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45篇“ 疱疹样“的相关文章
- 疱疹样天疱疮1例
- 2024年
- 报告疱疹样天疱疮1例。患者男,76岁。因躯干、四肢红斑、水疱伴瘙痒10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躯干、四肢见大量红斑、丘疹、色素沉着斑,红斑基础上有针尖至绿豆大小水疱。疱壁较厚,呈半球状,疱液清亮,孤立分布,不融合,尼氏征阴性,部分水疱破溃,见浅糜烂面。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内水疱形成,疱内见嗜酸性粒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真皮浅层可见血管周淋巴组织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直接免疫荧光:表皮内细胞间IgG、C3网状沉积。诊断:疱疹样天疱疮。入院予甲强龙、环磷酰胺、卢帕他定、酮替芬、外用复方丙素氯倍他索软膏等治疗,9 d后原有水疱大部分干涸,好转后出院。6个月后电话随访患者无复发。
- 刘雅芹陈留鑫谢映霞祝瑶邓诗音蔡艳霞
- 关键词:疱疹样天疱疮糖皮质激素
- 饮食干预治愈疱疹样皮炎一例
- 2024年
- 本文报道一例疱疹样皮炎。给予患者严格无麸质饮食干预治疗,随访3个月后痊愈,至今无复发。本病例报道表明单纯严格饮食控制可以避免传统治疗药物的不良反应,并能够长期维持疾病稳定且不复发。
- 张婧陈美灵蔡霖蒋樟英陈梦学
- 关键词:疱疹样皮炎饮食干预
- 疱疹样脓疱病5例患者临床特征和治疗
- 2024年
- 目的探讨疱疹样脓疱病的临床特点、治疗和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诊治的5例疱疹样脓疱病患者的临床特点、组织病理、治疗方法和转归。结果1例孕早期发病,3例孕中期发病,1例孕晚期发病。5例患者炎症指标均升高。2例有连续性肢端皮炎病史,皮损表现为离心性环状损害,其上密集分布的脓疱,类似环状银屑病,伴有发热。2例系胚胎移植患者,无银屑病病史,皮损表现和von Zumbusch型脓疱型银屑病相似,均无发热。5例患者初始均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病情均控制不佳,其中3例于孕晚期时诱导生产,2例联合生物制剂治疗后病情控制。5例均早产,胎儿均存活。结论胚胎移植和自然受孕后发生的疱疹样脓疱病皮损表现不同,有连续性肢端皮炎病史、自身免疫性不孕行胚胎移植、发病时间早提示病情重,应用生物制剂可能改善预后。
- 刘琼许贵霞蒋法兴刘金丽谢佳佳张思平
- 关键词:疱疹样脓疱病连续性肢端皮炎胚胎移植生物制剂
- 误诊为疱疹样皮炎的小疱性类天疱疮1例
- 2024年
- 患者女,33岁,反复面部红斑、水疱伴痒1年,泛发全身12 d。皮损组织病理示:(左小腿皮损)表皮下水疱形成,疱腔内见纤维素样坏死及较多嗜酸性粒细胞,疱下真皮浅层中等量淋巴细胞、少量嗜酸性粒细胞浸润。免疫荧光结果:基底膜线性C3(+)。HLA-B8、HLA-DRB1、HLA-DQB1基因检测阴性。诊断:小疱性类天疱疮。予米诺环素、烟酰胺及复方甘草酸苷口服治疗后皮疹减轻。
- 洪毅勇高亦冯黄影朱琳赖维龚子鉴
- 关键词:类天疱疮疱疹样皮炎
- 免疫荧光检测石蜡切片IgA蛋白在诊断疱疹样皮炎和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的应用评价
- 2024年
- 目的:评价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石蜡切片IgA抗体对于诊断疱疹样皮炎(DH)和线状IgA大疱性皮病(LABD)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2024年我院病理诊断的DH和LABD病例,入选实验组病例DH 46例,LABD 32例。采用FITC荧光标记兔抗人IgA抗体进行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结果:46例DH石蜡切片中,40例IgA在真皮乳头为阳性,阳性率86.96%。32例LABD石蜡切片中,20例IgA在表皮基底膜线状沉积为阳性,阳性率62.50%。结论: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检测石蜡切片IgA可以作为辅助诊断DH和LABD的有效方法。
- 王建文王建文陈祚玺刘永霞周桂芝王田宇陈学超孙勇虎周桂芝
- 关键词:疱疹样皮炎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石蜡切片免疫荧光
- 汗疱疹样型类天疱疮1例
- 2024年
