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604篇“ 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相关文章
真菌性角膜溃疡被引量:3
2007年
周丽霞孙立群刘红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皮质类固醇激素角膜真菌感染LEBER广谱抗生素发病率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疗效及其对微生物组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估角膜缘干细胞移植(LSCT)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对角膜微生物组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对照试验,共纳入100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分为LSCT治疗组和标准抗真菌药物治疗组(对照组),每组50例。主要疗效评估指标包括角膜溃疡的愈合情况、视力恢复、角膜炎症反应的改善以及角膜微生物组的变化。患者在治疗前(基线)及治疗后第1周、第2周、第4周和第8周接受详细的眼科检查,并通过16S rRNA基因测序分析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LSCT组在各时间点均表现出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疗效。治疗第1周,LSCT组的角膜溃疡面积显著减少(4.50±1.16 mm^(2)vs 5.78±1.30 mm^(2),t=-5.268,P<0.01),至第8周几乎完全愈合(0.18±0.29 mm^(2)vs 1.52±0.88 mm^(2),t=-9.414,P<0.01)。视力恢复方面,LSCT组UCVA在第8周改善至0.31±0.17 LogMAR,对照组为0.62±0.28 LogMAR(t=-6.934,P<0.01);BCVA在LSCT组为0.21±0.12 LogMAR,对照组为0.41±0.18 LogMAR(t=-6.233,P<0.01)。角膜炎症反应的改善也显著优于对照组,LSCT组的前房炎症细胞计数在第8周降至0.32±0.29个/高倍视野,对照组为1.00±0.46个/高倍视野(t=-8.186,P<0.01)。微生物组分析显示,LSCT组的Shannon指数在第8周显著增加(5.37±0.51 vs 4.23±0.60,t=10.059,P<0.01),并且表皮葡萄球菌和痤疮丙酸杆菌的相对丰度与角膜溃疡愈合和视力恢复呈显著正相关(Spearman r分别为0.432和0.356,P<0.05)。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在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治疗中表现出显著的疗效,能够加速角膜溃疡的愈合、改善视力恢复,并有效减轻角膜炎症反应。此外,LSCT还通过调节角膜微生物组的多样和关键物种的相对丰度,进一步促进角膜愈合。
王兵耿若君付珂邹培曾明范
关键词:角膜缘干细胞移植真菌性角膜溃疡视力恢复角膜炎症
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4年
真菌性角膜溃疡(Fungal Corneal Ulcer, FCU)是一种顽固和严重威胁视力的疾病,是一种角膜真菌的机会感染,具有极高的复发率及致盲率。近年来,FCU的患病率呈现逐渐增加态势,早期及时准确地诊断和治疗是预防FCU严重并发症的核心,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本文就近年来FCU的药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及参考依据。
莫超婷钟海彬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药物治疗
巨噬细胞在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24年
真菌性角膜溃疡是严重的致盲眼病。真菌感染的发生主要取决于真菌毒力和宿主免疫防御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角膜被认为是免疫特权器官,驻留的巨噬细胞是主要的免疫细胞,其极化响应微环境表现出的异质。感染早期,巨噬细胞向M1极化,促进炎症发生,利于真菌清除但产生细胞风暴加重免疫损伤;感染后期,巨噬细胞向M2极化,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组织修复但可能产生免疫抑制甚至免疫逃逸,不利于病原清除。促炎反应与抗炎反应之间的平衡是保持角膜功能完整的关键。目前抗真菌药物治疗有限,因此除了抗真菌治疗外,寻找一种针对免疫反应引发的炎症反应的治疗靶点尤为重要。文章综述了真菌性角膜溃疡中巨噬细胞亚群的表型特征和功能,需要更深入的研究来探索巨噬细胞极化的具体机制及其对真菌性角膜溃疡的影响,基于巨噬细胞的表型和功能对巨噬细胞分化进行靶向调节可能是未来治疗和管理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有效方法。
罗艳婷杨珺铭罗雅琪吴瞬亮彭梓轩何宏钟兴武
关键词:巨噬细胞极化真菌性角膜溃疡免疫中性粒细胞
茄葡柄霉致真菌性角膜溃疡诊疗1例
2024年
患者男,60岁,农民,2017年10月因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眼红、干涩,伴溢泪和视力下降于当地医院就诊,无视物变形等不适症状,既往诊断不详,予以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普拉洛芬滴眼液等药物治疗,效果欠佳,遂至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眼科医院就诊,否认外伤史。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眼部检查:左眼视力手动/眼前。
李鹏张莉李晓凤杜满鹿秀海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眼部检查普拉洛芬滴眼液视物变形左氧氟沙星滴眼液
角膜基质注射伏立康唑在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究角膜基质注射0.5%(5mg/m L)伏立康唑在不同深度基质层真菌性角膜溃疡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非盲、随机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3年12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眼科就诊并确诊...
