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74篇“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的相关文章
- 1例额颞叶痴呆并帕金森综合征患者的多模态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表现
- 2024年
- 额颞叶痴呆(FTD)是一组以进行性精神行为异常、执行功能障碍、语言功能损害为主要特征的痴呆疾病。少数FTD患者在疾病的某个时期也可出现运动异常。文中报道1例FTD伴帕金森综合征的患者的临床及多模态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影像表现。18F-氟多巴PET示尾状核头为著的摄取减低,18F-AV-45 PET示淀粉样蛋白沉积阴性、18F-AV-1451 PET示新皮质tau沉积,综合支持潜在的额颞叶变性-tau病理。
- 邵靖雨付畅徐俊玲陈帅杨红旗张杰文
- 关键词:痴呆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帕金森综合征
-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平扫对鉴别脑内肿瘤及非肿瘤性病变价值的研究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探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平扫在脑内肿瘤与非肿瘤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附加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青岛大学附属医院2016年9月至2020年10月经活组织检查(活检)或手术病理诊断的脑内肿瘤(弥漫性胶质瘤及脑内非胶质来源肿瘤)患者共237例[男性140例,女性97例,年龄(49±16)岁,其中低级胶质瘤48例、高级胶质瘤134例、原发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38例、髓母细胞瘤9例、生殖细胞瘤5例、中枢神经细胞瘤3例]以及经活检或临床证实的脑内非肿瘤性病变患者66例[男性46例,女性20例,年龄(42±13)岁,其中脓肿12例、梗死5例、脱髓鞘病变33例、自身免疫性脑炎11例、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5例]。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及CT平扫。由2名神经影像医生共同进行图像回顾,在仅提供MRI以及同时提供MRI及CT图像的情况下进行2次盲评,分别记录诊断结果及可靠性评分,比较两种评价的准确性。结果CT平扫呈现高密度对于提示肿瘤诊断有高特异度(95%),高于常规MRI扫描(86%),但其诊断敏感度(34%)低于MRI扫描(86%)。与MRI单一检查的准确率(86%)相比,联合采用MRI扫描和CT平扫能明显提高诊断准确率(94%)。非肿瘤性病变CT值比值明显低于肿瘤组[分别为0.69(0.61,0.78)和1.14(1.00,1.25),W=2123,P<0.05]。非胶质来源肿瘤组CT值比值高于弥漫胶质瘤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1.28(1.18,1.41)和1.13(0.97,1.21),W=1858,P<0.05]。弥漫性胶质瘤Ⅲ、Ⅳ级两组间差异不明显[分别为1.11(0.99,1.20)和1.16(1.09,1.24),P>0.05(Nemenyi检验,无检验值)],但明显高于弥漫性胶质瘤Ⅱ级[0.89(0.76,1.07),P<0.05(Nemenyi检验,无检验值)],同一级别星形细胞胶质瘤与少突胶质细胞瘤差异不明显。结论CT平扫病变区域内出现高密度影对诊断脑内肿瘤性病变具有高度特异性。对于低密度的病变,CT平扫结合常规MRI对于缩小鉴别诊断范围也有重要价
- 郭永华吴晓冬展金锋董诚刘学军周锐志刘松
- 正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与核磁共振成像诊断国人鼻咽癌转移的Meta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 通过Meta分析比较正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与核磁共振成像(MRI)对国人鼻咽癌转移的诊断价值.方法 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和维普数据库从1989年1月~2013年5月收录的PET-CT与MRI诊断国人鼻咽癌转移的临床诊断试验,并对纳入文献采用Meta-Disc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5篇,共636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PET-CT诊断鼻咽癌转移95%CI的SEN、SPE分别为35%(33%~37%)、94%(91%~96%),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247,SE(AUC)为0.2399;而MRI诊断鼻咽癌转移95%CI的SEN、SPE分别为35%(33%~37%)、84%(80%~87%),S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654,SE(AUC)为0.1154.以上结果表明与MRI相比,PET-CT在国人鼻咽癌转移诊断中具有较低的误诊率,但诊断价值稍低.结论 根据现有的诊断试验,PET-CT和MRI均是诊断国人鼻咽癌转移的有效技术手段.在误诊率方面,PET-CT优于MRI;但诊断价值稍低.因此,两者紧密结合才能使鼻咽癌转移的检出率明显增高.
- 艾芬陈阵
- 关键词:鼻咽癌核磁共振成像
-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与磁共振成像在脑静脉窦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 2013年
-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是一种临床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脑血管疾病,尽管其发病率较低,但病死率却高达6%-30%;而CVST又是一种可逆性病变,其预后完全取决于是否得到了及时的诊治。由于该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疾病的诊断几乎完全依赖影像学检查,误诊率较高。我们旨在通过对确诊的CVST患者CT和磁共振图像的回顾性分析,
- 任大卫张德利黄国平
- 关键词: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磁共振成像脑血管疾病CVST可逆性病变
-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模拟在头颈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 2003年
