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52篇“ 白尾梢虹雉“的相关文章
- 白尾梢虹雉
- 2008年
-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可见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全长70cm。罕见于海拔3000-4000m以上的山地草甸、灌木林带。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冬季下移到海拔低处活动。尾短,腿强健,并有一个类似鹰隼的钩喙,善于挖掘地下的植物茎块、球茎吃,也取食植物的嫩叶、芽、种子和昆虫。紧居领地,不喜欢飞行,夜晚非常吵闹。繁殖期4~6月,每窝产2~5枚卵。
- 关键词:保护动物植物茎灌木林海拔昆虫
- 基于野外影像的白尾梢虹雉换羽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是一种狭域分布的高山雉类,尚未开展过换羽研究。2014—2019年,利用红外相机在云南高黎贡山收集了白尾梢虹雉的64张野外独立有效照片和9段视频,发现白尾梢虹雉繁殖不同步,不同巢出雏时间相差可达1个月,5月出雏较多;刚出雏的雏鸟飞羽有明显羽片,6月完成雏后换羽、9月完成稚后换羽;成鸟5月开始更换尾羽,10月更换完毕,从第5枚尾羽开始向两侧更换,兼具向心型和离心型的特点;雄性存在羽毛延迟成熟现象,可用状态信号假说解释。本研究首次报道了野生白尾梢虹雉的换羽特征和雄性个体的羽毛延迟成熟现象,表明红外相机影像可为雉类换羽提供时间和羽毛形态特征数据,这为野生雉类的换羽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 候自强高歌王斌张艳奇杨志涵罗旭
- 关键词:白尾梢虹雉红外相机
- 十年拍一照的白尾梢虹雉
- 2021年
- 白尾梢虹雉是国家I级保护野生动物,《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中的保护动物(附录I),《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的全球稀有物种。白尾梢虹雉俗名雪鹅,色彩丰富、颜色绚丽,全身泛着金属光泽,是鸟类的颜值担当。雄鸟自头顶至尾部,全身有蓝绿色、绿色、紫铜色、海蓝色、辉紫色、纯白色、棕色、青铜色、红铜色、黑色等,堪比七色彩虹。
- 无董磊(图)
- 关键词:白尾梢虹雉《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雄鸟金属光泽
- 走进白尾梢虹雉的神秘世界
- 2020年
- 白尾梢虹雉,一种有着彩虹般绚烂羽色的大型高山雉类。它们沿喜马拉雅-横断山狭窄的分布于中国西藏自治区东南部、云南省西部和西北部,以及缅甸东北部山地和印度阿萨好邦东北部局部地区,栖息于海拔2500-4200米的高山和亚高山生境中。白尾梢虹排深藏在横断山区的雪山之崩,空灵飘渺,忽隐忽现,成为许多现鸟人心中的“神鸟”。在鸟类学界。白尾梢虹雄曾经也一度保持着神秘。就像它们生活的横断山高山地带一样神秘。
- 高歌董磊(图)
- 关键词:白尾梢虹雉亚高山
- 白尾梢虹雉奇缘
- 2018年
- 云南西北边陲的高黎贡山地处横断山地南段,南北跨5个纬度,海拔垂直落差三四千米,气候垂直变化十分明显,造就了高黎贡山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虽然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使得在高黎贡山开展科学研究格外艰难,但中外众多动植物学者仍然对这个生物多样性宝库心驰神往。
- 高歌
- 关键词:白尾梢虹雉生物多样性动植物山地
- [观鸟连载·九] 神秘的白尾梢虹雉
- 2018年
- 2016年,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泸水管理局和西南林业大学的监测人员在保护区内首次观测到了白尾梢虹雉求偶的行为,这在全球尚属首次。白尾梢虹雉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隶属鸡形目雉科虹雉属,在我国主要分布于西藏和云南。在西藏分布于东南部米林县西南的洛拉、易贡藏布下游地区、丹巴曲上游山脉和伯舒拉岭等地;在云南沿怒江两岸的怒山山脉和高黎贡山山脉分布;
- 冲田总司
- 关键词:白尾梢虹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观鸟
- 白尾梢虹雉与血雉卵壳显微结构比较被引量:1
- 2017年
- 对采自云南高黎贡山的白尾梢虹雉和血雉卵壳样品在扫描电镜下进行观察,对各层厚度、栅栏层蜂窝小孔直径和密度、内外壳膜纤维直径等8项特征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表明:2种雉类的卵壳外壳膜纤维直径无显著差异,血雉蜂窝小孔直径和内壳膜纤维直径显著高于白尾梢虹雉(P<0.05),其余5项特征均为白尾梢虹雉显著高于血雉(P<0.05)。白尾梢虹雉的卵壳显著厚于血雉的卵壳(P<0.05),与白尾梢虹雉雌鸟的体重较大有关。白尾梢虹雉卵壳上蜂窝小孔的密度显著高于血雉(P<0.05),推测与白尾梢虹雉更多地运用飞行作为运动方式有关。
- 吴新然周用武罗旭
- 关键词:白尾梢虹雉血雉卵壳显微结构
- 云南高黎贡山白尾梢虹雉和血雉的繁殖生态学研究
- 雉类是鸟类中的重要类群,我国雉类种类丰富,是全球雉类物种最多的国家。繁殖是鸟类生活史中最重要的部分,鸟类繁殖生物学特征和巢址选择的研究对鸟类物种保护至关重要。本文于2015年和2016年繁殖季,在云南高黎贡山高山极端环境...
- 高歌
- 关键词:繁殖生态学白尾梢虹雉血雉
- 文献传递
- 探秘白尾梢虹雉
- 2017年
- 白尾梢虹雉,是我进行鸟类生态学研究的第二个物种。30年前我读研究生期间,著名鸟类学家郑作新院士主持中国特有珍稀濒危雉类生态学研究课题时,致函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建议我改变研究方向,以白尾梢虹雉生态学研究作为硕士论文选题。
- 韩联宪
- 关键词:白尾梢虹雉鸟类生态学珍稀濒危论文选题鸟类学
- 从46天陪伴看白尾梢虹雉保护
- 2015年
- 从4月8日上山,到5月24日下山,在46天的时间里,科研人员每天早上6点20伴随着白尾梢虹雉雌鸟的第一声鸣叫,开始一天的工作。近乎垂直的悬崖,不时到来的雨雪,让整个野外考察过程充满了艰辛,充满了苦和乐。这是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县自然保护局和西南林业大学联合开展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梢虹雉的野外实地调查,旨在记录这一物种从孵蛋、雏鸟出壳到离巢的过程。
- 胡陈兰
- 关键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白尾梢虹雉野外考察自然保护
相关作者
- 韩联宪

- 作品数:98被引量:491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
- 研究主题:鸟类 鸟类多样性 白尾梢虹雉 生物多样性 种群数量
- 杨岚

- 作品数:68被引量:42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鸟类 鸟纲 笼养 绿孔雀 物种多样性
- 马晓峰

- 作品数:3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
- 研究主题:物种多样性 鸟类多样性 鸟类 白尾梢虹雉 鸡形目
- 李甜江

- 作品数:1被引量:17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林学院保护生物学学院
- 研究主题:白尾梢虹雉 笼养
- 许淼洋

- 作品数:1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 研究主题:白尾梢虹雉 食物营养 食谱 营养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