- 患者女,56岁,足部反复出现红斑水疱2个月,加重伴手部红斑水疱2周。组织病理示:皮肤组织角质层下可见水疱,棘层肥厚增生伴水肿,表皮下裂隙形成。直接免疫荧光示:基底膜带有C3呈线性沉积。血清抗BP180抗体:36.29 U/mL。诊断:汗疱疹样型类天疱疮(DP)。予泼尼松片、盐酸米诺环素胶囊、烟酰胺片联合卤米松乳膏治疗后皮损逐渐消退,随访1年未再复发。
- 姚亚博李天浩程宏斌陈新龙
- 关键词:大疱性类天疱疮
- 带状疱疹样皮疹的播散性隐球菌病合并艾滋病1例
- 2024年
- 患者男,38岁,因头痛、发热1周,加重3 d就诊。患者起病前1周着凉后出现头痛、头晕,无恶心呕吐,自觉发热(当时未测体温),当地医院治疗3 d,症状稍好转。3 d前头痛加重,呈搏动性;外院脑脊液涂片隐球菌阳性。
- 李英胡荣欣卢斯汉杜健群李水凤王军雄
- 关键词:搏动性艾滋病隐球菌播散性隐球菌病测体温
- 疱疹样皮炎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疱疹样皮炎(dermatitis herpetiformis,DH)是一种罕见的慢性易复发性自身免疫性大疱性皮肤病,是肠道疾病乳糜泻的特有的肠外皮肤表现,属于谷胶敏感性疾病。亚洲人群比较少见,多发于高加索人群,国内也可见少数病例报道。DH发病与人类白细胞抗原(human leukocyte antigen,HLA)相关基因密切相关,但具体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国内外有关DH尚无统一的循证指南和诊断标准,给临床医师的诊疗活动带来一定难度。无谷胶饮食是治疗DH的关键,氨苯砜被认定为治疗DH的首选药物,替代治疗和免疫治疗也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本文就DH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加深人们对DH的认识。
- 马莉张灵苗李淑红张海英
- 关键词:疱疹样皮炎自身免疫氨苯砜生物制剂
- 1例妊娠合并疱疹样脓疱病的护理体会
- 2023年
- 疱疹性脓疱病是一种好发于孕妇的严重皮肤病,分娩后逐渐缓解,再孕可复发。皮疹常先后发于腹股沟、腋窝、乳房下脐部等处,以后泛发全身。通常急性发热,群集性脓疱发生于红斑性基础上。白细胞升高,血钙降低。脓疱向周围扩展,排列成环形,口腔黏膜亦可累及,皮损轻度瘙痒、灼热,有痛感,孕妇常可发生流产,死胎或婴儿出生后数天死亡。产后病愈,下次怀孕又可复发,本文报道一例疱疹样脓疱病患者,住院期间采用多学科联合会诊治疗模式(MDT),经过治疗及精心护理,皮疹较前明显好转,妊娠结局满意,未发生并发症,予出院休养。
- 董晓禹化菊
- 关键词:疱疹样脓疱病妊娠护理
- 糖皮质激素联合TNF-α抑制剂成功治疗疱疹样脓疱病二例
- 2023年
- 妊娠期疱疹样脓疱病的治疗仍是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治疗的主要难点在于妊娠用药的局限性。口服激素、环孢素是推荐治疗IH的一线用药方案,在其他药物使用疗效不佳时可谨慎使用生物制剂。既往有使用TNF-α成功治疗IH的病例报道,本文报道的2例疱疹样脓疱病在常规治疗病情控制不佳时,使用了不同的TNF-α拮抗剂,患者的皮损均在分娩之前得到了控制,并分娩出健康新生儿,为IH的治疗提供参考,但更加安全、系统的治疗方案仍需要更多的病例去总结。
- 黎龙珊李汀影张小超刘冬先
- 关键词:疱疹样脓疱病TNF-Α抑制剂
相关作者
- 张福仁

- 作品数:506被引量:1,1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研究主题:麻风 银屑病 单核苷酸多态性 基因型 麻风病
- 周桂芝

- 作品数:300被引量:360H指数:7
-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大疱性类天疱疮 自觉症状 皮肤 蕈样肉芽肿
- 孙勇虎

- 作品数:60被引量:65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研究主题:文献复习 麻风 单抗 生物制剂 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
- 刘红

- 作品数:443被引量:1,440H指数:17
-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研究主题:麻风 文献复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护理 基因突变检测
- 杨宝琦

- 作品数:239被引量:522H指数:10
- 供职机构:山东省皮肤病医院
- 研究主题:银屑病 天疱疮 文献复习 大疱性类天疱疮 喉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