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17 篇“ 疾病进程 “的相关文章
血栓弹力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进程 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及对产后出血的评估价值 2025年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HDP)进程 、凝血功能的相关性及对产后出血的评估价值,以期为临床早期干预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选取某院2020年4月—2022年10月收治的99例HDP患者为研究组,其中妊娠高血压组(38例)、轻度子痫前期组(29例)、重度子痫前期组(32例),产后24 h出血组(21例)、未出血组(78例),另选取99例同期正常妊娠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间入院时血栓弹力图指标[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凝血反应时间(R值)、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振幅(MA值)]、凝血四项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Spearman/Pearson系数分析入院时血栓弹力图与凝血四项及疾病 严重程度的相关性,ROC曲线分析入院时血栓弹力图指标联合检测对HDP患者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结果:R、K值比较: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MA值、α角比较: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APTT、TT水平比较: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FIB水平比较:对照组<妊娠高血压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入院时R、K值与PT、APTT、TT呈正相关(r=0.498、0.531、0.615;0.433、0.507、0.728,P均<0.05),与FIB、疾病 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0.482、-0.631;-0.631、-0.582,P均<0.05);入院时MA值、α角与PT、APTT、TT呈负相关(r=-0.629、-0.493、-0.534;-0.584、-0.622、-0.657,P均<0.05),与FIB、疾病 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04、0.683;0.596、0.716,P均<0.05)。出血组患者R、K值小于未出血组,MA值、α角大于未出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血栓弹力图指标联合预测HDP患者产后出血的AUC为0.804,敏感度为95.24%、特异度为65.38%。结论:血栓弹力图� 聂晶 张文婷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 血栓弹力图 凝血功能 疾病进程 产后出血 炎性衰老在阿尔茨海默病疾病 进程 中的机制研究进展 2025年 炎性衰老作为衰老过程中出现的低度慢性炎症状态,与许多慢性增龄性疾病 密切相关。细胞衰老、线粒体功能障碍、自噬缺陷和线粒体自噬缺陷、肠道微生物失调等年龄相关变化参与引发和维持炎性衰老,并通过促炎机制在AD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与此相关的抗炎治疗也被认为潜力巨大。本文通过分析衰老过程中上述各种因素对于AD炎症的诱发与调控,阐明炎性衰老在AD疾病 进程 中的重要作用,为相关抗炎治疗提供新思路。 马晓婷 刘善雯 姚琳琳 包润莹 李奕枫 杨伊凡 胡华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炎性衰老 颅内压监测下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的早期康复治疗对疾病 进程 及预后的影响 2025年 探讨颅内压监测下早期康复治疗在重度创伤性颅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苏盛泽医院神经外科就诊sTBI患者70例为样本,随机数字表分组。对照组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颅内压监测下早期康复治疗。结果 观察组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FMA)上肢评分、FMA下肢评分、改良巴塞尔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格拉斯哥昏迷(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Glasgow Outcome Scale,GOS)评分、简易精神状态检查表(Mini-mental status examination, 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ntreal Cognitive Assessment,MoCA)评分、并发症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sTBI患者接受颅内压监测下早期康复治疗,可改善认知功能、修复受损颅脑功能,还可提升生活自理能力,高效可行。 金梦娇 张黎 赵建满 施圣钧 王鹏关键词:颅内压监测 早期康复治疗 预后 阿尔兹海默疾病 进程 预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阿尔兹海默疾病 进程 预测方法,患者在固定时间间隔内测量得到多视图数据,阿尔兹海默疾病 进程 预测方法包括对多视图数据进行预处理;使用多视图融合神经网络处理多视图数据,得到各视图共享的隐表示矩阵;在隐表示矩阵中引... 陈蕾 吴卉 许磊 鲍庆森 杨庚 戴华Hippo通路效应分子YAP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疾病 进程 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对阴性对照组患者及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关节滑膜基因检测,寻找差异表达基因;通过检测阴性对照组患者、骨关节炎(Arthrosteitis,OA)患者及RA患者血清中Ye... 高洁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 疾病活动度 疾病预后 NAFLD疾病 进程 关键风险基因发现与验证 2024年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关键基因,构建NAFLD疾病 进程 的风险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基于GEO数据库中已有的NAFLD表达谱芯片数据集,采用差异表达基因分析、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KEGG)通路富集分析、蛋白质互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网络分析以及机器学习特征筛选方法,发现NAFLD疾病 进程 中的关键基因;同时,构建从单纯性脂肪肝(simple steatosis,SS)到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NASH)的NAFLD疾病 进程 风险预测模型;最后,通过体外分子生物学实验对关键基因进行验证。结果GEO数据库中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显示,正常对照(normal control,NC)组与NASH组比较有1247个差异表达基因,NC组与SS组之间有1088个差异表达基因,SS组与NASH组比较只有75个差异表达基因。