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9篇“ 电张调整性T波“的相关文章
- 电张调整性T波与累积作用
- 2024年
- 电张调整性T波的累积作用引起的T波改变属于功能性改变,对其充分认识并正确判断,可以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及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频繁发作时,可显示出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本文对典型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前后相隔一周的两次动态心电图进行比较和分析,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后的累积作用及其与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持续时间与次数的关系。
- 申红霞李田田龙洁
- 关键词:电张调整性T波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脏记忆
- 右侧显性旁道射频消融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一例被引量:1
- 2023年
- 患者男性,23岁,因体格检查发现预激综合征1年入院。入院心电图提示B型预激综合征,行射频消融术后复查心电图δ波消失,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20天后复查心电图恢复正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改变考虑电张调整性T波。
- 张炎王君涛王守东钟敬泉
- 关键词:电生理学电张调整性T波射频消融
- 左束支起搏纠正心室异常顺序激动的电张调整性T波特征
- 背景:心脏记忆是心室异常顺序激动纠正后T波的一种原发性改变,通常表现为T波倒置(T-wave inversion,TWI),根据其发生机制,此波又称电张调整性T波。近年来,左束支起搏因既有手术操作简单、起搏阈值稳定,又能...
- 高越
- 关键词:心脏记忆T波倒置QT间期
- 左束支起搏纠正心室异常顺序激动的电张调整性T波特征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观察心室异常顺序激动患者行左束支起搏后电张调整性T波的特征。方法本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永久起搏器植入后(长时起搏组)、临时起搏术后(短时起搏组)或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左束支阻滞组)行左束支起搏的患者。记录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1 d及术后1、3、6、12个月的心电图并分析QRS时限、QT间期、倒置T波(TWI)所在导联及其振幅。结果纳入89例患者,年龄69.0(57.0,74.0)岁,其中女41例(46.1%,41/89)。左束支起搏成功率为100%,80例(89.9%,80/89)患者术后出现TWI,长时起搏组、短时起搏组和左束支阻滞组的TWI发生率分别为96.4%(27/28)、86.4%(19/22)和87.2%(34/39,P=0.401)。术后TWI在主要导联的发生率为80.0%(64/80,Ⅱ导联)、68.8%(55/80,Ⅲ导联)、75.0%(60/80,aVF导联)、91.3%(73/80,V_(3)导联)、95.0%(76/80,V_(4)导联)、87.5%(70/80,V_(5)导联)、82.5%(66/80,V_(6)导联)。V_(4)、V_(5)导联TWI振幅最大,分别为-0.49(-0.31~-0.90)mV和-0.49(-0.27~-0.67)mV。术后1、3、6、12个月仍存在TWI的患者分别为53例(66.3%,53/80)、41例(51.3%,41/80)、35例(43.8%,35/80)、32例(40.0%,32/80)。TWI患者校正后的QT间期(QTc间期)在术后1 d大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19±52)ms对(491±40)ms,P<0.001],术后1个月QTc间期(517±34 ms)与术后1 d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6),术后3个月QTc间期小于术后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98±36)ms对(519±52)ms,P=0.005]。随访12.0(5.0~23.5)个月,随访期间导线参数稳定,有2例患者出现心力衰竭再住院事件。结论大多数心室异常顺序激动的患者行左束支起搏后会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现象,约50%患者的TWI在术后3个月内消失;TWI主要分布在V_(3)~V_(6)导联,V_(4)、V_(5)导联倒置T波振幅最大;QTc间期在术后延长,3个月左右恢复至术前。
- 高越王垚钱智勇薛思源秦朝彤徐顺侯小锋邹建刚
- 关键词:心脏记忆
- 老年预激综合征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的变化规律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老年预激综合征患者射频消融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变化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至2015年11月该院确诊治疗的预激综合征老年患者200例,依据预激综合征的显隐性分为显性组和隐性组,每组100例,均给予射频消融术治疗及十二导联平静心电图检查,统计分析电张调整性T波记忆现象的发生情况及其在各个旁道发生、导联分布的特点及规律。结果显性组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检出率及记忆中倒置深度明显高于隐性组;各旁道电张调整性T波发生率明显高于隐性组,电张调整性T波多发生于距离希氏束较远的旁道(均P<0.05);显性组最大δ波时间、最大δ波百分比、T波最大深度、持续时间明显高于隐性组(P<0.05)。结论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术后更易发生T波记忆现象,且多发生于距离希氏束较远的旁道,了解该现象的导联分布特征、深度、持续时间等规律,有助于更准确鉴别不同原因所致的T波改变,避免误诊及作出相应的干预。
- 潘媛媛郑亚西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电张调整性T波