莫超婷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伏立康唑临床疗效
生物工程角膜板层角膜移植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中的应用
2024年
目的探讨生物工程角膜板层角膜移植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中的有效及安全。方法选取44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使用的角膜材料分为生物工程组[采用脱细胞猪角膜基质(APCM)进行板层角膜移植,20例]和人供体组(采用人供体角膜材料进行板层角膜移植,24例)。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角膜植片透明度评分、最佳矫正视力(BCVA)和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结果术后1、3、6、12个月,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角膜植片透明度评分均逐渐降低,术后1、3、6个月生物工程组角膜植片透明度评分高于人供体组(P<0.05),但术后12个月两组角膜植片透明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12个月,随着时间的延长两组患眼BCVA均逐渐增加,但生物工程组患眼术后3、6、12个月的BCVA均低于人供体组(P<0.05);两组角膜上皮愈合时间及术后角膜上皮愈合延迟、角膜植片排斥、角膜植片溶解、新生血管长入角膜植片4项并发症发生率和术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以APCM为材料进行板层角膜移植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效果好,安全高,可作为生物工程角膜应用于角膜病致盲的治疗。
李晶贺燚柳晓辉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板层角膜移植有效性安全性
角膜新生血管及新生淋巴管在真菌性角膜溃疡中意义的研究
目的:探寻真菌性角膜溃疡角膜新生血管与角膜新生淋巴管变化的规律及与溃疡灶变化的关系,为临床上改善真菌性角膜溃疡的预后,提高真菌性角膜溃疡角膜移植治疗术的成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符合标准SPF级雌C57BL/6J...
罗雅琪
关键词:角膜新生血管新生淋巴管真菌性角膜溃疡
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治疗分析
2023年
观察真菌性角膜溃疡临床治疗综合成效,认真记下所有数据。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4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病例,时间段是2021.04-2022.05,除了给予氟康唑的全身与局部治疗外,还需要进行氧氟沙星眼药水的滴注治疗,并且实施清创、灼烧与常规治疗操作,归纳总结治疗效果。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45例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其中治愈28例患者,好转16例,只有1例患者无效,有效率达到97.78%。结论 对于真菌性角膜溃疡患者而言,第一时间采取有效措施治疗至关重要,当完成溃疡面的清创与灼烧工作后,再运用氟康唑进行全身与局部治疗,同时配合广谱抗菌滴眼液,可以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梁爽
关键词:真菌性角膜溃疡
氟康唑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的效果分析
2023年
分析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应用角膜清创术联合氟康唑治疗的临床有效机制。方法 抽取2021.05-2022.05于本院行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的患者共计60例。随机行组别分设。参比组(角膜溃疡清创术,n=30),分析组(角膜溃疡清创术+氟康唑治疗,n=30)。比较治疗效果。结果 分析组治疗效果较参比组佳(P<0.05)。结论 在真菌性角膜溃疡治疗中,应用角膜清创术联合氟康唑治疗于临床疗效提升有显著增益。
蔡洁陈永亮
关键词:氟康唑真菌性角膜溃疡真菌视力

相关作者

史伟云
作品数:525被引量:2,209H指数:27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角膜 角膜移植 免疫排斥反应 真菌性角膜炎 穿透性角膜
谢立信
作品数:727被引量:4,076H指数:32
供职机构:山东省眼科研究所
研究主题:真菌性角膜炎 角膜移植 角膜 白内障 角膜炎
吴洁
作品数:92被引量:215H指数:8
供职机构:西安市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眼表 干眼 真菌性角膜溃疡 角膜溃疡 泪液
钟兴武
作品数:150被引量:721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研究主题:角膜接触镜 近视 眼表 角膜基质 角膜
赵桂秋
作品数:378被引量:1,063H指数:16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真菌性角膜炎 眼科学 白内障 角膜炎 那他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