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45篇“ 甲状腺转录因子“的相关文章
- 囊腔型肺癌患者CT影像特征及其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的关系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囊腔型肺癌患者CT影像特征与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123例囊腔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均行CT影像学检查。根据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情况分为TTF-1高表达组(n=58)以及TTF-1中/低表达组(n=65)。结果两组CT影像学特征比较结果显示,其中囊腔形态、是否存在血管造影征、支气管充气征、毛刺、肺部蜂窝征、磨玻璃征在两组中的占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腔内分隔、胸膜凹陷的病例数占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囊腔型肺癌患者CT影像学特征与TTF-1的表达不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TTF-1表达阳性患者与阴性患者的部分CT影像学特征的病例数占比存在差异,但相关性分析结果为不存在相关性。
- 裴雪清徐冲郭双双张治业
- 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与p4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4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收集7例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患者的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病理形态、免疫表型及分子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患者中位年龄58岁,多为男性且吸烟者;影像显示为外周型肿块。肿瘤细胞呈实性巢状排列,瘤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胞质透明或嗜酸性,核分裂象>10个/10HPF;3例可见脉管内癌栓。同一群肿瘤细胞同时表达TTF-1和p40,CK7、p63、CK5/6和napsinA呈灶性或弥漫表达,增殖指数Ki-67阳性10%~90%。2例采用ARMS-PCR法分别检测到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18号外显子G719A/S/C突变和21号外显子L858R突变,1例采用二代测序法检测到TPM3-ROS1融合突变和ROS1(G2032R)突变。随访1~46个月,2例患者分别于22、46个月死亡,3例患者出现颈部淋巴结或脑转移。结论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临床进展快,预后差,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实体。
- 陈慧萍张瑞珍章纳任景丽冯怡锟胡桂明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P40共表达
- p40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p40和甲状腺转录因子1(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 1,TTF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临床病理学、分子病理和预后等特征。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3年12月杭州市萧山区第一人民医院诊断的6例p40和TTF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并回顾相关文献。结果:共表达p40和TTF1的非小细胞肺癌常见于吸烟男性,确诊时已处于Ⅲ~Ⅳ期。镜下观察:细胞呈实性巢片状分布,异型性明显,核分裂象可见,无明显角化和腺样结构证据。肿瘤分化差,肿瘤细胞弥漫p40和TTF1共表达,具有鳞状细胞癌与腺癌的双向免疫表型。本组中4例p40和TTF1共表达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子检测结果,除了常见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还检测出NRAS基因突变(突变比例2.09%)、EML4与ALK发生融合基因变异(变异比例24.77%),PIK3CA基因突变(外显子10 c.1658 G>C p.S553t,突变比例4.32%)。另外这6例肿瘤均为低分化癌,易侵袭,预后较差。其中4例患者于确诊或治疗后7~30个月出现肿瘤全身扩散死亡。结论:p40和TTF1共表达的非小细胞肺癌,具有独特的临床病理特征、免疫表型、分子改变和临床预后,病程进展快、患者预后差。病理医师应提高对其认识,避免误诊及漏诊。
- 刘红胜张艳杰黄斌葛海燕蔡路兵陈苗苗
- 关键词:DNA突变分析P40甲状腺转录因子1
- 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NKX2-1)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细胞中的表达及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20年1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和甲状腺外科接收的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300例患者的甲状腺组织作为观察组,另收集100例健康甲状腺组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以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RAb)、甲状腺过氧化物酶自身抗体(TPOAb)滴度;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两组NKX2-1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WNT通路和TGF-β通路蛋白的表达。构建NKX2-1沉默细胞株和过表达NKX2-1慢病毒的载体,比较两种情况下细胞增殖和克隆能力。