- 电张调整性T波76例的心电图分析及其临床应用
- 2015年
- 目的 :探讨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图特征。方法 :将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76例分为3组: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器安装组、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组、预激综合征组,探讨其T波出现的规律、振幅改变、持续时间及应用。结果:不同原因引起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特点各有差异,但多与心室异常除极时QRS波主波方向保持一致,且不伴有ST段的改变。结论: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临床上都必须引起重视,减少误、漏诊,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 秦月华孙静司俊沂张澄包玮薛锋陈慧乔
- 关键词: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右心室心尖部起搏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
- 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不同原因所致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方法:选取本院64例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患者,分为三组:起搏组、射频导管消融术组、室性心动过速组,进行十二导联常规心电图记录、随访、观察直至T波恢复正常为止。结果:三组患者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起搏组明显较其他两组高;T波倒置最大幅度和最深时间三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通过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心电学特征分析可以作出电张调整性T波的诊断,避免不必要的特殊检查,减少临床误诊、误治,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潘琪宏吴晓红江力勤
- 关键词:电张调整性T波人工心脏起搏射频消融心动过速
- 100例电张调整性T波患者的相关性研究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不同原因所致心室除极顺序异常所引起的电张调整性T波心电图特征,及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关系。方法分别选预激综合征、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记录预激综合征患者最大δ波时间及其预激程度(最大δ波时间/同导联QRS时间×100%)室速患者室速持续时间。所有患者均使用12导联同步心电图机记录12导联心电图,对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的患者记录出现的导联、T波倒置深度,比较不同原因电张调整性T波改变的导联分布情况、倒置最深的T波所处的导联及其深度。结果预激综合征组(60例)除3例右前壁组未出现T波记忆,其他各型均出现T波记忆现象,T波记忆出现比率96%。δ波时间百分比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开始恢复时间呈正相关(r=0.723,P=0.000),与完全恢复时间亦呈正相关关系(r=0.736,P=0.000)。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组(40例),T波记忆总出现比例78%。室速持续时间与开始恢复时间呈正相关关系(r=0.734,P=0.000),与完全恢复时间亦呈正相关关系(r=0.746,P=0.000)。结论不同原因所致的心室除极顺序异常程度所致的电张调整性T波心电图特征及分布导联不同。
- 樊小莉唐建花范甲卯王红贤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T波
- 预激综合征射频消融术后电张调整性T波出现的规律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预激综合征患者在行射频消融术阻断旁道后电张调整性T波(EMTW)出现的规律。方法:109例不同旁道位置的显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根据电生理检查结果确定旁道位置,记录射频消融术前及术后即刻的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观察T波方向和幅度的变化,总结和分析EMTW出现的导联位置及幅度。结果:109例预激综合征患者在行射频消融术后有78例出现EMTW,右侧壁和右后间隔旁道消融后全部出现EMTW,主要分布于下壁导联(Ⅱ、Ⅲ、AVF)和高侧壁导联(Ⅰ、AVL),T波方向与QRS主波方向相反,为倒置型;左前侧壁旁道EMTW出现数目也较高,主要分布在胸前导联(V1-V6),多与QRS主波方向相同,为直立型。右后侧壁旁道位置上的下壁导联振幅Ⅲ、AVF导联高于Ⅱ导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激综合征患者在射频消融术后心电图的EMTW出现的导联及幅度与其旁道所在的位置关系密切,EMTW在方向上并不均是倒置的。
- 佟子连许静
- 关键词:预激综合征导管消融术心电描记术导管消融术电张调整性T波
- 右心室两部位起搏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相关性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右心室心尖部及流出道两部位起搏与电张调整性T波的相关性。方法动态观察72例安装R波抑制型起搏器(VVI)或房室万能型起搏器(DDD)患者心电图的T波,其中右心室心尖部起搏58例,右心室流出道起搏14例。结果 58例右心室心尖部起搏患者均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且在下壁、前间壁导联明显;14例右心室流出道起搏患者均未出现电张调整性T波。结论右心室心尖部起搏产生的电张调整性T波有其独有的规律性,动态观察有助于与心肌缺血鉴别。
- 杨丽红张强乔鹏徐金义吴志红
- 关键词:右心室心尖部右心室流出道电张调整性T波人工心脏起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