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546篇“ 生态环境变化“的相关文章
- 基于小型哺乳动物调查的城市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小型哺乳动物调查的城市平原生态环境变化监测方法。首先确定长耳鸮食丸收集点后,获取捕食范围区域内森林、灌丛、草地、耕地覆盖面积占比、生物量及维管植物物种丰富度;然后基于长耳鸮食丸计算生物多样性指数测定参...
- 宁杨翠陈龙于倩茹郑方钰全璟纬王辉裴厦乔青刘春兰刘岩
- 矿区地面生态环境变化识别方法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矿区地面生态环境变化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矿区开采工作面的开采参数;根据所述开采参数,计算塌陷边界最大距离;结合所述开采参数和所述塌陷边界最大距离,得到地表边界范围;定期计算所述地表边界范围的第...
- 刘建功张健杨军辉赵家巍王毅颖路振江
- 生态环境变化对牛群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
- 2025年
-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牛群健康受到诸多挑战,迫切需要探讨其影响机制。本文旨在分析生态环境变化对牛群健康的具体影响,提出优化牛群健康管理策略的重要性。研究发现,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能够直接影响牛只的生理功能和免疫状态。因此,文章提出应建立健全的生态监测与评估体系、发展可持续的饲养管理模式、提升牛群健康管理技术水平、促进生态与农业的协调发展的策略,以期能够有效保障牛群的生产性能与健康,从而为实现牛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建议。
- 羊华
- 关键词:生态环境牛群健康饲养管理模式协调发展
- 广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变化耦合协调分析
- 2025年
- 快速城市化引发的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资源环境承载。以广州市为研究对象,基于2012—2020年美国夜光传感器可见光近红外成像辐射搭载国家极轨卫星(NPP/VIIRS)采集的夜间灯光数据和陆地卫星(Landsat)多光谱遥感数据,利用综合灯光指数(CNLI)和遥感生态指数(RSEI),引入改进的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12—2020年广州市城市化水平、生态环境变化以及两者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定量评估。结果表明:①CNLI能较为准确地反映各城区的城市化水平,广州市各城区城市发展水平呈现由中心向两端逐渐扩散的空间格局;②广州市RSEI空间分布状态由“V”字形集聚到逐渐分散,总体生态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特别是生态环境较差的区域生态环境状况逐渐好转,但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③广州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度水平基本在不协调发展和转型发展之间,耦合协调度在各城区的分布情况与区域内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一定的关联,经济发展较快、水平较高的城区耦合协调度较高。
- 罗婧吴静王毓乾刘敏
- 关键词:城市化生态环境
- 北三县时序生态环境变化监测及空间趋势分析
- 2025年
- 生态环境监测与空间趋势分析已经成为城镇可持续发展关注的重点问题之一,对于平衡生态环境与城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基于GEE平台的LANDSAT5/7/8卫星遥感数据计算遥感生态指数(Remote Sensing Ecological Index,RSEI);其次,利用Sen+Mann-Kendall统计理论分析北三县2000—2020年的生态环境发展趋势;最后,基于现有生态环境监测结果及空间发展趋势对北三县环境质量整体进行评价,为可持续发展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实验结果表明,2008年RSEI为0.64,是北三县生态环境的一个转折点;2000—2020年,RSEI等级为“中”及以上的比例共提升了42.53%,等级为“较差”及以下的比例共减少了42.53%;从生态时空趋势分析结果来看,生态环境整体呈现改善趋势。
- 张婧纯彭飞朱英洁
- 矿区地面生态环境变化识别方法
- 本公开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矿区地面生态环境变化识别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矿区开采工作面的开采参数;根据所述开采参数,计算塌陷边界最大距离;结合所述开采参数和所述塌陷边界最大距离,得到地表边界范围;定期计算所述地表边界范围的第...
- 刘建功 张健 杨军辉 赵家巍 王毅颖 路振江
- 遥感技术助力生态环境变化监测被引量:2
- 2024年
- 《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2023年度报告》(以下简称《2023年度报告》)近日发布。这是科学技术部国家遥感中心连续第12年发布全球生态环境遥感监测年度报告,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遥感科技界在生态环境监测方面取得的最新成果。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度报告》共包含3个专题报告,均属于生态环境热点问题和重点区域选题。此外,目前备受关注的2024年度报告的两个专题方向业已确定。
- 雷英杰
- 关键词:生态环境监测生态环境变化遥感技术
- 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变化特征分析
- 2024年
- 黄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西北和华北地区重要的水源地,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双重影响下,精准掌握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可为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选取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无定河、汾河、渭河和伊洛河共121个监测点位的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底栖动物4类指标,对黄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估。结论如下:黄河干流水质状况较好,达到Ⅱ类标准,支流无定河、汾河、渭河和伊洛河水质总体达到Ⅲ类标准。综合水质指标法分析结果显示黄河流域不同河段水环境在四季均达到了良好级别,部分河段达到优秀级别。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浮游植物共检出7门60属136种,与20世纪80年代和2008年相比,种类数减少但生物量大幅度增加,近15 a黄河干流及重要支流浮游植物优势群落较为稳定;浮游动物共检出4类75种,以轮虫纲(占比为44.00%)和桡足类(占比为28.00%)为主;底栖动物共检出4类72种,与20世纪80年代和2008年相比,生物量分别降低84.83%和36.97%。黄河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和底栖动物状况具有明显的时空异质性,整体上水生态环境状况逐渐改善。
- 田世民韩冰赵高磊梁帅景永才贾佳赵凌栋
- 关键词:水生态水环境黄河流域
- 西南丘陵地区小流域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土地利用格局变化与人类的实践活动与自然演变息息相关,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西南丘陵地区小流域—琼江流域内的遂宁市安居区为研究对象,通过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结合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研究了遂宁市安居区土地利用格局与生态环境变化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安居区土地利用变化速度整体呈先增加后变缓的趋势,城镇用地变化显著,主要由耕地转化而来;安居区城镇用地土地利用动态度较大,其他4类土地利用类型变化较小;10年间安居区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呈上升趋势,土地开发利用强度增大,但总体上升平缓;2010—2019年间安居区生态环境质量逐渐下降,林地、耕地面积减少为主要原因。本研究成果可为我国西南小流域城镇土地利用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 刘兵何春杉王璞肖正龙李双志
- 关键词:土地利用生态环境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小流域
- 生态环境变化对农业经济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研究被引量:1
- 2024年
- 生态环境变化给农业经济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如农作物产量下降、资源短缺等。这些影响不仅威胁着农业经济的稳定发展,也对全球粮食安全造成了一定冲击。因此,必须了解生态环境变化对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减轻其带来的不利影响。基于此,该文在阐述生态环境变化对农业经济影响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应对策略。
- 胡赟
- 关键词:生态环境变化农业经济生态保护
相关作者
- 肖邦忠

- 作品数:192被引量:800H指数:18
- 供职机构:重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研究主题:三峡库区 血吸虫病 碘缺乏病 尿碘 碘盐
- 沈永平

- 作品数:207被引量:7,627H指数:46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青藏高原 冰川 径流变化 水资源
- 陈吉余

- 作品数:122被引量:1,499H指数:25
- 供职机构: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科学研究院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长江口 长江 河口治理 淡水资源 海平面上升
- 王根绪

- 作品数:296被引量:6,890H指数:5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 研究主题:青藏高原 高寒草甸 多年冻土区 黑河流域 气候变化
- 夏军

- 作品数:734被引量:11,303H指数:5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
- 研究主题:气候变化 水资源 水循环 水文模型 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