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295篇“ 直肠癌根治手术“的相关文章
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
2024年
目的探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中输尿管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基本外科2018年1月至2023年1月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的2150例患者中发生输尿管损伤的临床特点、处理措施和预后。结果共6例患者发生输尿管损伤,发生率为0.28%。男性4例,女性2例。5例患者肿瘤直径大于3 cm,肿瘤临床分期均为Ⅲ期。2例为术中发现输尿管损伤,其中1例为Hem-o-lok误夹伤,当即去除Hem-o-lok夹并放置D-J管,另1例因肿瘤偏晚期,术中分离时损伤输尿管,行输尿管端端吻合修补术及D-J管置入。4例为术后1周内发生输尿管损伤,临床表现为盆腔引流液突然增多(4例)、引流液肌酐值异常升高(4例),其中3例行二次手术修补,术中发现输尿管完全离断2例,部分离断1例,予以手术修补并放置D-J管,另1例经放置D-J管、抗感染、膀胱冲洗等保守治疗后好转。术后平均住院2周,均好转出院。随访1年,无输尿管狭窄、肾盂扩张、反复泌尿系感染等,预后较好。结论医源性输尿管损伤发生率较低,及时发现并根据损伤的程度和类型选择手术缝合修补和(/或)D-J管置入,一般预后较好。
李干斌张宁邱小原张潇吴斌肖毅林国乐
关键词: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输尿管损伤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用于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效果观察
目的探究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采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在2021年2月-2024年2月期间筛选在我院接受直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80例患者,按照患者的手术麻醉方式分为2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40例)和研究组(40例...
吴俊晶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全身麻醉直肠癌根治术麻醉
专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人字体位手术协助固定装置
一种专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人字体位手术协助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铺设在固定板上的软垫和限位棒;所述固定板的两侧对称设有安装孔组,所述安装孔组包括平面阵列分布的安装孔;所述限位棒包括阻挡部和头部,所述阻挡部外包裹保护套...
王双春龚阳刘丽明李杰夏艳霞
手术室优质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2024年
分析手术室优质护理服务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的运用。方法 挑选列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的40例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做为这次的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摇号分类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结果 观察组在术后排气时长、下地时长和住院总时长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别均非常显著(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病率远低于对照组,差异性具备统计意义(P<0.05)。结论 手术室优质护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实施一系列的优质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手术室的工作效率和患者的康复质量。
冯帆
关键词:手术室优质护理
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对直肠癌根治手术麻醉患者心率、血压、不良反应的影响探讨
2024年
分析在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方法 限定时间:2020.01-2023.12;限定对象:直肠癌根治手术患者88例;研究内容: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的麻醉效果。比较干预效果。结果 与参比组比较,分析组干预后血流动力学水平更稳定、应激水平更轻、术后恢复时间更短,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针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复合全身麻醉,术中应激水平更轻微,且血流动力学指标更稳定,术后恢复时间更快,安全性高,可推广。
孙洪超戚艺文
关键词:直肠癌硬膜外复合麻醉全身麻醉苏醒时间疼痛评分
基于膜解剖理念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新分型被引量:3
2023年
目前的直肠癌根治手术尚没有建立分型体系,不能依据肿瘤的临床分期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因而难以达到个体化治疗的目的。本文基于盆腔膜解剖的“四筋膜、三间隙”理论,并结合该理论和宫颈癌根治术Querleu-Morrow分型的膜解剖基础,依据直肠侧方的切除范围,提出了基于膜解剖的直肠癌根治手术新分型,将直肠癌根治术分为ABCD四型,并依据自主神经的保留与否增加了相应的亚型。其中A型为保留泌尿生殖筋膜的全直肠系膜切除(TME)、B型为经典TME,C型为扩大TME,D型为侧方扩大切除术。本直肠癌根治手术分型统一了盆腔膜解剖名词,验证了利用“四筋膜、三间隙”理论对直肠癌手术进行分型的可行性,旨在为今后制定统一规范的盆腔肿瘤根治手术分型体系奠定理论基础。
李阿建王加琪刘海龙林谋斌
关键词:直肠肿瘤
优质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期间患者的应用效果
2023年
分析优质护理对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期间患者的应用效果,希望能够在此基础之上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护理方案,帮助患者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健康,降低疾病负面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02月~2023年02月我院收治的90例接受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患者则使用优质护理模式,做好各项数据记录工作,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治疗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于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手术期间患者,可以准确把握患者的治疗情况,治疗的针对性以及可靠性等得到有效提升,对于患者的健康恢复有着较为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临床上应当进一步提高对相关护理方法的重视度,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保证其能够理性应用相关护理模式,助力患者更好地恢复健康。
叶淑媛
关键词:优质护理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
基于CT三维重建骨盆测量预测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手术难度的模型构建
研究背景  结直肠癌是目前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根据最新的全球癌症统计,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在全球恶性肿瘤中居于第三位,在恶性肿瘤中的死亡率居第二位。基于中国国家癌症中心最新发布的癌症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已...
