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537篇“ 生长分化“的相关文章
- 生长分化因子15在妇产科疾病中的作用
- 2025年
- 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一种调节全身能量平衡和感应应激的细胞因子。各种器官和组织合成和分泌的GDF15水平在不同的生理和病理状态下有所不同。近年研究发现,GDF15在子宫内膜异位症和妇科恶性肿瘤中表达增加,同时在不同时期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中存在差异,青春期PCOS患者GDF15内源性分泌不足,育龄期PCOS患者GDF15表达增加。除上述情况外,GDF15在胎盘组织中呈特异性高表达,并参与多种病理妊娠过程,如在妊娠早期GDF15过高可使孕妇患妊娠恶心呕吐或妊娠剧吐的风险增加,GDF15过低可导致自然流产;妊娠中晚期GDF15异常高表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和妊娠期贫血等关系密切。鉴于此,归纳GDF15在妇产科相关疾病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GDF15分子机制提供更多参考。
- 石百超马红丽王宇朱梦一刘洋马颖琪吴效科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妊娠并发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生殖器肿瘤女(雌)性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常见消化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广泛表达于肿瘤组织和细胞内,在肿瘤演变过程中扮演了多重角色。前期研究发现,GDF-15在消化道肿瘤中的表达水平较高,特别是与结直肠癌的关系密切,这为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价提供一定指导意义。
- 王东雪谷钇蔚赵兴敏封敏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消化道肿瘤预后
- 生长分化因子15与糖尿病相关性实验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5年
- 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是日益严重的代谢流行疾病,是世界范围内一个重要的健康和社会经济问题。因此,为了减少糖尿病和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尚需寻找新的潜在药物靶点。非甾体抗炎药激活因子基因-1(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 activated gene-1,NAG-1)又称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是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超家族的一个分化成员(以下简称NAG-1/GDF15)。NAG-1/GDF15在多种疾病中发挥重要调节作用,包括癌症、心血管疾病、肥胖和糖尿病等。本文先简要介绍了NAG-1/GDF15的结构、表达及调控机制,重点介绍了NAG-1/GDF15在糖尿病相关体内和体外研究中的进展和分子机制,并对通过调控NAG-1/GDF15发挥抗糖尿病作用的药物进行总结。从多方面为NAG-1/GDF15在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疾病中的基础研究和调控NAG-1/GDF15抗糖尿病药物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肖俊程琪周鸿禹汪文王兴亚
- 关键词:糖尿病肥胖二甲双胍
- 生长分化因子15对大鼠脊髓损伤修复的作用及机制
- 2025年
- 目的 探讨生长分化因子(GDF)15对大鼠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型钙结合蛋白(Necab)2、神经生长相关蛋白(GAP)43、突触素(Syn)、胱天蛋白酶(Caspase)3、白细胞介素(IL)-1β表达及运动感觉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成年雌性SD大鼠105只,其中35只大鼠仅做椎板切除手术且不注射药物为假手术组,其他70只大鼠重物击打脊髓制作顿挫损伤模型,然后分为生理盐水组和GDF15组,分别通过腹腔注射生理盐水和人重组GDF15。在手术后第1、3、7、14、21、28天,通过斜板实验、脊髓损伤行为学评分(BBB)和甩尾实验,观测大鼠肢体运动及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随后处死大鼠收集脊髓损伤区周围组织,进行尼氏染色、免疫荧光染色和Western印迹检测,观察各组脊髓组织中Necab2、GAP43、Syn、Caspase3、IL-1β蛋白表达变化情况。结果 斜板实验与BBB运动评分结果显示,从手术后第7~28天GDF15组评分均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甩尾实验检测显示,从手术后第7天起GDF15组潜伏期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尼氏染色显示,GDF15组神经细胞数量较多、炎症细胞浸润较少、脊髓组织结构清晰,生理盐水组神经细胞较少、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脊髓组织结构紊乱。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发现大量Necab2、Syn阳性细胞,手术后第1天生理盐水组和GDF15组Necab2、Syn阳性细胞均出现大量减少,随后两组Necab2、Syn阳性细胞开始逐渐增多,一直到手术后第14天达到高峰,且GDF15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组(P<0.05);手术后生理盐水组只有少量GAP43阳性细胞,而GDF15组GAP43阳性细胞随时间逐渐增多,一直到手术后第14天达到高峰,之后稳定维持在高水平表达(P<0.05);手术后第1天GDF15组和生理盐水组均大量出现Caspase3阳性细胞,随后两组均逐渐减少,且GDF15组明显少于生理盐水组(P<0.05)。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手术后第14天发现Necab2与突�
- 孙丹华徐纪伟王宁陈旭东孙壕烨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突触素
- 生长分化因子15在心脏移植过程中保护作用的研究
- 2025年
- 目的探究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在心脏移植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同基因型的C57BL/6小鼠和GDF-15高表达的转基因小鼠,取其心脏24 h后移植入同基因型小鼠的腹腔内,对受体小鼠心脏进行免疫组化、基因表达、纤维化检测。结果小鼠移植心脏术后,GDF-15高表达组心肌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GDF-15高表达组促血管生成因子、蛋白激酶的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性升高(P<0.05)。GDF-15高表达组移植组织中炎性因子白介素(IL)-6、IL-1β、肿瘤坏死因子-γ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GDF-15高表达组T调节细胞(Treg CD4、CD25、Fox P3标记阳性)的数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GDF-15的高表达能够对移植心脏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 张凯朱翠琳张艺馨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心脏移植小鼠
