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826篇“ 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相关文章
伴失眠症状老年抑郁症病人血清神经营养因子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2025年
目的探讨伴失眠症状老年抑郁症病人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甲状腺激素(thyroid hormone,TH)水平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河北省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老年抑郁病人年的临床资料,根据有无失眠症状分为伴失眠症状组65例、无失眠症状组59例。比较两组血清BDNF、GDNF、TH水平差异,并对老年抑郁症失眠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伴失眠症状组BDNF水平低于无失眠症状组[981.09(924.37,1031.63)ng/L,1062.64(1012.79,1137.61)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伴失眠症状组GDNF水平低于无失眠症状组[0.41(0.31,0.50)ng/L,0.56(0.44,0.69)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无眠症状组,伴失眠症状组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表达水平及促甲状腺激素(TSH)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相关性分析显示,BDNF、GDNF水平之间呈正相关(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血清BDNF、GDNF是伴发失眠症状的保护因素(BDNF:OR=0.99;GDNF:OR=0.01)。结论提高血清BDNF和GDNF水平至正常水平可能成为改善老年抑郁失眠的潜在途径。
贾雪张云淑张丽丽黄志靖栗克清
关键词:抑郁症入睡和睡眠障碍胶质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冠心病发生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观察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冠心病(CHD)发生的关系。方法:选取甲亢患者144例,根据是否合并CHD分为研究组(甲亢合并CHD,68例)与对照组(单纯甲亢,76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甲亢患者合并CHD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甲状腺激素对甲亢合并CHD的预测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冠脉血管病变支数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关系。结果:研究组患者年龄、吸烟史、TG及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高于对照组,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水平低于对照组(均P<0.05)。年龄、吸烟史、甘油三酯(TG)、FT_(3)及TSH水平为甲亢患者合并CHD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年龄、TG、FT_(3)、TSH对甲亢合并CHD均有一定预测价值(均P<0.05),其中FT_(3)预测甲亢合并CHD的敏感度较高,TSH预测的特异度较高。多支病变组患者TSH水平高于双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且双支病变组高于单支病变组(均P<0.05)。冠脉血管病变支数与TSH水平呈正相关(r=0.469,P<0.05)。结论:FT_(3)、TSH水平对甲亢患者发生CHD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TSH水平与甲亢合并CHD患者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密切相关。
叶惠成刘玉华禤文婷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状腺激素冠心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促甲状腺激素
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单侧腺叶切除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分析
2024年
目的分析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单侧腺叶切除术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规律。方法选取医院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待切除患者1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行次全切除术,观察组患者行单侧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清钙症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前和术后1个月时,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1周,观察组患者三碘甲腺原氨酸和四碘甲腺原氨酸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单侧腺叶切除术在减少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低血清钙症状方面优于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接受单侧腺叶切除术后,术后1个月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会发生一定波动,但最终会逐渐恢复。
祝慧敏
关键词:甲状腺良性结节血清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
高原环境腹部爆炸伤后伤情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实验研究
2024年
目的建立高原低压缺氧环境腹部爆炸伤动物模型,探讨高原低压缺氧环境对腹部爆炸伤后生命体征及甲状腺激素的影响及变化趋势并探讨相关机制。方法健康山羊24只,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12):高原爆炸伤组(海拔约4700 m)和平原爆炸伤组(海拔约800 m)。将这2组实验羊放置在相应高度的场地进行爆炸致伤,观察并比较各组实验羊12 h生存情况、大体解剖情况,在相应时间点监测生命体征、记录生命体征,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高原爆炸伤组腹水量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2 h、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的收缩压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的舒张压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心率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8 h、10 h,高原爆炸伤组体温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6 h、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T3水平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00)。且各时间点(除2 h和6 h)HB组FT3水平高于PB组(P<0.05)。在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FT4水平高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在6 h、8 h、10 h和12 h,高原爆炸伤组TSH水平低于平原爆炸伤组(P<0.05)。结论高原环境可明显加重腹部爆炸伤的损伤程度,可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影响腹部爆炸伤后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加速爆震伤后甲状腺激素动态变化的进程。
