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0篇“ 甲巯咪唑“的相关文章
- 一种甲巯咪唑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甲巯咪唑的制备方法,涉及药物化学领域;该方法以1‑甲基咪唑、氯甲酸乙酯和硫磺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中间体3‑甲基‑2‑硫代‑2,3‑二氢‑1H‑咪唑‑1‑羧酸乙酯;然后在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甲巯...
- 饶经纬汪志琼岳永力鲁飞
- 疏肝散结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 2025年
- 目的观察疏肝散结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9月武夷山市立医院收治的甲亢患者80例,应用随机表格法分组。甲巯咪唑组(40例)单纯给予甲巯咪唑片治疗,中药联合组(40例)在甲巯咪唑组基础上给予疏肝散结汤治疗,2组均治疗8周。比较2组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甲状腺体积、甲状腺功能[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_(4))、促甲状腺素(TSH)、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血流动力学指标[甲状腺动脉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_(min))、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V_(max))],不良反应。结果中药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甲巯咪唑组(97.50%vs.80.00%,χ^(2)=4.507,P=0.033)。治疗8周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下降,且中药联合组较甲巯咪唑组低(P<0.01);2组甲状腺体积均缩小,且中药联合组小于甲巯咪唑组(P<0.01);2组FT_(4)、TRAb水平均下降,TSH水平均升高,且中药联合组变化较甲巯咪唑组明显(P<0.05或P<0.01);2组甲状腺动脉V_(max)、V_(min)均下降,且中药联合组低于甲巯咪唑组(P<0.01)。中药联合组与甲巯咪唑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7.50%vs.2.50%,χ^(2)=0.263,P=0.607)。结论疏肝散结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效果好,可显著改善患者症状,更有效缩小甲状腺体积,且可明显改善甲状腺动脉血流动力学及甲状腺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
- 郑敏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疏肝散结汤甲巯咪唑片甲状腺功能血流动力学
- 分析甲巯咪唑片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
- 2025年
- 观察甲巯咪唑片联合普萘洛尔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的应用疗效。方法 我院2022年7月-2024年3月收治的126位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基于“信封法”随机均分为对照组(甲巯咪唑片治疗)与实验组(甲巯咪唑片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各63位,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甲状腺指标、骨代谢指标、肾上腺皮质功能指标控制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9.52%)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甲巯咪唑片联合普萘洛尔治疗可有效改善甲状腺功能、骨代谢功能及肾上腺皮质功能,安全性高。
- 阳晶晶莫子韶
- 关键词:甲巯咪唑片普萘洛尔甲状腺功能亢进
- 疏肝散结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
- 2025年
- 深入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联合应用疏肝散结汤和甲巯咪唑片的临床价值,为疾病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研究主体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n=70),根据随机抽样原则划分为各组35例的单一组和复合组,设定评价指标,比较治疗结果差异。结果 组间数据比较,复合组甲状腺功能指标,中医症候积分,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结论 疏肝散结汤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效果显著,提供新的用药选择,可推广。
- 赵建锋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疏肝散结汤甲巯咪唑片
- 平亢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初发性甲亢的临床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对初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使用平亢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进行治疗的效果做出分析。方法88例初发性甲亢患者作为被研究人员,通过随机抽样方式,对组别予以划分,分别命名为常规组、研究组,例数均为44。常规组使用甲巯咪唑片治疗,研究组使用平亢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甲状腺肿大分度、症状改善情况及治疗前后甲状腺激素水平、中医证候积分。结果两组疗效方面,研究组(95.45%)较常规组(77.27%)更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依次是(6.02±1.01)pmol/L、(15.34±1.25)pmol/L、(2.13±0.33)μIU/ml对应指标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游离甲状腺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均优于常规组的(6.87±1.63)pmol/L、(18.19±1.12)pmol/L、(0.74±0.07)μIU/ml(P<0.05)。