周晓聪
关键词:计算机断层扫描三维重建骨盆测量手术难度
三角分离模型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手术解剖层面显露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TME)手术的关键是识别并进入Toldt间隙,手术全程需维持在该间隙中。文章提出的“三角分离模型”是将受到牵拉的Toldt间隙视为立体结构,正确识别手术过程中Toldt间隙的不断变化的分离点,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沿着正确的手术平面进行分离操作。文章以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Dixon)的49岁女性直肠癌患者为例,术中根据该模型选择手术入路进入Toldt间隙,完成直肠周围各层筋膜分离,顺利完成手术。该模型不仅能简化手术操作,便于青年医师学习和掌握,还能最大程度地降低系膜残留,减少直肠周围血管、神经、输尿管等损伤的机会,最终提高TME的手术质量。
王伟黄亮
关键词:直肠癌根治手术腹腔镜
经腹直肠癌根治手术中应用地佐辛与瑞芬太尼的麻醉镇痛效果对比被引量:3
2023年
目的对比分析地佐辛与瑞芬太尼用于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镇痛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21年3月在我院行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行全身静脉麻醉,一组采用地佐辛作为维持麻醉设为地佐辛组,另一组采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设为瑞芬太尼组。对两组患者围麻醉期的呼吸循环相关指标(SBP、HR、SpCO_(2)、SpO_(2))及疼痛评分(VAS)进行监测评估并行组间比较;收集两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并行组间比较。结果(1)两组患者麻醉前、气腹时、术毕时SBP、HR、SpCO_(2)、SpO_(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注射麻醉药物5 min后、插管时、拔管5 min后SBP、HR、SpCO_(2)均明显高于麻醉前,SpO_(2)均明显低于麻醉前(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地佐辛组患者苏醒时、苏醒后4h、苏醒后12h、24h的VAS评分均较瑞芬太尼组患者(P<0.05);(3)地佐辛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率低于瑞芬太尼组患者(P<0.05)。结论对实施经腹直肠癌根治术患者采用地佐辛维持麻醉相较于采用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其在降低患者围麻醉期疼痛感受及麻醉相关并发症率方面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且能维持较好的麻醉效果。
陈娟魏锦莉
关键词:地佐辛瑞芬太尼

相关作者

韩方海
作品数:34被引量:322H指数:9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肿瘤 胃癌 直肠癌 保肛手术
白雪峰
作品数:7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保肛 根治手术 直肠癌术后 直肠癌患者 直肠癌根治手术
王慧良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根治手术 直肠癌根治手术 下腹部横切口 下腹部 切口入路
王锡山
作品数:426被引量:2,347H指数:23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研究主题: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 大肠癌 直肠肿瘤
汪晓东
作品数:337被引量:1,665H指数:23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研究主题:结直肠癌 直肠癌 结直肠肿瘤 结直肠癌患者 数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