结果观察组女性占比多于对照组(P<0.05),TRAb滴度和TPOAb滴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NKX2-1基因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NKX2-1过表达细胞株的细胞增殖率和克隆形成率均高于NKX2-1沉默细胞株(P<0.05)。NKX2-1过表达与NKX2-1沉默细胞株培养1、2、4、6、8 d的吸光度值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结果:①不同时间点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NKX2-1过表达与NKX2-1沉默细胞株的吸光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KX2-1过表达组吸光度值较高,增殖能力较好;③两组的吸光度值变化趋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KX2-1与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患者甲状腺细胞的增殖有关,对患者预后评估及治疗有重要作用。
- 庄端蓉胡鑫黄惠斌
- 关键词: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转录因子-1基因表达细胞增殖
- 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沉渣包埋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半乳糖苷酶类-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 2024年
- 目的探讨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沉渣包埋组织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半乳糖苷酶类-3(Galectin-3)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选择2020年3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诊治的82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肺腺癌类型分为转移性肺腺癌组(16例)和原发性肺腺癌组(66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胸腔积液沉渣包埋组织中TTF-1、Galectin-3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TTF-1、Galectin-3表达水平与肺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原发性肺腺癌组TTF-1阳性率高于转移性肺腺癌组[77.27%(51/66)比2/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64,P<0.01)。原发性肺腺癌组Galectin-3阳性率低于转移性肺腺癌组[31.82%(21/66)比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6,P<0.01)。Galectin-3和TTF-1阳性表达与肺腺癌的组织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肺腺癌患者胸腔积液沉渣包埋组织中TTF-1表达水平升高,Galectin-3表达水平降低,TTF-1、Galectin-3联合检测对诊断原发性肺腺癌细胞及鉴别诊断转移性癌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卢静张霖煜邓士杰
- 关键词:肺腺癌胸腔积液甲状腺转录因子-1半乳糖凝集素-3
- 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p63、p40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分化程度的关系
- 2024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细胞角蛋白7(CK7)、p63、p40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的表达及与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07例NSCLC患者和100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及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的TTF-1、CK7、p63、p40表达情况,并比较不同分化程度NSCLC患者的临床特征。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NSCLC低分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患者TTF-1、CK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NSCLC患者TTF-1、CK7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低分化NSCLC患者肿瘤直径≥5 cm、淋巴结转移比例均明显高于中高分化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TF-1阳性表达、CK7阳性表达及淋巴结转移均是NSCLC低分化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NSCLC患者中TTF-1、CK7阳性表达率均较高,且TTF-1、CK7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的分化程度有关。
- 刘一靖邓青黄文斌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分化程度甲状腺转录因子-1细胞角蛋白7P63P40
- 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联合超声检查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的预测价值
- 2023年
