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3227篇“ 生态恢复与重建“的相关文章
生态恢复重建被引量:55
1999年
生态恢复重建作为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从生态恢复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出发,重点探讨了恢复生态的工程技术、自然控制论在恢复生态工程中的调控作用、恢复生态重建研究的重点领域和热点等内容。最后指出,只要加强工程、技术方面的研究,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是可能的。
岑慧贤王树功
关键词:恢复生态生态建设生态工程
荒漠化进程中的生态恢复重建实践
2024年
荒漠化作为全球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已经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及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对生态恢复重建的一般特征进行论述,探讨了人工植被驱动生态恢复重建的过程机制,并以宁夏中东部荒漠草原区为例;分析了生态恢复重建实践,进而为荒漠化改造提供一定参考。
徐华珍
关键词:荒漠化生态恢复
森林生态恢复重建的可行性研究
2024年
研究旨在探讨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可行性,首先概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以及当前面临的问题,阐述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特征功能,包括生物多样性的维护、碳循环气候调节,以及水文循环土壤保持等方面。同时,分析了森林退化的原因,涵盖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森林的影响。理论实践的综述突出了自然演替辅助恢复方法,以及社区参可持续管理的重要性。可行性分析侧重于恢复重建效果评估,考察生态系统指标变化和生物多样性恢复情况,同时评估社会经济影响,包括当地社区参度、就业机会和经济效益。该研究的综合分析将为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管理提供有力的理论实践支持。
廖龙泉李达林
关键词: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恢复
荒漠草原生态恢复重建:人工植被推动下水分介导的系统响应、生态阈值互馈作用被引量:5
2023年
荒漠草原(生态区)横贯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生态地位十分重要。近二十年来,通过封育禁牧、退耕还林(草),植被覆盖显著改善,但是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依然不高。由于长期将荒漠草原单纯视作草原的一部分,对其生态系统过渡性、脆弱性和复杂性本质特征认识不足,造成了荒漠草原生态学研究区域生态建设实践之间不同程度的脱节。在分析荒漠草原生态区未来在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突出的但是被一定程度上忽视的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归纳了荒漠草原生态系统的一般特征,指出了生态恢复重建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以人工植被引入荒漠草原生态工程为案例,分析了人工植被驱动荒漠草原生态恢复重建的过程机制,归纳了“植被-水文-土壤”互馈作用驱动生态系统层级响应模式,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趋势研究方向。
杨新国刘春虹王磊王磊王兴陈林宋乃平
关键词:荒漠草原生态恢复与重建人工植被生态阈值
氮素输入在高寒草甸生态恢复重建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大和海拔最高的高原,拥有丰富和广泛分布的高寒草甸,约35%的面积被高寒草甸占据,其主要植被类型是以冷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为主构成的高寒草甸。它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许多珍稀濒危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家园。由于其高海拔和常年低温的自然条件,使得高寒草甸对气候变化和人类干扰极为敏感。在过去几十年中过度放牧、滥牧、滥垦滥挖、旅游等人为活动剧增,致使高寒草甸严重退化,草原退化会同时减少微生物数量、养分平衡失调、土壤肥力水平降低,草地生态功能严重受损,威胁到了我国的生态安全社会稳定。
周学文王岩
关键词:土壤肥力水平草原退化养分平衡生态恢复与重建过度放牧微生物数量
矿山生态恢复重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本文就矿山生态恢复重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地质灾害、水环境污染以及土壤污染三方面进行总结。并针对相应的解决对策展开探究分析,以期能够为矿山生态环境的恢复重建工作,提供参考性建议。
袁玮
关键词:矿山生态恢复与重建
矿山废弃地水土保持生态恢复重建对策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经济社会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大,矿山大规模的开采,以及开采产生的大量废弃物使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遭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严重,对矿区及周边的生态安全构成威胁,矿山废弃地的生态恢复重建已成为矿区环境治理和发展绿色矿山不可或缺的一项任务。通过对矿山废弃地的环境特点和生态恢复重建影响因素及对策进行分析,指出加强对土壤基质改良和先锋植物种类选择的研究是今后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重建的工作重点,同时开展土壤-植被系统长期的定位监测研究,探寻土壤植物群落的演替规律作用机制,为矿山废弃地水土保持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彭东海
关键词:矿山废弃地生态恢复土壤基质植物群落
基于生态恢复重建的山地景观规划研究——以包钢大青山生态基地为例
伴随社会经济的发展,市民工作之余休憩的时间增多,乃至公众生活水平需求的日渐提高,致使市民游玩的意愿进一步增强。此同时,由于近几十年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和提高,也进一步加大了人民群众和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距离,还有人们生活节奏...
李占坤
关键词:景观规划生态恢复
郊野公园植物多样性的生态恢复重建——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为例被引量:9
2019年
植物作为自然界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样性的保护发展是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对维护生态环境的平衡稳定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当今中国生态园林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以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一期工程为例,通过总结建设过程中自然生境的恢复重建、现状植物保护和开发的经验,探索郊野公园设计建造中植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为今后城市郊野公园的建设和原有绿地的绿化改造等提供参考借鉴。
庄伟段玉侠
关键词:郊野公园植物多样性保护城市绿地生态建设
乡土树种在黄土高原生态恢复重建中的选择作用探析被引量:2
2019年
近年来,部分地区过于追求标新立异,引进一些观赏性好、但不适合本地栽植的苗木,既违背了自然规律、破坏了本地区的特色林业,又会导致恶性循环、破坏原有生态环境;而引进的外来树木成活率低,提倡栽植本地树种和乡土树种的观点是冲突的,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适宜的乡土树种在生态恢复重建中完全可以起到"主力军"的作用。
张琴艳
关键词:黄土高原乡土树种生态恢复树种选择

相关作者

吴斌
作品数:181被引量:1,471H指数:21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主题:初级生产力 固氮活性 大温差 自生固氮菌 毛乌素沙地
常青
作品数:82被引量:860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
研究主题:房地产估价 生态系统服务 土地利用 可持续发展 减速器
陶希东
作品数:120被引量:1,068H指数:19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社会治理 韧性 城市 跨界 经验及启示
李洪远
作品数:228被引量:1,593H指数:21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研究主题:土壤种子库 可持续发展 生态恢复 湿地 城市绿地
毕华
作品数:174被引量:1,255H指数:19
供职机构:海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砖红壤 中稀土 稀土元素 土壤 森林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