进行归纳概括及对未来用途作出展望,为深入理解绿色溶剂体系的生化特性及其实践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叶彤彤林淑琼张俊雷家炽覃红玉钟浩渝朱青盛余强
关键词:生化特性绿色化学
不同栽培基质对越橘叶片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025年
本研究以健壮的二年生越橘品种‘北陆’苗,移栽到装有不同配比栽培基质的花盆中进行盆栽试验,基质主要有草炭、珍珠岩、火山灰等。结果表明不同比例的草炭基质中,在单独使用火山灰或珍珠岩时,37.5%的草炭比例对于越橘叶绿素合成和可溶性糖或蛋白含量提升最大,同时使用时,25%的草炭比例栽培基质对于上述指标的提升最大。该配比实用性较强,能够为未来生产实践工作进行指导,进而使农产品生产活动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党瑞婷高悦高伟梁静茹李金英郝庆玉姜艳娇
关键词:越橘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基质
非生物胁迫对欧李叶片GABA积累及其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非生物胁迫下欧李(Cerasus humilis)叶片中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积累的调控策略及其内在机制,以“晋欧3号”欧李鲜叶为试验材料,采用浸泡、低温以及真空厌氧处理,测定各处理条件下叶片GABA含量、关键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谷氨酸钠(monosodium glutamate,MSG)、磷酸吡哆醛(pyridoxal phosphate,PLP)、NaCl浸泡处理和真空处理均对欧李叶片中GABA的积累、关键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有显著影响。MSG处理9 h,欧李叶片中GABA的积累效果最佳,其含量是未经处理(0 h)的2.3倍;真空处理15 h、-20℃处理6 h后,GABA含量分别是未经处理(0 h)的1.99倍、1.97倍;谷氨酸脱羧酶(glutamic acid decarboxylase,GAD)、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多胺氧化酶(polyamine oxidase,PAO)活性均显著上升,GABA-T活性则显著降低;Glu、Ca^(2+)、类黄酮、MDA、脯氨酸、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上升,SOD、POD活性显著提高。结果表明,非生物胁迫使得欧李叶片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以及抗氧化酶活性增强,Ca2+含量积累,GAD活性增强,催化Glu合成GABA,降低GABA-T活性,减少GABA降解来达到欧李GABA富集的目的。
王冬梅张婕殷璐王鹏飞穆霄鹏张建成张帅杜俊杰
关键词:欧李Γ-氨基丁酸非生物胁迫代谢途径
不同砧穗组合浙江红花油茶嫁接苗的生理生化特性比较
2025年
【目的】探明不同油茶砧木嫁接对浙江红花油茶嫁接苗生长和生理特征的影响,为浙江红花油茶的高效栽培与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以普通油茶、攸县油茶、浙江红花油茶为芽苗砧,以浙江红花油茶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为接穗进行芽苗砧嫁接,探究3个嫁接组合处理对浙江红花油茶接穗生长势、光合生理指标、非结构碳水化合物含量与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结果】普通油茶作为浙江红花油茶的砧木嫁接时,成活率、株高、地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实际光化学效率(Ф_(PSⅡ))及电子传递速率(ETR)最高,根冠比最小;攸县油茶作为浙江红花油茶的砧木嫁接时,总干质量、根冠比、净光合速率(Pn)、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及PSⅡ潜在光化学效率(F_(v)/F_(o))最高。在砧穗愈合后植株生长期间,浙江红花油茶砧木嫁接组合和攸县油茶砧木嫁接组合叶片内源激素(ZR+IAA+GA_(3))/ABA、ABA/IAA值持续增长。相关性分析发现叶片ABA含量与淀粉含量呈显著负相关;ZR含量与可溶性糖及淀粉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GA_(3)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淀粉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结论】普通油茶砧木嫁接组合早期生长情况表现更好,可作为浙江红花油茶嫁接优良砧木;而叶片中的ABA/IAA和(IAA+ZR+GA_(3))/ABA的比值表明攸县油茶砧木更适合作为浙江红花油茶的矮化砧。
陈泽鑫葛晓宁郭红艳晏巢曹林青周幼成邹玉玲田丰何铁定肖爽张旭陈丹阳黄细乃钟秋平
关键词:浙江红花油茶嫁接内源激素叶绿素
锰铜复合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2024年
通过砂培试验研究不同浓度锰、铜复合胁迫对向日葵幼苗某些生理指标的影响,为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提供参考依据。试验设置6个处理,胁迫7d后取叶片进行各项生理指标检测,探究向日葵幼苗叶片的脯氨酸、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等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锰、铜复合胁迫浓度的不断升高,叶片中的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不断增加,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断降低,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变化趋势。
曾小飚韦忠欣朱德生
关键词:向日葵生理生化特性

相关作者

杨文鸽
作品数:399被引量:2,702H指数:25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
研究主题:电子束辐照 脂肪酸 浒苔 肌原纤维蛋白 凝胶特性
宋后燕
作品数:343被引量:936H指数:14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斑马鱼 葡激酶 纯化 CDNA T-PA
薛长湖
作品数:1,370被引量:5,458H指数:35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
研究主题:海参 南极磷虾 磷脂 虾青素 岩藻聚糖硫酸酯
励建荣
作品数:1,376被引量:6,428H指数:34
供职机构:渤海大学
研究主题:水产品 冷藏 鱿鱼 鱼糜 鱼糜制品
叶乃兴
作品数:366被引量:1,962H指数:23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
研究主题:茶树 乌龙茶 白茶 香气 茉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