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47339篇“ 电子通信“的相关文章
光缆线路技术在电子通信系统中的运用研究
2025年
光缆线路技术作为现代通信技术的代表,利用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的特性,实现了数据的高速、远距离、低损耗传输。光缆线路技术还具备优异的可扩展性和兼容性,能够适应未来通信技术的升级和发展需求。基于此,分析电子通信系统中应用光缆线路技术的意义,探讨电子通信系统中光缆线路技术运用现状,提出加强光缆线路技术在电子通信系统中的运用措施,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价值,不断提高电子通信水平。
束建磊袁明月邹宇冯建
关键词:通信技术通信网络
一种新型电子通信用接收器快速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收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电子通信用接收器快速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够对电子通信接收器进行快速固定,操作简单便捷,节省人力和时间,提高使用本装置的便捷性的新型电子通信用接收器快速固定装置。一种新型...
陈世翰周诗阳李信燃吴滨龙
一种电子通信工程监控设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通信工程监控设备,涉及电子通信工程技术领域。该电子通信工程监控设备,包括方形立柱、升降机构和安装机构,方形立柱的内部开设有滑动腔;升降机构设置于方形立柱的内部,升降机构包括有转动杆、绕卷辊、连接绳...
宋振宇
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通信网络信号捕获方法
2025年
复杂的电磁环境可能导致信号干扰和噪声增加,从而降低信号捕获的准确性和速度,因此探讨基于神经网络的电子通信网络信号捕获方法。首先,进行电子通信网络信号的预处理,以确保输入信号的质量和一致性。其次,利用神经网络强大的学习能力和非线性映射能力,建立信号特征与目标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精确识别与分类信号特征。最后,制定高效的信号捕获方案,通过神经网络预测和决策,快速准确地捕获目标信号。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信号捕获概率方面表现出优异效果,在信号捕获速度上也具有显著优势,平均捕获时间较其他方法大幅减少,为实际应用提供了高效、准确的技术支持。
张要森
关键词:神经网络信号捕获
电子通信中多径信号强干扰滤波抑制仿真技术研究
2025年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滤波方法已难以满足高效通信的需求。文中分析了多径信号与强干扰的交互特性,研究了多种现代滤波技术,并在仿真环境中进行了性能评估,旨在为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参考。
赵培洪何流
关键词:多径信号强干扰仿真技术
一种跨平台电子通信同步系统
本发明涉及信息同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跨平台电子通信同步系统,系统包括:网络构建与路径优化模块收集多个平台网络的通信设备的基础网络参数,根据基础网络参数得到跨平台网络数据,根据跨平台网络数据选择最优传输路径,生成实时优化...
周伟伟
电子通信装置及磁盘装置
实施方式提供能够提高可靠性的电子通信装置及磁盘装置。本实施方式的电子通信装置具备控制器,该控制器变更以串行通信传送的封包数据中的产生有错误的位数据的能够纠错的上限值。
渡边晃央吉田贤治
一种电子通信产品的激光焊接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通信产品的激光焊接装置,具体涉及焊接装置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中部固定连接有焊接设备,所述底座上端固定连接有设置在焊接设备左右两侧的输送结构,所述底座上端左侧固定连接有与输送结构上端搭接的进...
陈小辉刘正华张超黄莉敏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通信领域,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的电子通信控制方法及系统,包括:可移动通信节点维护一个邻居节点的邻居信息表,周期性地接收邻居节点的广播,并更新邻居信息表;在当前周期,根据邻居信息表预测下一周期邻居节点的位置;根据预...
侯爱霞朱亚红
基于AI的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技术
2025年
随着电子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安全威胁日益严峻。因此,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技术构建方案。该方案包括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智能分析模型构建以及防护策略制定3个关键环节。通过实验验证,基于AI的防护技术在检测率、响应速度及适应性等方面均优于传统技术,为电子通信工程信息安全防护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杨宣有
关键词:信息安全安全防护技术

相关作者

祖雷
作品数:30被引量:1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通信 磷 氮掺杂 干凝胶 内部压强
崔秀国
作品数:73被引量:155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磷 电子通信 共混物 超级电容器 复合电极
连慧琴
作品数:44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研究主题:磷 电子通信 氮掺杂 干凝胶 内部压强
陈强
作品数:29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研究主题:电子通信 电子通信技术 通信技术 WCDMA 室内覆盖系统
涂江平
作品数:476被引量:1,188H指数:21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
研究主题:复合材料 纳米碳管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负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