研究组多汗、烦躁、疲惫、眼突、甲状腺肿大、心慌评分分别为(0.07±0.05)、(0.13±0.04)、(0.22±0.08)、(0.15±0.04)、(0.15±0.02)、(0.16±0.04)分,低于常规组的(1.62±0.43)、(1.95±0.26)、(1.46±0.61)、(1.33±0.23)、(1.19±0.38)、(1.75±0.29)分(P<0.05)。研究组甲状腺肿大分度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积分(2.62±0.10)分低于常规组的(4.84±0.39)分(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于该疾病患者而言,中医药联合疗法能够减小患者甲状腺体积,降低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使其甲状腺激素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疗效显著,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李硕
- 关键词:甲巯咪唑片疗效
- 甲巯咪唑联合养阴平甲汤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效果
- 2025年
- 目的探讨甲巯咪唑联合养阴平甲汤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90例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进行随机对照试验。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18例,女27例,年龄(54.69±5.38)岁。观察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54.78±5.26)岁。对照组予以甲巯咪唑治疗,观察组予以甲巯咪唑联合养阴平甲汤治疗。两组均治疗2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甲状腺功能[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hyroxine,FT4)、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 stimulating hormone,TSH)]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采用χ^(2)检验、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42/45)比77.78%(3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06,P<0.05)。治疗后,观察组烘热多汗、烦躁易怒、倦怠乏力、心悸失眠得分均低于对照组[(1.36±0.14)分比(2.45±0.21)分、(1.21±0.12)分比(2.29±0.20)分、(1.12±0.11)分比(2.94±0.27)分、(1.34±0.15)分比(3.01±0.3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971、31.062、41.876、31.699,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7.46±1.59)pmol/L比(11.02±2.23)pmol/L、(26.54±2.76)pmol/L比(33.57±3.85)pmol/L],TSH水平高于对照组[(0.86±0.19)mIU/L比(0.41±0.10)mIU/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720、9.955、14.059,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44%(2/45)比20.00%(9/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75,P<0.05)。结论甲巯咪唑联合养阴平甲汤治疗阴虚火旺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效果优于单独使用甲巯咪唑,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调节甲状腺功能指标,且安全性更高。
- 田露裴瑞霞白小林张婷赵美云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巯咪唑阴虚火旺型
- 柴胡疏肝散加味与甲巯咪唑片联合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效果及对甲状腺功能的影响
- 2025年
- 目的:分析柴胡疏肝散加味+甲巯咪唑片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4年2月东莞市寮步医院收治的84例甲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甲巯咪唑片治疗,观察组加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P<0.05);治疗后观察组颈前肿大、心悸、形体消瘦、胸肋胀痛、烦躁易怒积分分别为(1.36±0.14)分、(1.41±0.15)分、(1.18±0.16)分、(0.83±0.15)分、(0.71±0.05)分,游离甲状腺素(FT_(4))为(23.39±1.68)pg/m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为(7.36±0.89)pmol/mL,丙二醛(MDA)为(4.36±0.68)nmol/mL,均低于对照组的(2.15±0.27)分、(2.38±0.18)分、(2.21±0.24)分、(1.24±0.22)分、(1.19±0.18)分、(32.26±2.54)pg/mL、(10.21±1.05)pmol/mL、(7.30±1.01)nmol/mL(P<0.05),其促甲状腺激素(TSH)为(0.68±0.16)mIU/mL,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为(36.83±5.39)U/mL,均高于对照组的(0.49±0.13)mIU/mL、(30.49±4.25)U/mL(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加味+甲巯咪唑片能缓解甲亢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甲状腺功能,有助于控制氧化应激反应,较为安全可靠。
