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739 篇“ 田间防治 “的相关文章
不同药剂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 防治 效果 2025年 本研究旨在评估几种化学防治 药剂对山东临沂市郯城县马头镇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 防治 效果。通过选取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72%甲霜灵锰锌、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和100亿个/g枯草芽孢杆菌生物制剂,设对照与处理组,监测病情指数、防治 效果和产量。结果表明,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控制病情效果显著,2020年3次用药后病情指数分别为3.21、5.13和6.02,防治 效果超80%,最高达85.14%,增产27.9%;2021年3次用药病情指数分别2.95、4.75和5.45,防治 效果超84%,增产26.0%。42.8%氟菌·肟菌酯悬浮剂防治 效果略逊但优于其他药剂。强调了根据地区特定条件选择防治 药物的重要性,并推荐687.5 g/L氟菌·霜霉威悬浮剂作为该区域马铃薯晚疫病的优选防治 药剂,研究结果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防治 指南。 刘燕 韩伟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化学防治 药剂筛选 可持续发展 4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 防治 效果评价 2025年 小麦赤霉病为国家一类农作物病虫害,是严重威胁河南省小麦生产安全的主要病害之一。该病主要是由禾谷镰刀菌引起的一种真菌性病害,同时也是典型的气候型病害。若小麦抽穗扬花期遇连阴雨天气,就极易暴发流行,不仅造成小麦产量下降,籽粒品质恶化,还会导致真菌毒素污染,直接影响人民身体健康。 李庆林关键词:小麦赤霉病 抽穗扬花期 连阴雨天气 气候型 田间防治效果 防治 小菜蛾赤眼蜂蜂种和品系筛选与田间 防治 效果评价2025年 通过比较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稻螟赤眼蜂4种赤眼蜂的17个品系对小菜蛾卵寄生能力的差异,筛选防治 小菜蛾的优良赤眼蜂蜂种和品系,并通过田间 试验验证其对小菜蛾的防治 效果。结果表明,4种赤眼蜂均能寄生小菜蛾卵,但不同蜂种的寄生能力存在差异,整体表现由高到低为螟黄赤眼蜂,玉米螟赤眼蜂,松毛虫赤眼蜂,稻螟赤眼蜂。17个品系中螟黄赤眼蜂Tc-1对小菜蛾卵的寄生能力最强,卵粒和卵卡寄生率分别为73.01%和98.89%,在小菜蛾卵上的羽化率和羽化雌蜂率均达到85%以上。田间 试验结果表明,释放螟黄赤眼蜂Tc-1品系后西兰花田小菜蛾虫口数较对照显著降低,且波动较缓。随着放蜂次数增加小菜蛾虫口减退率增加,通过连续4次放蜂,收获时放蜂田中小菜蛾虫口数为278头/百株,比对照田(2740头/百株)降低了89.85%,证明螟黄赤眼蜂Tc-1品系是防治 小菜蛾的优良品系,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淑香 高芃 赫思聪 鲁新 李小宇 高月波关键词:小菜蛾 赤眼蜂 田间防效评价 捕食性天敌昆虫叉角厉蝽对桑螟的田间 防治 效果 2025年 为探索捕食性天敌昆虫叉角厉蝽[Eocanthecona furcellata(Wloff)]对桑螟[Diaphania pyloalis(Walker)]的防治 效果,开展田间 释放叉角厉蝽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监测到螟蛾羽化高峰期后第7天开始释放叉角厉蝽,释放方式为一次性释放,每667 m2释放100头时,释放叉角厉蝽第7天防治 效果最优,为害枝率减退率为79.30%,虫口减退率为79.25%,防治 效果为84.52%;释放方式为分2次释放,每次每667 m2释放50头时,释放叉角厉蝽第17天防治 效果最优,为害枝率减退率为85.12%,虫口减退率为90.91%,防治 效果为93.85%;说明释放叉角厉蝽对桑螟具有明显的防治 效果。 黄林丹 陆密密 莫优想 罗平 莫梁斌 莫江玲 韦春沙关键词:捕食性天敌昆虫 桑螟 生物防治 田间试验 不同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的田间 防治 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2025年 为筛选出适合本地防治 马铃薯晚疫病的药剂,为马铃薯晚疫病综合治理提供科学依据,以6种杀菌剂为材料开展田间 防病试验及安全性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6种药剂对马铃薯晚疫病表现出一定的防治 效果,且对马铃薯生长安全,无药害。第1次施药后7 d,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处理的防效最高为90.38%,其次为20%氰霜唑悬浮剂、50%氟啶胺悬浮剂,防效分别为88.08%、83.68%。第4次施药后7 d防效大于60%的药剂为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20%氰霜唑悬浮剂、50%氟啶胺悬乳剂,且测产结果表明这4种药剂与清水对照相比都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因此可以在马铃薯生产上推广使用。 王喜刚 刘东川 郭成瑾 陈雪荣 沈瑞清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 杀菌剂 田间防效 安全性 渐狭蜡蚧菌3166和螺虫乙酯混用对柑橘木虱的田间 防治 效果 2025年 [目的]明确微生物菌剂(渐狭蜡蚧菌)与化学杀虫剂(螺虫乙酯)混用对柑橘木虱的田间 防治 效果。[方法]2023年3月和10月,于湖南江华开展渐狭蜡蚧菌与螺虫乙酯混用及4种杀虫剂单用防治 柑橘木虱的田间 药效试验。