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16篇“ 生物被膜“的相关文章
单细胞寄生虫和细菌生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2025年
细菌生物因造成持续感染、食品和水源污染以及医疗器械污染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单细胞寄生虫和细菌生物可以在动物机体、自然环境中共存,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尚不明确。研究发现,单细胞寄生虫以细菌生物内的某些成分作为营养物质来源,影响细菌生物的发展、成熟和消除等过程;同时,生物可保护单细胞寄生虫免受外界环境和药物的干扰,对单细胞寄生虫起到屏障保护作用。此外,生物能够影响单细胞寄生虫的致病力和对外界压力的反应,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困难。明确细菌生物与单细胞寄生虫之间的相互关系,能够为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耐药性的传播提供依据,同时为细菌和单细胞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奠定基础。本文对生物与单细胞寄生虫的相互作用进行综述。
闻丞渤吴月奉湘艳陆曦明杨鸿张德显
关键词:细菌生物被膜胞外基质
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海洋生物抗菌肽预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涉及抗菌肽预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分析的海洋生物抗菌肽预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序列特征和结构特征的联合提取方法,获取海洋生物中抗菌肽的相关特征;S2、基于训练好的卷积神经网络与循环...
任全亮朱政张良任全明
桑酮G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形成的影响
2025年
【背景】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是导致龋齿的主要病原体,含氟产品虽然能治疗龋齿,但是会对人体造成危害。【目的】推动植物源抗龋齿药物的进一步开发利用,研究桑酮G对变异链球菌生长和生物形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微量稀释法、平板计数法测定桑酮G对变异链球菌浮游菌的抗菌作用;通过pH计测量桑酮G对变异链球菌糖酵解产酸的影响;采用结晶紫染色测量生物形成量;使用苯酚硫酸法测量水不溶性多糖的含量并通过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胞外DNA量来评估桑酮G对生物形成的影响;用逆转录实时荧光定量PCR测量生物中毒力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桑酮G对变异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8μg/mL,最低杀菌浓度为64μg/mL,高浓度桑酮G对变异链球菌呈现较强的杀菌效果;桑酮G能抑制生物中gtfB、gtfC、gtfD、ldh、comD、vicK、atpF和gbpB的表达,降低水不溶性多糖的合成,抑制生物的形成,并降低生物中胞外DNA含量及生物的形成量,同时还对变异链球菌的产酸耐酸能力产生负面影响。【结论】桑酮G能通过降低毒力基因的mRNA水平,使得生物的黏附力降低,结构变得松散,对生物形成起到抑制作用,期望能够为植物源天然产物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邹文海达春瑶肖颖欣龚志港刘祝祥
关键词:变异链球菌生物被膜胞外多糖
生物的“隐形社区” 揭秘生物
2025年
说到微生物,你会想到什么,是不是显微镜下那一个个像是小球或者是小棒状的小小生物?但在真实的微生物世界里,这些小家伙并不是单个存在的,而是形成了一座座我们看不见的“隐形社区”,那就是由无数微生物手拉手、肩并肩共同建造的“生物”(biofilm)。
玉龙茶
关键词:生物被膜微生物世界手拉手隐形
利用海洋生物混合群落去除高盐废水中无机磷的方法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和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公开了利用海洋生物混合群落去除高盐废水中无机磷的方法,采集海洋生物样本并进行微生物培养;提取培养菌株的DNA进行PCR扩增和Sanger测序,确定分离物的分类;对各个菌株的...
张伟鹏张恒丁维张杰
蛋白CsgG影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形成被引量:1
2025年
【背景】禽致病性大肠杆菌(avian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APEC)能够引起禽类气囊炎、心包炎等症状,严重制约养禽业的健康发展。同时,APEC与人类肠道外致病性大肠杆菌(extraintestinal pathogenic Escherichia coli,ExPEC)具有相似的毒力因子,严重威胁公共卫生。APEC形成生物可抵抗抗生素杀伤及逃避宿主免疫。因此,探究APEC生物形成的关键基因和调控机制,对于防控APEC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目的】探讨外蛋白CsgG在APEC生物形成中的作用,揭示APEC生物形成的分子机制,为禽大肠杆菌病的防治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利用Red同源重组技术构建的csgG基因缺失株ΔcsgG及其互补株CΔcsgG,分析了csgG对APEC生长、运动能力、通透性、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saccharides,EPS)产量及生物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csgG的缺失并不影响APEC的生长和细胞的通透性,但增强了APEC的运动性。csgG的缺失显著降低了APEC生物形成能力,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缺失株生物细菌组成由多层变为单层,细菌间黏附减少。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csgG的缺失导致生物结构松散,黏附的细菌数量减少,同时发现csgG缺失显著降低APEC的EPS产量。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显示,csgG的缺失导致与生物形成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显著降低。【结论】CsgG在APEC生物形成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严重影响生物结构的完整性。
彭浩恒林子竹胡剑刚张贝贝郭伟奇王欣宇王芷洋祁晶晶田明星鲍衍清李海花王少辉
关键词:禽致病性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胞外多糖
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的抑制作用及该过程转录组变化
2025年
研究噬菌体裂解酶对细菌生物(Bacterial biofilm,BBF)的作用效果及转录机制。细菌生物的形成是细菌耐药性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是常见的易形成生物的致病微生物,生物的形成给临床细菌性感染的治疗和医疗设备表面细菌的清除带来很大的困难。使用结晶紫染色法、XTT(2,3-BIS(2-methoxy-4-nitro-5-sulfonyl)-2H-tetrazolium-5-carboxanilide)实验、荧光显微镜(Fluorescence Microscope,FM)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等方法研究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的抑制效果,利用转录组测序得到噬菌体裂解酶TSPphg降解和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过程中的差异基因,并采用加权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Correlat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获取其关键模块,进行GO功能注释,并构建其调控因子网络。纯化获得噬菌体裂解酶TSPphg重组蛋白,实验中发现噬菌体裂解酶TSPphg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形成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且显微镜下观察到作用后的生物密度显著变小,说明其能达到清除细菌生物的效果。进而通过转录组和WGCNA分析揭示了其中的关键调控模块及分子网络。裂解酶TSPphg显示了良好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抑制效果,解析出了该过程中的差异基因、特征性调控模块及核心因子网络,为抗生素替代、生物的清除提供了新的思路。
李鑫慈百全王佳佳王峰
关键词:生物被膜金黄色葡萄球菌代谢通路
一种产TDA的海洋生物细菌、益生菌制剂、饲料及应用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产TDA的海洋生物细菌、益生菌制剂、饲料及应用。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产TDA的海洋生物细菌,运动表面小杆菌Epibacterium mobile 2‑1‑1,为Epibacteriu...