- 秦雪丹
-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柴胡疏肝散加味甲巯咪唑片甲状腺功能
- Graves病甲亢患者起始不同剂量甲巯咪唑治疗效果分析
- 2025年
- 探讨Graves病甲亢患者起始不同剂量甲巯咪唑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医院内分泌与代谢病科及甲状腺诊疗中心门诊就诊的GD甲亢患者,依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95例患者,根据治疗前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水平,分成轻度甲亢组和中重度甲亢组,其中A组:FT4升高但小于正常值上限的两倍;B组:FT4大于正常值上限的两倍。结果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①GD病甲亢患者起始不同剂量MMI,MMI10mg/d、15mg/d、20mg/d治疗6个月后,大部分GD患者病情都可得到有效的控制,各剂量组之间的疗效相似。②轻度甲亢患者予MMI15mg/d治疗前3个月内TH下降速度比MMI10mg/d更快,有利于患者更快缓解甲亢症状,同时两亚组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中重度甲亢患者予MMI20mg/d治疗前3个月内TH下降比MMI15mg/d更快,但MMI20mg/d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对增高。
- 胡瑞馨
- 关键词:GRAVES病甲巯咪唑肝损害粒细胞减少
- 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所致不良反应214例分析
- 2025年
- 目的分析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的药品不良反应(ADR),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法收集2021年4月至2023年2月在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病历资料,记录并统计在治疗期间应用甲巯咪唑出现的ADR,探讨ADR的严重程度及处理措施。结果930例采用甲巯咪唑治疗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发生ADR患者214例,未发生ADR患者716例,ADR发生率为23.01%。21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中,男性48例(22.43%),女性166例(77.57%),女性患者数量高于男性患者(χ^(2)=130.131,P<0.05);年龄主要集中在10~20岁(26.64%)、21~35岁(36.45%)、36~50岁(20.09%)。10~50岁患者数量(83.18%)高于10岁以下及50岁以上的患者(16.82%)(χ^(2)=188.450,P<0.05)。214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共发生ADR 424例次,主要为皮肤反应139例次(32.78%)、肌肉骨骼系统疾病103例次(24.29%)、胃肠系统反应97例次(22.88%)。结论川北医学院附属三台医院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年龄在10~50岁且多发生于女性人群,最常见的ADR为皮肤、骨骼肌肉及胃肠道反应,偶尔会出现粒细胞缺乏、肝损害等比较严重的ADR,临床需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 赵丽英温春城申玲蒋芙蓉
- 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抗甲状腺药物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合理用药
- 柴胡疏肝汤加减联合甲巯咪唑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临床观察
- 2025年
- 研究了在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时,观察了使用柴胡疏肝汤加减配合甲巯咪唑的疗效。方法 有60人被确诊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共有30位患者接受了甲巯咪唑疗法。30位患者接受了柴胡疏肝汤加减配合甲巯咪唑的治疗。对比效果。结果 柴胡疏肝汤加减+甲巯咪唑治疗组的各症状消失时间均更短(p<0.05)。治疗2个月后,柴胡疏肝汤加减+甲巯咪唑治疗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值、FT4、FT3、TT4水平、随访6和12个月复发率,均更低(p<0.05)。柴胡疏肝汤加减+甲巯咪唑治疗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TSH水平,均更高(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 对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予以柴胡疏肝汤加减+甲巯咪唑治疗,效果更好。
- 梁涛
- 关键词:甲巯咪唑甲状腺功能亢进
相关作者
- 刘超

- 作品数:1,630被引量:9,646H指数:32
- 供职机构:南京中医药大学
- 研究主题:糖尿病 2型糖尿病 甲状腺 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疾病
- 张四喜

- 作品数:381被引量:82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用药分析 用药 合理用药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 赵维娟

- 作品数:56被引量:179H指数:7
- 供职机构:北京军区总医院
- 研究主题:透皮吸收 乳膏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甲巯咪唑
- 高天舒

- 作品数:399被引量:2,330H指数:20
- 供职机构: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患者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补中益气汤
- 刘卫

- 作品数:135被引量:298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富硒 青钱柳 纳米乳 纳米脂质体 纳米载药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