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9篇“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相关文章
- 白大衣性高血压被引量:5
- 2014年
- 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血压的控制与否直接影响心血管疾病预后的好坏,然而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对血压的早期检测与控制仍谈不上成功,这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和死亡率增加的重要原因。早期发现高风险的高血压患者,
- 夏珂赵震宇杨天伦
- 关键词:白大衣性高血压心血管疾病高血压患者疾病预后死亡率并发症
- 妊娠期白大衣性高血压病研究综述
- 2024年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DP)是妊娠期常见疾病,是导致孕产妇和新生儿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期白大衣性高血压病(WCH)是HDP的一种特殊类型。由于患病率的差异,妊娠期WCH中的一部分可能被错误地诊断为慢性高血压病,影响患者诊治。且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WCH已被证明会增加子痫前期、早产和小于胎龄儿的发生风险。国内对妊娠期WCH的研究较少,本文对妊娠期WCH目前研究现状作一综述,供临床参考。
- 刘志超梁菁苹孙博
- 关键词:白大衣高血压
- 白大衣性高血压和白大衣效应的危害及管理策略被引量:3
- 2022年
- 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病死亡及致残的最主要危险因素,也是可以防治的慢性病。然而高血压人群的有效管理是建立在真实血压水平判断及科学准确诊断基础之上的。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 WCH)和白大衣效应(white coat effect, WCE)是临床上混淆高血压病情判断的主要障碍,因此在高血压诊疗过程中必须给予有效的甄别。
- 曹荣杨晓敏孙刚
- 关键词:白大衣性高血压白大衣效应高血压人群病情判断HYPERTENSION诊疗过程
-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临床检出和处理被引量:2
- 2020年
- 早在1983年Manicia首次发现白大衣现象后,一度引发了学术界的热议。部分学者认为是特定医疗环境下受检者心理因素导致的暂时性反应性血压升高,属良性高血压,也有称之为"假性高血压",认为不必治疗。另一部学者通过深入研究,认为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者未来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增高,WCH常同时存在血脂、血糖等代谢紊乱,也可增加颈动脉内膜中层的厚度,对心、脑、肾脏等靶器官有一定程度损害。
- 许顶立黄裕立邓君曙李国臣王树芳郑友祥刘秀凤戴伦林甲宜王显利张舟王福军杨长杰钱桂华金振刚陈孝莉
- 关键词:白大衣性高血压假性高血压靶器官HYPERTENSION医疗环境
- 白大衣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7年
- 白大衣性高血压(white coat hypertension,WCH)最早由Pickering医生在1988年提出,也有人用“孤立性诊室内高血压”(isolated clinic hyperten—sion)来描述诊室血压增高而动态血压正常这一现象口]。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者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诊室血压测量并不能真正反映人们在诊室外每日的血压水平。医生或护士在测量诊室血压的过程中,患者对医疗环境的戒备反应可能削弱了这一传统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对于WCH与靶器官损害、心血管事件之间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以往认为WCH是良性的。
- 刘凯叶润宇陈晓平
- 关键词:白大衣性高血压HYPERTENSIONCLINIC血压测量靶器官损害血压正常
- 压力管理在白大衣性高血压妇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观察压力管理对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经动态血压监测诊断为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妇科手术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压力管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干预,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术前血压及临床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和抑郁得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较干预前有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压力管理能显著缓解白大衣效应,保持妇科手术患者术前血压的稳定性。
- 潘雨萍陆美英钟小容王丽华陶健敏
- 关键词:压力管理白大衣效应高血压妇科手术
- 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心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三线放松训练护理干预对健康体检中心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将78例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三线放松训练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和干预1周后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结果:干预1周后,干预组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三线放松训练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情绪,有助于保持血压稳定,且简单易学、经济实惠,可作为预防白大衣性高血压的一种身心保健方法推广使用。
- 林燕成丽
- 关键词:白大衣性高血压护理干预健康体检中心收缩压舒张压
- 运动应激试验前后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与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关系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运动应激试验前后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白大衣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8月该院收治的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48例作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普通高血压患者30例作为普通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3组均在空腹状态,在功率200 W的自行车上以蹬车2min后间歇5min再重复运动直至极度疲劳,完成运动应激试验。检测比较3组运动前、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3h的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及平均动脉压(MAP),分析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对白大衣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及其与患者MAP的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和普通组运动前后的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及MAP均升高;与普通组比较,研究组运动前后的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及MAP均升高(P<0.05)。研究组运动后即刻及运动后3h的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及MAP均较运动前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应激试验前后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对白大衣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良好,其中以运动后即刻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联合诊断白大衣性高血压的价值最优。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运动应激试验前后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与白大衣性高血压MA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44、0.802,P<0.05)。结论运动应激试验前后血清皮质醇和IL-6水平对白大衣性高血压的诊断价值良好且与其血压水平相关,可能作为白大衣性高血压诊断和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
- 方凯
- 关键词:皮质醇IL-6白大衣性高血压
- 使用改良的脱敏疗法治疗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效果观察
- 2016年
- 目的 :探讨使用改良的脱敏疗法治疗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效果。方法 :选取近期在我中心体检的48例白大衣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改良组和传统组,每组各24例患者。为传统组患者使用传统的脱敏疗法进行治疗,为改良组患者使用改良的脱敏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压的合格率。结果 :经过治疗后,改良组患者的血压合格率明显高于传统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使用改良的脱敏疗法治疗白大衣性高血压的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王艳
- 关键词:脱敏疗法白大衣性高血压
- 白大衣性高血压与隐蔽性高血压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 2013年
- 高血压的起病情况每个人并非均相同,白大衣性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应看做是初起高血压的不同表现。高血压在全球大流行,尤其在我国逐年增多,这与未能及早处置有关,这两种情况应作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ABPM),鼓励家庭血压监测(home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HBPM),应改变生活方式(低盐、运动、减肥、戒烟、少酒、放松)。若经改变生活方式一个阶段之后,血压还偏高,尤其是夜间高血压和非杓型血压偏高者,就应开始服用降压药物,阻止血压上升或使之延迟发生高血压。
- 关键词:白大衣性高血压药物干预动态血压监测全球大流行夜间高血压
相关作者
- 杨菊贤

- 作品数:270被引量:1,890H指数:23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 焦虑 高血压 心理障碍
- 苏海

- 作品数:626被引量:1,674H指数:18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血压 高血压患者 卡托普利 心肌营养素-1
- 叶志荣

- 作品数:32被引量:182H指数:9
- 供职机构: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
- 研究主题:高血压 白大衣性高血压 辛伐他汀 冠心病患者 生物反馈技术
- 陈朝婷

- 作品数:3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白大衣性高血压 白大衣效应 白大衣性 高血压 白细胞
- 李令华

- 作品数:19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
- 研究主题:睾酮 高血压患者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 血管活性物质 雄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