丁维宋辰曦舒逸张伟鹏包振民
龙脑精油分离组分对大肠杆菌运动及生物形成的影响
2025年
为探究通过分子蒸馏技术分离得到的不同组分龙脑精油对大肠杆菌运动和生物形成的影响,首先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龙脑精油原油、轻组分和重组分进行挥发性成分的分析;接着采用二倍稀释法和平板涂布法分别测定龙脑精油3种组分对大肠杆菌ATCC 25922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BC);最后通过泳动丛动实验和结晶紫染色法分别研究了龙脑精油3种组分对大肠杆菌ATCC25922泳动丛动能力和生物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龙脑精油原油、轻组分和重组分分别有27、24、19种挥发性成分组成,其中龙脑精油原油中相对含量最高的挥发性成分为右旋龙脑,占比19.93%;轻组分中桉叶油醇的相对含量最高,为19.36%;重组分中右旋龙脑的相对含量最高,为28.92%。龙脑精油原油、轻组分和重组分对大肠杆菌的MIC和MBC均为6.25μL/mL,且在亚抑菌浓度下均能延缓细菌生长;在1/2 MIC和1/4 MIC下3种龙脑精油均能降低大肠杆菌的游泳运动能力与丛集运动能力,并能抑制大肠杆菌生物的生长;其中龙脑精油重组分对大肠杆菌泳动丛动能力和生物形成的抑制效果优于龙脑精油原油和轻组分;龙脑精油重组分对大肠杆菌生长曲线的抑制效果优于原油和轻组分。由此可知,通过分子蒸馏技术对龙脑精油进行切割,可以定向富集龙脑精油中的抑菌活性成分,有效提高龙脑精油的附加值,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范鹏辉陈光浩刘子瑞蔡昕妤万媛媛苏健裕
关键词:分子蒸馏大肠杆菌生物被膜
Overexpression of rbk affects the biofilm formation, adhesion, and metabolic profile of Lactiplantibacillus paraplantarum LR-1
2025年
[Objective]Biofilm formation and adhesion are important indicators for evaluating the beneficial effects of probiotics.However,the relationship of specific genes with the biofilm formation and adhesion of Lactiplantibacillus remains unclear.The rbk gene encodes ribokinase,which is involved in ribose metabolism and may be related to biofilm formation and adhesion.This study aims to analyze the effects of rbk overexpression on the biofilm formation and adhesion of Lactiplantibacillus paraplantrum LR-1,explore the role of this gene in the regulation of quorum sensing(QS)and expression of related genes,and reveal the influencing mechanism of rbk overexpression in bacteria from a metabolic profile perspective.[Methods]L.paraplantarum LR-1 was selected as the target strain,and the shuttle vector pMG76e was used to construct the recombinant strain rbk-pMG76e-LR-1.The overexpression of rbk was confirmed by qRT-PCR and the enzyme activity assay.Crystal violet staining,cell adhesion assay,and qRT-PCR were employ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rbk overexpression on biofilm formation,adhesion,and expression of tuf,luxS,and rpoN.Furthermore,untargeted metabolomics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rbk overexpression on the metabolic profile.Finally,the effect on the biofilm formation and adhesion of LR-1 was verified by exogenous addition of metabolites.[Results]The overexpression of rbk increased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LR-1 and the adhesion to HT-29 cells by 1.55-2.34 folds and 3.58 folds,respectively.Moreover,the overexpression of rbk up-regulated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uf,luxS,and rpoN by 70.30,96.94,and 45.61 folds,respectively.The untargeted metabolomics analysis revealed that rbk overexpression led to changes in the abundance of 145 metabolites.Finally,the exogenous addition of L-proline,rhamnose,an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H)increased the biofilm formation of LR-1 by 1.27,1.39,and 1.25 folds and the adhesion by 1.40,1.41,and 1.52 folds,respectively.[Conclusion]This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r
YANG YaoSONG YunlongCHEN XingLI XiaoliLONG HaiqiLIU LeiRAO Yu
关键词:BIOFILMADHESION

相关作者

王睿
作品数:1,121被引量:5,629H指数:30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抗菌药物 药代动力学 抗生素后效应 加替沙星 铜绿假单胞菌
孔晋亮
作品数:215被引量:715H指数:14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被膜 生物膜 烟曲霉 烟曲霉菌
裴斐
作品数:258被引量:1,087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药敏研究 铜绿假单胞菌 药学监护 加替沙星
陈一强
作品数:273被引量:1,278H指数:18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铜绿假单胞菌 生物膜 哮喘 生物被膜 烟曲霉
柴栋
作品数:262被引量:989H指数:1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药代动力学 抗菌药物 中国健康志愿者 加替沙星 生物被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