- 随着现代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肿瘤的放射治疗进入了三维适形放射治疗(three-dimensionl conformalradiation therapy,3-D CRT)的新时代.
- 杨波许敏张福正章国芬
- 关键词: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肿瘤治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 X线平片与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
- 2002年
- 目的 探讨X线平片、CT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经临床、X线平片及CT扫描同时确诊为颈椎病 5 1例。结果 传统X线平片能观察到颈椎病的大部分征象 ,在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CT能提供脊髓、神经根的形态学资料 ,更能明确椎管狭窄的真正原因。结论 X线平片在颈椎病的普查及初步诊断中仍具有重要意义 ,但对于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 ,CT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资料。
- 王庆兵丁宏储成凤
- 关键词:颈椎病X线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 X线平片与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被引量:2
- 2002年
- 目的 探讨X线平片、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在颈椎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结合临床、X线平片及CT扫描诊断颈椎病51例。结果 传统X线平片能观察到颈椎病的大部分征象,在颈椎病的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CT能提供脊髓、神经根的形态学资料,更能明确椎管狭窄的真正原因。结论X线平片在颈椎病的普查及初步诊断中仍具有重要意义,但对于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的制定,CT能提供更多、更准确的资料。
- 王庆兵丁宏储成凤
- 关键词:颈椎病X线平片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 肝肾脓肿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导引下穿刺引流分析
- 2002年
- 目的:对肝肾脓肿用微创引流法进行治疗。方法:在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定位下,对肝脓肿10例、肾脓肿2例、脾窝脓肿1例。脓腔穿刺,置入导丝,用相应扩张导管扩张,后留置引流管,用生理盐水及抗生素冲洗。结果:13例患者,经引流后9例第2天即体温下降,症状好转。1例2天后体温略降(多发性肝脓肿),1例第3天降至正常,2例第4天基本降至正常。结论:CT导引下肝、肾脓肿的穿刺引流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可行的治疗方法。
- 俞同福王德杭潘溪江
- 关键词:肝脓肿肾脓肿引流
-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在矽肺诊断中的价值被引量:5
- 2001年
- 张帆韩萍
- 关键词:矽肺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CT表现肺功能
- 胰腺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增强扫描参数研究被引量:8
- 2001年
- 目的 :研究不同扫描参数对胰腺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CT)增强的影响 ,以得出合适的扫描方案。方法 :1预试验 10例 ,按 1.5 ml/ kg、3ml/ s注射造影剂 (Omnipaque 30 0 mg I/ m l)行胰腺薄层三期扫描 ,动脉期、胰腺期及门脉期的延迟时间各为 18s、40 s、70 s,分别测量平均胰腺 CT增强值并作比较。2将 40例患者按不同剂量和注射速度随机分成 4组 , 组 (1.5 ml/ kg、3.0ml/ s) , 组 (1.5 ml/ kg、2 .5 m l/ s) , 组 (1.0 ml/ kg、3.0 m l/ s) , 组 (1.0 ml/ kg、2 .5 ml/ s)每组各 10例 ,分别行胰腺期、门脉期扫描 ,分别测量平均胰腺 CT增强值并作比较。结果 :预试验中发现平均胰腺 CT增强值 ,胰腺期 [(6 9.5 6± 10 .6 ) Hu]比动脉期[(2 4.81± 14.98) Hu]高 (P<0 .0 5 ) ,胰腺期 [(6 9.5 6± 10 .6 ) Hu]比门脉期 [(5 4.38± 10 .34 ) Hu]高 (P<0 .0 5 )。40例对照研究中 ,胰腺期平均胰腺 CT增强值 : 组为 (71.0 5± 9.6 4) Hu, 组为 (6 2 .2 7± 12 .2 9) Hu, 组为 (42 .3± 11.75 ) Hu, 组为(44 .16± 11.2 7) Hu、 组与 组相比 (P<0 .0 5 )、 组与 组相比 (P<0 .0 5 )。 组与 组、 组与 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 :平均胰腺实质增强胰腺期比动脉期、门脉期好 ,以 1.5 ml/ kg剂量 ,2 .5~ 3.0 m l/ s?
- 徐青黄庆娟王小宁
- 关键词:胰腺CT增强扫描
相关作者
- 黄显龙

- 作品数:47被引量:136H指数:6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影像学表现 MRI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 李必强

- 作品数:27被引量:109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MRI 电子计算机体层扫描 影像学表现
- 丁宏

- 作品数:12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 研究主题:影像学分析 CT 影像学诊断 MRI 漏误诊
- 王凡

- 作品数:14被引量:35H指数:4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MRI CT诊断 CT 磁共振成像 MRI表现
- 王新玉

- 作品数:19被引量:68H指数:5
- 供职机构: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CT诊断 磁共振成像 CT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