杨欣悦李佳佳郭飞屈金权梁飞行刘江伟
关键词:低压缺氧寒冷甲状腺激素
围绝经期抑郁女性孕酮γ-氨基丁酸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分析
2024年
目的探讨围绝经期抑郁女性孕酮、γ-氨基丁酸及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3年2月间嘉兴市第一医院收治的围绝经期抑郁女性76例,根据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24评分为轻中度抑郁组(20~34分)56例、重度抑郁组(≥35分)20例;另收集同期在院体检的围绝经期非抑郁女性76例为非抑郁组。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末采集围绝经期抑郁女性空腹外周静脉血,纳入研究时采集围绝经期非抑郁女性空腹外周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孕酮浓度,酶联免疫吸附检测血清γ-氨基丁酸浓度,全自动微粒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系统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结果围绝经期抑郁女性血清孕酮浓度(12.43±1.62)ng/ml、(14.27±2.05)ng/ml明显高于非抑郁组(7.69±0.85)ng/ml,血浆γ-氨基丁酸浓度(18.04±2.18)ng/ml、(23.36±3.04)ng/ml明显低于非抑郁组(38.71±4.25)ng/ml;其中重度抑郁组血清孕酮浓度明显高于轻中度抑郁组,血浆γ-氨基丁酸浓度明显低于轻中度抑郁组(均P<0.05)。围绝经期抑郁女性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浓度(0.94±0.26)ng/ml、(1.19±0.29)ng/ml明显高于非抑郁组(0.72±0.21)ng/ml,其中重度抑郁组血清游离甲状腺素浓度明显高于轻中度抑郁组(均P<0.05)。治疗后围绝经期抑郁女性血清孕酮浓度(10.21±1.43)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血浆γ-氨基丁酸浓度(33.15±3.61)μmol/L明显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围绝经期抑郁女性血清游离甲状腺激素浓度(0.78±0.23)ng/ml明显低于治疗前(1.01±0.27)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孕酮、γ-氨基丁酸及游离甲状腺素截断值为11.53 ng/ml、26.30μmol/L、0.95 ng/ml时对围绝经期抑郁女性疗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P<0.05);其中各指标联合检测的预测价值最高(AUC=0.957)。结论围绝经期抑郁女性血清孕酮、游离甲状腺素高表达,血浆γ-氨基丁酸低表达,�
刘超王艺明曾春燕陶峰黄劼顾超梁超
关键词:围绝经期抑郁孕酮Γ-氨基丁酸甲状腺激素疗效预测
肝硬化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24年
肝硬化是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假小叶和再生结节形成为组织学特征的慢性进展性肝病[1]。1974年Chopra首次发现肝硬化患者伴有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异常变化这一现象[2],之后许多研究亦发现不同TH种类的异常变化,即低三碘甲状原氨酸(T3)综合征、低甲状腺素(T4)综合征,病重者常伴有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升高。
王茹张文涛郭卉
关键词:肝硬化甲状腺激素疾病严重程度
桥本氏甲状腺炎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2024年
目的探讨桥本氏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合并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血清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hyroglobulin antibody,TgAb)、促甲状腺激素(thyroid-stimulating hormone,TSH)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将我院2020年04月至2023年04月期间40例HT合并PTC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HT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62例,年龄范围为46~60岁。使用χ^(2)检验比较两组性别、结节数量、PTC和HT家族史、病变部位,使用t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年龄、体重指数、碘日常摄入量以及血清TgAb、TSH水平,并对TgAb、TSH水平诊断以及TgAb联合TSH诊断效能进行ROC曲线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TgAb、TSH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水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TgAb、TSH水平联合诊断HT合并PTC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高于单独诊断时的AUC(P<0.05)。结论TgAb、TSH在HT合并PTC患者中处于较高水平,且TgAb、TSH水平联合检测对HT合并PTC的临床预测和诊断应用价值较好。
靳梦琳刘善延贺亮
关键词:桥本甲状腺炎甲状腺乳头状癌促甲状腺激素
难治性失眠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抑郁情绪的关系
2024年
目的:探讨难治性失眠症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抑郁情绪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南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51例难治性失眠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到院体检的151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受试者均进行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4)水平检测。根据心理评估结果将难治性失眠患者分为抑郁组[42例,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总分≥8分]与无抑郁组(109例,HAMD总分<8分),对比其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难治性失眠症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HAMD评分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并发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T3、T4、FT3、FT4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054、8.892、4.547、10.411,P<0.05);抑郁组患者血清FT3水平低于无抑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0,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难治性失眠症患者血清T3、T4、FT4水平均与HAMD总分无相关性(r=0.316、0.304、0.285,P>0.05),FT3水平与HAMD总分呈负相关(r=-0.738,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是难治性失眠症患者并发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OR=3.838、4.170,P<0.05),血清FT3水平是保护因素(OR=0.572,P<0.05),结论:难治性失眠症患者血清T3、T4、FT3、FT4水平均明显降低,且FT3水平低表达可增加患者并发抑郁情绪的风险。
