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66篇“ 短历时强降水“的相关文章
新疆伊犁河谷暖季历时强降水变化特征被引量:1
2024年
利用新疆伊犁河谷高密度地面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观测资料,对2010—2022年暖季(5—9月)逐1、3和6 h历时强降水(Flash Heavy Rain,FHR)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伊犁河谷暖季FHR阈值空间分布具有一致性,1、3和6 h极端降水阈值的平均值分别为8.5 mm·h^(-1)、12.6 mm·(3 h)^(-1)和16.8 mm·(6 h)^(-1)。FHR集中发生在5月中旬—8月中旬,其中6月最多,7月次之;13—18时为主要发生时段。最大小时雨的月分布与发生站次略有差异,1 h极端降水的雨最大为62.6 mm·h^(-1),出现在7月,3、6 h极端降水阈值的雨均出现在6月,分别为89.9 mm·(3 h)^(-1)、104.5 mm·(6 h)^(-1),较大值位于河谷东部和南部。空间分布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总体呈东高西低分布,南北方向上1 h FHR呈北高南低分布,3和6 h FHR均无明显变化趋势。降水贡献和发生频率的局地差异明显,存在多个大值中心,主要出现在新源县和尼勒克县的大部分地区,巩留县东部,昭苏县西部、北部和特克斯县北部,霍城县、伊宁县大部、霍尔果斯市南部。FHR频次各站虽有显著差异,但未发生明显离散,地形对FHR的增幅作用显著。
黄艳杨莲梅唐鹏刘泉泉
关键词:伊犁河谷
山西省历时强降水中尺度特征及风险区划
苗爱梅
南疆阿克苏市历时强降水特征及暴雨度公式推算被引量:2
2022年
基于阿克苏市1956—2020年的逐分钟降雨数据,采用年最大值法样本选样,分别选取近65年中逐5、10、15、20、30、45、60、90、120、150、180 min等11个降水历时的逐年最大值作为样本数据。采用一元线性拟合方法分析各历时降水年际变化特征,并使用耿贝尔分布、皮尔逊-Ⅲ型分布、指数分布曲线对各历时降水资料进行拟合,对比三种分布曲线拟合结果的理论频率和经验频率后,采用最小二乘法和高斯牛顿法计算暴雨度公式参数,并进行暴雨度公式精度检验。结果表明:阿克苏市近年来历时的城市暴雨特征愈加明显;阿克苏市降水数据使用指数分布拟合、高斯牛顿方法推算所得的暴雨度公式精度最高。
陈丹袁华江吕洋
关键词:暴雨强度公式
山西省汛期历时强降水特征被引量:9
2021年
基于山西省2011—2016年汛期290个自动气象站逐时降水资料,结合本地强降水预警业务规定,按照致灾风险程度将历时强降水分为四级,并分析了各级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强降水主要受地形影响,山西各级强降水的累计降水量和降水时数大值区一般沿太行山脉和吕梁山脉分布;强降水主要集中在7—8月,15—18时(北京时,以下同)为高发时段,第二峰值出现在20—23时,一般性强降水在7月的上午时段还存在一个峰值;城区一般性强降水比乡村区域偏多偏,特强降水城市化影响作用不明显。
周雅清胡桃花王弢赵酉龙
关键词:短历时强降水城市化
深圳市龙岗河历时强降水特性研究被引量:1
2021年
随着极端气候变化和快速城市化,深圳市龙岗河流域面临着新的不断变化的暴雨灾害。在大量暴雨洪涝灾害事件调查的基础上,对1973~2016年龙岗河流域历时强降水资料进行统计,并通过小波分析法和模糊识别法等统计学方法,分析得出其暴雨特性。近年来流域年最大45 min、1 h、2 h、3 h降雨量均呈较为明显的增加趋势,其中年最大45 min降雨量平均每10年增加4.5 mm;年最大30 min降雨量和年最大1 h降雨量主要发生在5、6、8月;是不同历时降雨以年为时间尺度的重现周期各不相同;引起龙岗河内涝的降雨类型主要是单峰型,其次是均匀型,雨量集中,对城市、机场等区域性防洪排涝影响较大。
张悦张媚青
关键词:短历时强降水特性分析