结合前期研究和文献查阅以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有4条与NAFLD疾病 相关的共同信号通路,即胆固醇代谢(hsa04979)、半乳糖代谢(hsa00052)、PI3K/Akt信号通路(hsa04151)和PPAR信号通路(hsa03320)等。通过3种不同的机器学习特征筛选方法,最终得到4个共有基因,即AKR1B10、COL1A2、HKDC1、LAMC3。体外分子生物学实验结果显示,AKR1B10、COL1A2在NAFLD中均显著上调,与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一致。结论本研究发现了SS发展到NASH的关键基因,同时,构建了NAFLD疾病 进程 的风险预测模型,为NAFLD疾病 的有效控制、干预与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方法与技术。 崔永康 苟小军 曹姗 王淑斐 孙继佳关键词: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疾病进程 胸部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结肿大的评估及其与疾病 进程 关系的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胸部CT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淋巴结肿大的评估价值及其与疾病 进程 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3年7月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按照胸部CT检查显示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将其分为淋巴结肿大组(35例,短径>10 mm)和非淋巴结肿大组(35例,短径<8 mm)。采集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检测实验室指标并进行对比,将上述指标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淋巴结肿大的危险因素,分析典型病例的影像学图像。结果:淋巴结肿大组患者关节炎的发生率高于非淋巴结肿大组,肾损害的发生率低于非淋巴结肿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69、4.884,P<0.05);淋巴结肿大组患者抗核抗体(ANA)、抗ds-DNA抗体及抗Sm抗体阳性率均高于非淋巴结肿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590、5.040、5.833,P<0.05),白细胞计数(WBC),补体C3和C4水平均低于非淋巴结肿大组,红细胞沉降率(ESR)、免疫球蛋白G(IgG)及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 活动指数(SLEDAI)评分均高于非淋巴结肿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179、20.791、26.192、16.173、41.142、10.057,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补体C3、IgG及SLEDAI评分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发生淋巴结肿大的危险因素(OR=3.034、2.721、1.127,P<0.05),而年龄大、肾损害为保护因素(OR=0.259、0.254,P<0.05)。结论:淋巴结肿大的出现预示着患者的疾病 进展的过程中发生多系统损害的风险较大,且病情活动度较为严重。 李静 马芹 路磊关键词:胸部CT 系统性红斑狼疮 淋巴结肿大 疾病进程 胆汁酸在胆道闭锁疾病 进程 中的作用及相关研究进展 2024年 胆汁酸作为胆汁的主要成分,具有消化脂质、调节肠道微生物以及调控代谢等生理功能。胆道闭锁患儿往往伴有不同程度的胆汁酸代谢异常。胆汁酸具有两亲性,亲水性较低的胆汁酸通常具有较高的细胞毒性,在胆道闭锁病理状态下,胆汁酸本身的细胞毒性被放大,此为导致一系列病理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而以熊去氧胆酸为代表的亲水性较高的胆汁酸则能明显改善肝功能,这一特性目前已被应用于胆道闭锁的治疗。血清胆汁酸水平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而升高,这对于判断肝损伤程度有一定作用。本文综述胆汁酸的毒性作用与胆道闭锁病理生理变化之间的相关性,并简要介绍目前胆道闭锁诊断与治疗过程中与胆汁酸密切关联的方案与措施,为临床及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吴昊 韩一江 高志刚 钭金法关键词:胆道闭锁 胆汁酸类 预后 EZH2在胶质瘤疾病 进程 中的角色:从分子机制到治疗靶点 2024年 胶质瘤,作为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因其高度侵袭性、治疗反应差和预后不良而成为神经肿瘤学领域的一大挑战[1].尽管近年来在手术治疗、放疗、药物治疗、靶向治疗和免疫疗法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胶质瘤患者的生存期依旧较短,迫切需要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以改善治疗效果和患者预后. 王一鸣 赵亚宁 任子阳 陈逸苒 张世渊 胡涛关键词:EZH2 胶质瘤 组蛋白甲基转移酶 表观遗传调控 宿主蛋白SIRT5在代谢和疾病 进程 中的作用 2024年 SIRT5作为Sirtuins家族的成员之一,是一种依赖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NAD)的赖氨酸去酰化酶,具有去乙酰化、去琥珀酰化、去丙二酰化、去戊二酰化酶活性。SIRT5是细胞稳态的重要调节因子,参与调节不同代谢过程中蛋白质的活性,例如:糖酵解、三羧酸循环(TCA循环)、脂肪酸-β氧化、活性氧(ROS)解毒等。SIRT5还可以充当肿瘤激活或抑制因子,在神经退行性疾病 中发挥重要作用。此外,SIRT5亦可在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本文通过对SIRT5的结构、酶活性、生物学功能以及在疾病 进程 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以全面了解SIRT5研究现状。 陈国辉 史喜绢 杨行 张大俊 赵登率 闫文倩 陈玲玲 别鑫恬 赵美玉 赵思越 何路 刘湘涛 郑海学 张克山关键词:酶活性 代谢 肿瘤 天然免疫
相关作者
张子宁 作品数:140 被引量:493 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 研究主题:HIV 疾病进展 HIV感染者 HIV/AIDS患者 HIV-1 陈春燕 作品数:74 被引量:209 H指数:8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研究主题:白血病 高三尖杉酯碱 预后 疾病进程 幽门螺杆菌 尚红 作品数:336 被引量:1,400 H指数:19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HIV 疾病进展 HIV-1 HIV/AIDS患者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韩晓旭 作品数:138 被引量:429 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HIV-1 HIV HIV/AIDS患者 疾病进展 HIV感染者 赵彬 作品数:41 被引量:134 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HIV-1 HIV感染者 艾滋病 疾病进程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