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8篇“ 生存意志“的相关文章
- 浅析亚瑟·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
- 2021年
- 亚瑟·叔本华是19世纪德国著名哲学家,作为非理性主义的开创者,他将意志视为世界的终极现实,并同时创造了"生存意志"的概念,在其代表作《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中他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详尽而全面的阐述。本文将重点解释和分析叔本华的"生存意志",在得出了意志是世界的本质这一基本结论后,他进一步认为,生存意志的存在会导致生命的无尽痛苦,因此有必要以某种方式对其予以否定。但是,他对生存意志的阐述带有较为负面的色彩,当中也存在着许多缺陷和矛盾之处,最终使其陷入虚无的境地。
- 李小婉
- 关键词:叔本华生存意志虚无
- 试读叔本华的生存意志论
- 2021年
- 叔本华以他的意志主义哲学开创了西方哲学的先河,而其理论目标和中心环节是其悲观主义的伦理学,即关于生成意志痛苦的理论。叔本华自称他的哲学是从康德的哲学出发的,是康德的忠实继承人,他致力于把康德关于“善良意志”的伦理学改造为意志主义的本体论。叔本华说:世界使我的表象。世界是我的意志。受主观影响,我们眼中的世界是对我们的表象,是经过处理的主观化的世界。但是,叔本华主体性的思想仍然来源于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等类似于洛克“经验主义”和休谟“不可知论”的思想。
- 刘书含
- 关键词:叔本华意志悲观主义
- 基于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三级护理质控对提高白血病患者生存意志和诊疗配合的影响被引量:3
- 2020年
- 目的:探讨基于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三级护理质控对提高白血病患者生存意志和诊疗配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白血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及渐进式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三级护理质控进行干预。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孤独感体验、心理状态及总体幸福感;比较两组患者出病房时和出院后随访半年的生活质量;采用RT-PCR法测定两组患者外周血中IL-2及IL-4 mRNA表达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孤独感UCLA评分、焦虑和抑郁情绪自评HAMD评分及总体幸福感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HAMD及UCLA评分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且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比较总体幸福感评分升高。出病房时,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对两组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半年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领域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干预后,观察组IL-2、IL-4 mRNA表达高于对照组。 结论:对白血病化疗患者实施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的三级护理质控,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孤独感,并有助于患者积极乐观情绪和幸福感的提升,提高患者的总体生活质量,并提升患者的IL-2、IL-4的水平,从而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
- 杜微陈惠勤曲佳付沙沙
- 关键词:白血病生存意志
- 坚韧的生存意志与本真生命意识的交融——长篇小说《恶姑塘》述评
- 2018年
- 余行玉在其三卷本长篇小说《恶姑塘》中,将目光和笔触聚焦于南方咒山恶姑塘这一方相对封闭的空间以及20世纪40年代末期至建国后三四十年时间段,以多维的创作视角和深层的审美把握,演绎了特定时空的坝塘风云,使小说成为一部思想艺术内涵较为丰厚的现实主义力作。
- 曾宪章
- 关键词:生存意志生命意识
- 浅析叔本华笔下的生存意志之痛苦
- 2017年
- 叔本华作为德国的哲学家,关注更多的是伦理学的问题,以生存意志之痛苦即悲观主义伦理学而著称。他认为,人的本质是生存意志,而生存意志又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追求和欲望的冲动,这种追求和欲望冲动是痛苦的,因此,人的生存意志本质上也是痛苦的,毫无意义的,空虚的,人生总是痛苦的。要摆脱这种痛苦,就要否定生存意志,走出禁欲。
- 崔浩
- 关键词:生存意志欲求
- 人生选择与生存意志——《赵氏孤儿》的叙事内驱力
- 2015年
-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源远流长,元代杂剧作家纪君祥面对《史记》所记载的两个版本的"赵氏孤儿"故事,选择了《赵世家》的记载为其杂剧作品的框架。本文认为,正是司马迁和纪君祥笔下的主角程婴在生死关头所做的忍辱负重的人生选择及其生存意志,使这一人物与两位作者紧密相连,并成了使一段极易被淹没的历史故事得以生长为戏剧名著的内在驱动力。对于司马迁和纪君祥而言,他们在各自境遇中对所失去之物和世界的"哀悼"与"忧郁"是他们的创作症候,使这部杂剧作品体现出"遗民"作品的特征,并在后世从王国维那里得到了更为激烈的呼应。
- 陈毓飞
- 关键词:赵氏孤儿纪君祥遗民
- 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由生存意志谈起
- 2014年
- 叔本华作为现代西方哲学的第一位哲学家,第一次对"意志"进行了本体论阐述,认为世界是"我"的表象,意志支配着人的身体,支配着我们的行动,意志决定着世界。叔本华通过对意志的研究,最终提出了自己备受争议的悲观主义的观点,认为人在本质上就是痛苦和无聊甚至绝望的,人从一出生开始便是痛苦的,人的一生也是痛苦绝望的。虽然其悲观主义表现出的消极和痛苦很难被人们所接受,但其思想对人类正确进行自我认识具有重要意义。
- 付媛苏百义
- 关键词:叔本华意志悲观主义
- 浅析《活着》的生存意志
- 2013年
- 余华的小说《活着》反映了小说人物所代表的,受封建思想严重影响,以土地为生存基础的农民在特定历史时期对社会的认知,以及中国农民在面对特殊时刻,所体现出的坚韧的自我生存意识。而这些背后是作者对社会以及人类未来如何发展的一种探寻和追问,认为人应该生活在以自由、理性、个人权利为价值支撑的,以市场经济、民主政治、法治社会为制度框架的生活环境。
- 李莹莹
- 关键词:生存意志人权
- 生存意志论——叔本华悲剧理论述评被引量:4
- 2010年
- 叔本华的悲剧学说是建立在其生存意志论基础之上的。叔本华认为人在盲目意志的支配下,注定—生处在永无休止的追求中,而其欲望又永远得不到满足,因此,人生本质上是痛苦的。而悲剧从本质上反映出了人生真实的这一幕。悲剧的本质是通过意志同其自身的矛盾冲突,同其自身的分裂,以此展示人生的痛苦、不幸和灾难,借以唤起人们对生存意志的否定。由此可见,叔本华的悲剧理论是一种消极的艺术论,要求人们对现实采取一种顺从和退让的奴性态度,心甘情愿地赎他那与生俱来的"原罪"。
- 杨振喜
- 关键词:叔本华生存意志意志
- 浅析李清照词《渔家傲》中的不屈生存意志
- 2009年
- 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把婉约词的风格发挥到极致,被后世尊为婉约之宗。她留下的词作自然多以婉约见长,极具女性化,但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那首被后世公认为写得高远飞扬的豪放词《渔家傲》。据说这是词人留下的唯一一首豪放词。全词内容如下:
- 吕迪
- 关键词:《渔家傲》李清照词生存意志婉约词女词人豪放词
相关作者
- 叶知秋

- 作品数:14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灵感 生存意志 本体 陌生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
- 杨涛

- 作品数:20被引量:63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
- 研究主题:现代文明 生存意志 学习倦怠 消极情感 动机量表
- 王顺利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 研究主题:意志 生存意志 叔本华 哲学思想 艺术
- 白新欢

- 作品数:41被引量:99H指数:6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
- 研究主题:弗洛伊德 尼采 人类文明 哲学 恩格斯
- 张嘉林

- 作品数:19被引量:8H指数:1
- 供职机构:遵义师范学院人文与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爱情 生命 诗歌 古代文学教学改革 古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