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9篇“ 生物塑化技术“的相关文章
- 生物塑化技术在解剖教学中的实践应用
- 2025年
- 生物塑化技术是解剖领域用于标本制作和保存的先进技术,自传入我国后在农林医学领域得到深远的发展,利用生物塑化技术制作的标本有别于传统标本被广泛应用到解剖教学中,生物塑化标本也因其无毒无味,标本结构清晰不变形,易于长期露天放置保存等优点,从根本上改善了解剖教学环境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还解决了标本来源少消耗大的现状,解剖教学模式、教学手段也得要改变,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幅度提高,学习效果显著改善。
- 程明亮陈晨冯培勋赵顺
- 关键词:生物塑化技术铸型标本
- 环氧树脂生物塑化技术在神经外科研究生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 2024年
- 目的探讨环氧树脂生物塑化切片结合3D Slice结构重建的解剖教学方法在神经外科研究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21~2023级硕士研究生48位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人。观察组采用环氧树脂塑化切片辅以3D Slice重建教学方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尸头标本解剖教学。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分别为(78.29±10.91)分、(77.79±12.45)分、(88.67±8.10)分,对照组分别为(70.42±8.89)分、(67.38±9.70)分、(74.21±7.43)分。观察组理论成绩、实践成绩和教学满意度均明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氧树脂生物塑化切片结合3D Slice结构重建的解剖教学方法对神经外科研究生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具有显著提升作用,可为研究生培训过程中的解剖教学模式改进提供新的思路。
- 吴虓逢灿幸世宙彭浩扬张泽钰陈尚斯郑苏月赵业禹梁亮万希晨
-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神经外科
- 生物塑化技术在眼眶解剖教学中的应用
- 2020年
- 目的研究生物塑化技术在眼眶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8年9月至10月学习眼科学课程的大连医科大学2015级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216名学生和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52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将学生和住院医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采用生物塑化标本教学,对照组采用普通标本教学。教学结束后对两组进行考核,同时采用自制问卷调查教学效果。结果学生中试验组眼眶解剖考试成绩为(79.68±8.84)分,对照组为(62.28±12.64)分;住院医师中试验组眼眶解剖考试成绩为(81.25±4.27)分,对照组为(71.50±7.07)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学生中试验组教学效果的评分为(89.19±5.60)分,对照组为(71.48±5.60)分;住院医师中中试验组教学效果的评分为(94.82±2.95)分,对照组为(80.13±5.80)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相对于普通标本,生物塑化标本能够让学生和住院医师更加直观地理解复杂的眼眶解剖结构,从而提高眼眶解剖教学效果。
- 柳姝伊李岩淳璞隋鸿锦卢苇
- 关键词:生物塑化眼科教学
- 基于P45生物塑化技术的膝关节临床解剖学研究
- 目的: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临床工作中膝关节的损伤是治疗的重点以及难点,膝关节损伤长期不治愈有很大的概率进展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对患者造成很大困扰。对此,学者们在解...
- 姜文斌
- 关键词:膝关节临床解剖学生物塑化
- 生物塑化技术的改进措施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为生物塑化技术基本设备的改进、研究塑化剂新以及配方操作方法的革新。具体而言,新鲜标本经质量分数为10%的福尔马林溶液灌注固定,经过精细解剖、双氧水处理,在4℃冰箱中进行脱水脱脂后将标本浸入盛704硅橡胶的-25℃自动恒温真空箱内进行浸渍,最后进行硬化处理。结果表明,制作出的塑化标本色泽美观、丰满、弹性好,解决了标本塌陷、外型不饱满的问题。
- 王焕文向长和刘洪喜夏钒饶利兵
- 关键词:生物塑化塑化剂标本
- 生物塑化技术与动物解剖展览——生命奥妙博物馆参观有感被引量:1
- 2017年
- 浙江科技馆举办的'人体奥秘特展'和江苏周庄'生命奥秘博物馆'的展览,其展品均采用'塑化标本'。生物塑化是一种将生物体内的细胞和水分在真空环境下以塑料材料替换而成的标本制作技术,这一技术使标本在保存时间及观众视觉、观感上获得了巨大突破。我国动物解剖学教授隋鸿锦于1994年将这一技术引入国内,并创建了以生物塑化标本为主题的生命奥秘博物馆。
- 严翼
- 关键词:展览
- 生物塑化技术在动物标本制作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5年
- 传统的制作动物标本方法一般有剥制、干制和浸制3种,存在一些较为显著的弊端,例如,剥制标本如蛇类标本不能保持蛇类自身色泽;干制标本如昆虫幼虫标本,保存时易霉变和虫蛀;浸制标本如鱼类标本,虽然保存时间长但易变色,加上由于甲醛等保存液的挥发,出现保存液减少影响保存效果,并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正是由于上述保存方法不够理想,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另一种更为有效的标本保存方法,促进了生物塑化技术的诞生。
- 孙阮洋郭景奥
- 关键词:生物塑化保存液昆虫幼虫真空浸渍
- 生物塑化,在中国安营扎寨的背后——记郑天中20世纪90年代将生物塑化技术引进中国之始末
- 2013年
- 生物塑化技术在当代中国仍属于一个年轻的领域,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由郑天中率先引进后,他一直努力钻研、锐意进取,使之在世界生物塑化技术史上占据了自己的一席之地。本文将带领读者走进我国生物塑化技术,走进郑天中,走进他的传奇。
- 关键词:技术引进塑化
- 生物塑化技术在制作人体解剖学教学标本的应用
- <正>生物塑化技术是将高分子化学和真空物理学与生物学相结合,用于处理、保存和研究生物标本的一种技术,塑化技术自引进以来,我国解剖学界对此高度重视,先后有多家教学单位和科研机构开展相关的应用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绩,鉴于生物塑...
- 谢正兰向长和杨懿农柳洁饶利兵
- 文献传递
- 生物塑化技术在保存生物类文物方面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生物塑化技术是上世纪70年代末诞生的一种生物标本保存技术。在引进、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进行再创新,我们成功地将该技术应用于生物类出土文物的保存和展示领域,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一种文物的塑化保存方法"。近年来,应用生物塑化专利技术对珠三角地区出土的部分生物类文物进行保护和展示,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文物塑化保存和展示对传承和弘扬岭南历史文化具有独特作用。
- 刘靖李国营曾满红张黎尚杰石俊会娄欣利张龙张杰龙吴振宇张德兴张文光
- 关键词:生物塑化文物保护
相关作者
- 张绍祥

- 作品数:426被引量:2,135H指数:23
- 供职机构:医学部
- 研究主题:三维重建 可视化人体 断层解剖 可视化研究 断面解剖
- 谭立文

- 作品数:359被引量:1,833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 研究主题:三维重建 可视化人体 精神分裂症 断层解剖 可视化研究
- 陈金华

- 作品数:308被引量:1,359H指数:17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对比剂 放射科 断层解剖
- 隋鸿锦

- 作品数:189被引量:475H指数:12
- 供职机构:大连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硬膜 解剖学 海人酸 海马 癫痫
- 张伟国

- 作品数:411被引量:1,838H指数:20
- 供职机构: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CT 多层螺旋CT 胶质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