李冰徐子娇
关键词:甲状腺激素抑郁情绪
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_(3) 皮质醇 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探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羟维生素D_(3)[25-(OH)D_(3)]、皮质醇、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2年2月厦门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68例单纯性肥胖儿童为单纯性肥胖组,另随机选取同期体质量正常的68例儿童为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儿童的血清25-(OH)D_(3)、皮质醇、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两组儿童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各血脂指标。收集受试儿童的性别、年龄、出生体质量、居住地(市区、乡镇)及出生方式(顺产、剖宫产)。结果单纯性肥胖组儿童出生体质量(3.51±0.42)kg、居住地在市区的比例70.59%、空腹血糖(5.12±0.47)mmol/L、糖化血红蛋白(5.39±0.34)%、总胆固醇(4.82±0.51)mmol/L、三酰甘油(1.49±0.42)mmol/L及低密度脂蛋白(3.13±0.41)m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单纯性肥胖组儿童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清皮质醇、胰岛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肥胖的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_(3)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肥胖的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皮质醇、胰岛素及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肥胖的单纯性肥胖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程度与血清25-(OH)D_(3)呈负相关(P<0.01),与血清皮质醇、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呈正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_(3)与皮质醇、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对儿童单纯性肥胖均具有较高的评估价值(P<0.01);各指标联合检测的评估价值最高(AUC=0.951),灵敏度、阳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清25-(OH)D_(3)表达水平降低,皮质醇、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表达水平升高,且与肥胖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用于儿童单纯性肥胖的诊断和�
陈文丰林雅璇田越英
关键词:儿童单纯性肥胖皮质醇胰岛素促甲状腺激素
双相情感障碍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之间的关系
2023年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特征,探讨疾病与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在泉州第三医院和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诊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67例,将其中31例抑郁发作患者分为抑郁组,36例躁狂发作患者分为躁狂组,同时随机选取健康体检者35例分为对照组,比较3组研究对象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包括甲状腺激素(TSH)、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_(3))、甲状腺素(T_(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_(3))、游离甲状腺激素(FT_(4))水平],并采用蒙哥马利抑郁评定量表(Montgomery depression rating scale,MADRS)对抑郁组和躁狂组患者的抑郁情绪进行评估,采用杨氏躁狂评定量表(Young mania rating scale,YMRS)对抑郁组和躁狂组患者的躁狂情绪进行评估,分析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DRS、YMRS总评分的相关性。结果3组研究对象的T_(4)及FT_(4)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组的TSH水平低于躁狂组及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抑郁组及躁狂组患者的FT_(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抑郁组与躁狂组的FT_(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组的T_(3)水平低于躁狂组和对照组(均P<0.05),而躁狂组与对照组的T_(3)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抑郁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MARDS、YMRS总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躁狂发作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与YMRS评分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存在甲状腺功能紊乱现象,甲状腺功能衰退风险较高;甲状腺激素与双相情感障碍无明显相关系,但可作为临床用药参考指标。
张婧陈明
关键词:双相情感障碍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躁狂发作抑郁发作

相关作者

王丽杰
作品数:13被引量:35H指数:4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研究主题:甲状腺激素 尿激酶溶栓治疗 肝病患者 非酒精性脂肪性 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
张志哲
作品数:38被引量:155H指数:8
供职机构: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研究主题:快速康复外科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糖尿病 肺部感染 糖尿病合并肺部感染
孙长怡
作品数:120被引量:995H指数:18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研究主题:心肺复苏 急诊医学 急诊 PBL 心肺复苏培训
彭勋
作品数:116被引量:287H指数:9
供职机构:秦皇岛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慢性乙型肝炎 不典型肺结核 结核 肝硬化患者 糖尿病
郝礼森
作品数:33被引量:108H指数:6
供职机构:河北联合大学附属医院
研究主题:肝星状细胞 PTEN 绝经后女性 肝纤维化 脑梗死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