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8篇“ 生物放大“的相关文章
生物复合菌剂生物放大投加装置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生物放大投加装置,其属于微生物菌剂技术领域。一种微生物复合菌剂生物放大投加装置,包括:柜体;微生物孵化组件,安装于柜体内,用于微生物的孵化;营养液补充泵,与箱体固定连接;菌液回流泵,与箱体固...
郑林静杨胜明沈宇麒孙铭凯王冠良
一种有机化学品的低营养级食物链生物放大预测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化学品的低营养级食物链生物放大预测模型,该模型为首次基于QSAR模型构建的PBDEs和HBCDs的低营养级食物链生物放大预测模型。所述模型通过样本采集及筛选、分子描述符计算、模型构建、模型验证等步骤获...
范德玲 王蕾 汪贞 孙帅 张冰 梁梦园 邢维龙 方正
一种有机化学品的高营养级食物链生物放大预测模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化学品的高营养级食物链生物放大预测模型,该模型为首次基于QSAR模型构建的PBDEs和HBCDs的高营养级食物链生物放大预测模型。所述模型通过样本采集及筛选、分子描述符计算、模型构建、模型验证等步骤获...
范德玲 王蕾 汪贞 孙帅 张冰 梁梦园 邢维龙 方正
基于CRISPR/Cas与生物放大技术的新型传感器构建及对生物分子的检测性能研究
生物分子的准确可靠诊断对疾病早期治疗和阐明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基于分子信息层面的检测和认知而建立起的个性化医学使治疗许多罕见疾病成为现实。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有多种生物分子检测平台相继被提出,但对复杂样本中低丰度...
汪显峰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文献传递
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PHCs)在食物网中的生物放大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持久性卤代有机污染物(PHCs)具有持久性、生物富集性和毒性,是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有严重威胁的污染物。PHCs浓度会沿食物链在生物中逐营养级放大,对高等生物及人体产生毒性。本文综述了PHCs在食物网中生物放大的特征,总结了国内外对食物网中PHCs的营养级放大因子研究进展,探讨了生态和化学因素对PHCs沿食物链传递过程的影响。目前的研究多集中于水生生态系统中传统PHCs的生物放大,对PHCs的生物差异性代谢缺乏足够的了解,难以说明不同生态系统中复杂的气候、地理、生物种群特征对PHCs生物放大的影响,也给准确评估PHCs的生态风险带来了困难。PHCs的生物放大研究需要引入更多先进地球化学手段和准确构建不同生态系统的野生食物网,阐明PHCs的生物放大机制和影响因素。
郑晓波罗孝俊麦碧娴
关键词:食物网生物多样性
一种微生物放大成像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和快速检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纳米探针多层包裹的微生物放大成像检测方法。向待检测样品中加入与样品中微生物细胞识别的物质,其在微生物细胞表面组装吸附至少一层包裹层,使其形成聚沉颗粒,再通过对聚沉颗粒的...
徐腾马波
文献传递
砷在海洋食物链中的生物放大潜力及发生机制探讨被引量:14
2019年
砷是世界范围内危害最大的环境污染物之一,也是近海区域一种常见污染物。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砷在海洋生态系统中累积、转化及传递的最新研究进展。海洋生物普遍具有较高含量的砷,这些砷主要为低毒性的有机砷形态。砷在许多海洋食物链/网中被生物放大,造成高营养级生物中的砷富集,可对生物与人类健康产生潜在危害;这与砷在淡水食物链/网中普遍被生物减小的现象形成鲜明对比。海洋鱼类和贝类等生物可将吸收的无机砷通过生物转化合成砷甜菜碱等有机砷形态,而有机砷比无机砷具有更高的食物链传递能力,可导致海洋鱼类富集更高浓度的砷。因此,砷在海洋生物中的有机形态可能有助于砷沿着海洋食物链/网富集,在某些情况下被生物放大。今后应该加强对不同砷形态在海洋食物链/网中传递及相应影响因素的研究,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与野外调查相结合进行验证,从而加深对砷的生态毒理和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科学认识,对准确评估预测砷的生态风险和保障海洋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
杜森张黎
关键词:食物链生物放大
纳米技术及生物放大技术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DNA与抗原检测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目的:  结核病由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complex)引起,对公众健康造成了极大威胁。在目前全球结核病负担下,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面临着巨大挑战。本研究旨在使用新型夹心...
刘心竹
关键词:生物放大结核分枝杆菌DNA电化学传感器抗原检测
基于金属纳米材料和生物放大技术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研究
电化学生物传感器作为一种集结了生物传感器和电化学技术优点的新型分析模型,已经在食品检测、环境监测、药物以及临床诊断等方向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科学研究的高速发展,对于开发稳定性更好以及灵敏度更高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提出了新的...
谢西月
关键词:电化学生物传感器金属纳米材料
溢油污染物在栉孔扇贝不同组织的富集特异性及生物放大效应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19年
本文采用半静态暴露实验法,研究了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的不同组织对船舶常用燃料油0#柴油分散液和乳化液的富集及其在食物链传递过程中的生物放大效应。结果表明:(1)在不同浓度柴油分散液和柴油乳化液中,扇贝暴露8d后不同软组织对柴油的生物富集系数BCF均表现为鳃(889.40~127.92mL·g^-1、830.80~123.43mL·g^-1)>内脏团(293.80~58.46mL·g^-1、184.00~130.53mL·g^-1)>肌肉(147.60~39.68mL·g^-1、149.80~62.40mL·g^-1),腮和内脏对石油的富集能力强于肌肉,各组织对柴油分散液的富集能力强于柴油乳化液;(2)用石油烃(TPH)浓度分别为1.74×10^-10mg·cell^-1、4.44×10^-10mg·cell^-1的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 tricornutum Bohlin)喂养扇贝后,扇贝体内石油烃(TPH)浓度随时间的延长和藻体浓度的上升都表现出增加的趋势,到第8天实验结束时扇贝体内TPH浓度达到7.79mg·kg^-1和9.61mg·kg^-1,表明TPH通过浮游植物的摄食在扇贝体内造成累积,通过食物链进行了传递。
景玉婷李志林张传松石晓勇张海波
关键词:柴油消油剂栉孔扇贝毒性生物富集

相关作者

罗孝俊
作品数:138被引量:1,134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溴联苯醚 生物富集 电子垃圾 沉积物 PBDES
麦碧娴
作品数:237被引量:2,305H指数:3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溴联苯醚 沉积物 多环芳烃 多氯联苯 电子垃圾
吴江平
作品数:33被引量:110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多溴联苯醚 生物富集 生物放大 电子垃圾 卤系阻燃剂
余杨
作品数:71被引量:218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研究主题:重金属 蓄水初期 大型底栖动物 沉积物 鱼类
杜森
作品数:5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
研究主题:砷 生物放大 食物网 海洋食物链 食物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