- 目的: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的表达情况,评价TTF-1结合超声特征预测PTC侵袭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行PTC术前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穿刺(FNA)并接受手术治疗、有病理结果的3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伴颈部淋巴结转移(CLNM)及周边软组织转移分为转移组228例和未转移组116例。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其与TTF-1、病灶与甲状腺被膜关系、病灶钙化、病灶血流分布之间的相关性。采用ROC曲线评价各危险因素对甲状腺乳头状癌侵袭性的预测价值。结果:TTF-1表达、病灶内微钙化及病灶血流信号呈周边分布均与PTC伴CLNM及周边软组织转移独立相关(均P<0.05)。结论:TTF-1是预测PTC侵袭性的潜在分子标志物。TTF-1结合超声特征对预测PTC的侵袭性非常有价值。
- 王彪马媛媛牟洋翟虹徐秀梅
- 关键词:甲状腺肿瘤超声检查甲状腺转录因子-1
- 术中快速免疫组化-甲状腺转录因子-1在术中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 2023年
- 术中冰冻切片HE染色是临床病理检测的基本方法之一,但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切片质量及染色状态往往对形态诊断产生一定影响,若病变组织较小,冰冻切片可出现取样不全,导致诊断准确性大大降低,而炎性病变可导致肺泡腔内产生较多渗出液,正常组织细胞与病变细胞相混,进而仅凭常规冰冻切片难以鉴别诊断^([1])。术中快速免疫组化(Rapid immunoshistochemisty,RIHC)是目前较为新兴的辅助检测手段之一,其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对特定抗体进行免疫标记,快速染色,以达到辅助病理诊断,明确检测结果的目的^([2-3])。
- 云海龙罗艳田强廖丹丹陈易华
- 关键词:术中冰冻切片肺腺癌TTF-1
- 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和p40的非小细胞肺癌3例临床病理学特征被引量:5
- 2023年
- 目的探讨共表达甲状腺转录因子1(TTF1)和p40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分子病理改变。方法收集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病理科诊断的3例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 总结其临床病理资料, 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3例中例1、例2为男性, 例3为女性;年龄分别为75、85、70岁;例1、例2有吸烟史;2例为外周型, 1例为中央型。显微镜下观察:3例均呈实性巢状结构, 伴片状坏死, 无腺样结构, 无角化珠及细胞间桥;瘤细胞卵圆形、短梭形或多角形, 胞质透明或嗜酸性, 核分裂象多见。例1、例3肿瘤细胞与细支气管黏膜上皮有移行, 背景伴炎性细胞浸润。免疫表型:3例均表达细胞角蛋白(CK)7、广谱细胞角蛋白、TTF1、p63、p40、CK5/6及波形蛋白;3例均为同一群肿瘤细胞弥漫性共表达TTF1和p40;例1表达CK20;Ki-67均高表达(阳性指数60%~80%)。分子改变:例1检测到TP53、Notch2及STK11突变;例2检测到TP53突变, AKT1拷贝数扩增;例3检测到ERBB2突变。结论共表达TTF1和p40的NSCLC具有独特的免疫表型及分子改变, 临床进展快, 预后差, 可能是一种新的肿瘤实体。
- 郭兴美许海敏陈晓炎
- 关键词:医院病理科P40分子病理P63
- CT特征在预测非小细胞肺癌中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状态的价值被引量:4
- 2022年
- 目的探讨CT特征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表达状态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甲状腺转录因子1免疫组化结果的1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前胸部CT图像,共评估了6个定量参数及17个定性参数,定量变量采用正态分布检验、偏态分布描述性统计、非参数方法Mann-Whitney u检验,定性变量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精确性检验。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TTF-1的多参数模型,通过ROC曲线比较各单因素及多参数模型预测值的诊断效能。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检测观察者间定量测量的一致性。结果定量参数中平均CT值、最小CT值、SD、长径、短径及定性参数中成分、支气管“充气”征、结节型/肿块型、胸膜增厚、阻塞性肺气肿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示平均CT值、最小CT值、SD、长径及短径在预测TTF-1表达中诊断效能较好,其AUC值分别为0.682、0.696、0.728、0.764、0.745,多参数模型预测概率值AUC值为0.840,诊断效能最高。观察者间全部定量特征的测量一致性尚可(ICC0.40~0.75)或较高(ICC>0.75)。结论CT特征可以评估非小细胞肺癌TTF-1的表达状态,多参数模型诊断效能较单因素分析更高。
- 闻敏李红刘松陈文萍周正扬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甲状腺转录因子1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相关作者
- 黄惠斌

- 作品数:43被引量:154H指数:7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 研究主题:脓毒症 高血压 肥胖 基因表达 血液净化
- 吴西雅

- 作品数:42被引量:54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西省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肺癌 甲状腺转录因子-1 甲状腺转录因子 恶性胸腔积液 TTF-1
- 邹霜梅

- 作品数:5被引量:46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 研究主题:免疫组织化学 甲状腺转录因子-1 表达率 TTF-1 性腺
- 魏玉磊

- 作品数:76被引量:386H指数:12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肺癌 新辅助化疗 柴胡皂苷D 黄芩苷
- 高永山

- 作品数:60被引量:311H指数:11
- 供职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非小细胞肺癌 胸腔镜 操作孔 食管肿瘤 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