- 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与IgA肾病患者心肾预后相关性探索
- 2025年
-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rowth differentiation factor 15,GDF15)与IgA肾病(IgA nephropathy,IgA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并进一步探索GDF15与IgAN患者心肾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单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肾内科明确诊断为原发性IgAN且规律随访1年及以上患者的相关资料。入院时采集患者血清样本,检测其入院时的血清GDF15水平。以GDF15中位数为界值将IgAN患者分为高GDF15组与低GDF15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和病理特征进行比较,并基于比较结果构建多重线性回归模型以分析血清GDF15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探讨血清GDF15与IgAN患者心肾预后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04例IgAN患者。研究结果显示,IgAN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为825.60(556.84,1428.15)ng/L。血清GDF15水平与24 h尿蛋白量呈正相关(r=0.405,P<0.001),与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呈负相关(r=-0.606,P<0.001)。伴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T0、T1、T2总体比较,H=21.866,P<0.001)、新月体病变(C0、C1、C2总体比较,H=13.787,P=0.001)或小动脉硬化性病变(无、轻度、中重度总体比较,H=9.856,P=0.007)不同程度患者间血清GDF15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无肾小管萎缩或间质纤维化病变的IgAN患者相比,伴有牛津分型T1(Z=-17.326,P=0.042)或T2(Z=-42.933,P<0.001)病变IgAN患者血清GDF15水平更高。与无新月体病变的IgAN患者相比,伴有牛津分型C2的IgAN患者血清GDF15水平更高(Z=-45.929,P=0.001)。与无小动脉硬化病变IgAN患者相比,伴有中重度小动脉硬化病变IgAN患者血清GDF15水平更高(Z=-26.686,P=0.005)。以GDF15中位数825.60 ng/L为界值将IgAN患者分为两组。与低GDF15组(<825.60 ng/L)相比,高GDF15组(≥825.60 ng/L)IgAN患者具有更高比例的糖尿病(χ^(2)=9.420,P=0.002)和心血管疾病(χ^(2)=7.792,P=0.00
- 隗紫微郭唯一徐潇漪王国勤孙丽君董鸿瑞孔令强程虹
- 关键词:生长分化因子15预后临床病理特点
- 血浆活化蛋白C、生长分化因子-15对心源性休克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 2025年
- 目的研究心源性休克(CS)患者血浆活化蛋白C(APC)、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5月~2024年4月我院收治的102例CS患者,根据28 d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生存组(n=59)和死亡组(n=43),收集临床资料并对比两组患者血浆APC、GDF-15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S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浆APC、GDF-15对CS患者短期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浆APC水平降低,GDF-15水平升高(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血乳酸显著升高(P<0.05),收缩压、动脉压、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显著降低(P<0.05)。Logistic回归曲线显示,血乳酸、血浆GDF-15升高是CS患者短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血浆APC、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升高是保护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血浆APC、GDF-15两项联合预测CS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99,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14、0.889,高于两者单独预测。结论血浆APC低表达、GDF-15高表达与CS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有关,两者联合检测对CS患者短期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豆哲敏叶丹韩磊臧桂琴
- 关键词:心源性休克活化蛋白C生长分化因子-15短期预后
- 使用人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阻断剂的联合治疗
- 本发明涉及人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抑制剂的应用,以及这些抑制剂与免疫检查点阻断剂在治疗实体癌中的联合应用。
- 尤戈·维施胡森马库斯·哈克莱因哈德·达默马赛厄斯·梅林蒂娜·谢弗马丁纳·塞勒
-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 本文提供了GLP1‑GDF15融合蛋白,该GLP1‑GDF15融合蛋白包含GLP1或GLP1变体肽、第一接头肽、血清白蛋白、第二接头肽和GDF15蛋白。
- S·马利坎M·M·兰金X·林-施密特C·黄J·菲尔曼S·郑S·朗格拉S·M·纳尔逊
- 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融合蛋白及其用途
- 本发明涉及GLP1‑GDF15融合蛋白及其用途。本文提供了GLP1‑GDF15融合蛋白,该GLP1‑GDF15融合蛋白包含GLP1或GLP1变体肽、第一接头肽、血清白蛋白、第二接头肽和GDF15蛋白。
- S·马利坎M·M·兰金X·林-施密特C·黄J·菲尔曼S·郑S·朗格拉S·M·纳尔逊
相关作者
- 杨述华

- 作品数:1,760被引量:5,884H指数:3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骨肉瘤 手术治疗 关节镜 髋臼骨折
- 张宇坤

- 作品数:43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 研究主题:骨髓基质干细胞 基质干细胞 软骨分化 小鼠骨髓 生长分化因子5
- 孙志博

- 作品数:15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
- 研究主题:工程化软骨 生长分化因子-5 成软骨分化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软骨细胞
- 张波

- 作品数:233被引量:1,393H指数:18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研究主题:胃肠间质瘤 胃癌 乳腺癌 胃肿瘤 预后
- 杨操

- 作品数:499被引量:1,257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股骨头坏死 自体骨 髋臼骨折 全髋置换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