[结果]渐狭蜡蚧菌3166孢子悬浮液(简称渐狭蜡蚧菌3166)1.0×10^(11)孢子/L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 mg/L混用对柑橘木虱的速效性好、持效期长,且存在明显的增效作用,药后3~14 d的防治 效果为76.02%~93.66%,显著优于单独喷施渐狭蜡蚧菌31661.0×10^(11)孢子/L处理(64.20%~89.02%)和2.5%高效氟氯氰菊酯水乳剂25 mg/L处理(70.77%~83.67%),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60 mg/L处理(77.51%~94.60%)相当,但显著低于99%矿物油乳油4950 mg/L处理(85.19%~98.47%)。[结论]渐狭蜡蚧菌3166与22.4%螺虫乙酯悬浮剂混用对柑橘木虱高效,推荐桶混剂量为渐狭蜡蚧菌31661.0×10^(11)孢子/L+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8 mg/L。 王培 王相琴 肖毅 赵明平 张鑫 张鑫 唐涛 符伟关键词:螺虫乙酯 柑橘木虱 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与寡雄腐霉菌混配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 防治 效果 2025年 灰霉病是草莓生产上的一种重要病害,对草莓的品质质量和产量有着重要影响,为了探索该病害的有效生物防控药剂,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性,本试验选用0.4%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和寡雄腐霉菌进行不同比例的混配,来探索对草莓灰霉病的田间 防控效果。实验结果表明:0.4%大丽轮枝孢激活蛋白和寡雄腐霉菌以1∶8~10的比例进行混配,田间 防控效果可达80%以上,可以作为今后草莓灰霉病田间 防控指导配比。 王祥会 焦玉霞 王文立 赵昭鑫关键词:草莓 灰霉病 40%丙硫菌唑·戊唑醇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田间 防治 2025年 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为明确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 效果,文章以嘉67和秀水121为供试水稻品种,以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后,在2种水稻品种上均对水稻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 效果,且在2种水稻品种中防治 效果一致。不同浓度药剂试验均未见药害。从防治 效果上看,50 mL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50 mL 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 水稻纹枯病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 白建平 徐伟东 陆强 姚张良关键词:丙硫菌唑 水稻纹枯病 不同药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 防治 效果评价 2025年 为了更好地防治 小麦赤霉病、减少赤霉病造成的损失、降低赤霉病对人畜健康带来的威胁,特选用5种不同药剂,开展了小麦赤霉病的田间 防治 效果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小麦抽穗扬花初期施药1次,每667 m^(2)施用200 g/L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60 mL或35%丙硫菌唑·肟菌酯悬浮剂45 mL,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 效果均较好;在第1次施药后10d再施药1次,可有效提高防治 效果。 张顾旭 徐润兰 万玉杰 董金希 李程 唐泽庚 史善权关键词:药剂 小麦赤霉病 油橄榄多孔横沟象田间 防治 试验 2024年 多孔横沟象是油橄榄重要蛀干害虫,幼虫取食枝干韧皮部和木质部,破坏养料水分输送组织,成虫啃食枝条嫩叶,严重降低产量。为选取防治 多孔横沟象效果较好且经济成本较低的适合推广药剂,选用4种药剂稀释不同倍数测定防治 效果,结果表明:4种药剂对多孔横沟象均有防效,且防效随稀释倍数增加而降低。其中,秀剑套餐60×300倍液防治 效果最好,校正死亡率为85.91%,但与秀剑套餐60×600倍液、绿色威雷400倍液、绿色威雷500倍液校正死亡率差异不显著(P>0.05),结合药剂成本费用分析,绿色威雷400倍液、500倍液为较经济防治 药剂。甲刻灌根药剂对多孔横沟象幼虫有一定防治 效果。 侯宝宏 冯刚刚 陈源 马永祥关键词:油橄榄 田间防治
相关作者
吉沐祥 作品数:403 被引量:954 H指数:16 供职机构: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 研究主题:草莓 杀菌剂 大棚草莓 咪鲜胺 水稻 廖世纯 作品数:73 被引量:276 H指数:11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田间防治效果 杀虫剂 稻纵卷叶螟 荔枝 消落带 韩秀英 作品数:265 被引量:1,267 H指数:22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杀菌剂 敏感性 抗药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 韦桥现 作品数:32 被引量:170 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 研究主题:田间防治效果 稻纵卷叶螟 杀虫剂 消落带 稻飞虱 王文桥 作品数:301 被引量:1,512 H指数:23 供职机构:河北省农林科学院 研究主题:杀菌剂 抗药性 敏感性 田间防效 复配杀菌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