福建省历时强降水历史极值气候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利用1961—2018年福建省66个国家级地面气象站降水自记信息化资料,对历时强降水历史极值的气候特征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①极值高值区,10分钟主要在三明、永安、尤溪、龙岩、连城、德化、永泰区域,30分钟主要在漳州、南靖、华安、龙岩区域,60分钟主要在福州城区、长乐、福清区域。②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1961年以来历时强降水历史极值呈明显增多趋势,2005—2006年出现高峰期,1996年和2015—2016年出现2个次高峰期。从年代变化来看,历时强降水历史极值主要集中在21世纪以后,目前最多出现在2001—2010年代,达到137站次。③极值出现频数主要集中在雨季(5—6月)和夏季(7—9月),6月最多,8月次之。④极值存在明显日变化,有2个峰值,主峰出现在15∶00-23∶00,16∶00达到峰值,共有47站次,早晨5时为次峰值。⑤2005年“龙王”台风登陆福建时,由于与冷空气共同作用,出现台前飑线和强降水,其强降水极值为历史上登陆和影响福建省台风强降水极值之最。
李欣欣白龙林昕廖廓郑潮宇
关键词:短历时强降水气候特征
蓟州区半山地形下汛期历时强降水特征研究被引量:3
2021年
为更好掌握典型半山地形下天津蓟州区历时强降水特征,利用蓟州区39个区域自动气象站2014-2019年汛期(6-9月)逐小时降水资料,统计分析蓟州区汛期历时强降水的多时空尺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暴雨对雨量累积的贡献高达34.6%,北部半山区是降水中心;(2)各站小时降水量99%分位数计算的历时强降水阈值高值区位于半山地形的迎风坡,87%测站阈值集中在20~30 mm/h;(3)7月上旬-8月中旬是蓟州区历时强降水事件高发时段,半山地形下,逐月历时强降水自南部平原向西北高地势区移动,最后快速南撤。历时强降水的日变化表明强降水的夜发性显著,3-5时峰值最突出;(4)历时强降水与半山地形关系密切,北部高海拔半山区最频发、日变化最剧烈,集中于后半夜。
邹双泽白爱娟袁淑杰金海东刘振元黄金颖
关键词:气象学短历时强降水阈值日变化
郑州市历时强降水变化特征及重现期研究被引量:16
2021年
选取郑州气象站19552018年不同历时强降水资料,采用频率分析、小波分析和极值分析等方法,揭示了郑州历时强降水的演变规律,并对各历时强降水进行了分布拟合检验和重现期估算,以期为城市规划、内涝防范和历时强降水的预测预警气象服务等提供依据和参考。结果表明:(1)郑州各代表历时强降水降水量呈现规律性变化特征,从1980s后期至1990s呈明显减小的趋势,1990s到2000s中期则呈显著增加趋势,2000s中期到2013年左右又呈现下降趋势,最近几年又略有增加。各代表历时强降水最大值主要集中在1970s中前期和2000s中后期。(2)不同历时强降水均存在5~10 a和25 a左右的周期变化特征。较长历时与较历时强降水相比,在25 a左右上的周期变化特征不明显。(3)广义极值分布(GEV)对郑州历时强降水的模拟效果要好于其他概率函数分布的模拟结果,较适合于郑州各历时强降水重现期的拟合。(4)估算的郑州各历时强降水不同重现期的降水量与实测资料对比结果表明,重现期估算结果较为可靠,实测各历时最大强降水均超过五十年一遇水平,个别超过百年一遇水平。
左璇左璇朱业玉郭鹏
关键词:短历时强降水重现期
福建省历时强降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2020年
选取1980-2014年福建省53个气象站逐日逐分钟降水资料,利用滑动计算法构建不同历时降水极值序列,采用M-K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福建省不同历时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福建省各历时除5min^15min历时,其余各历时强降水均呈略上升趋势;各历时强降水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特点,均呈上升—降低—快速上升的态势(5min^15min除外);突变分析表明,20min^180min各历时强降水在20世纪90年代中末期发生突变性增加。表明近30多年来福建省各历时暴雨进入相对增的阶段。②福建省各历时强降水空间分布受地形影响较大,随着历时增加,强降水从内陆地区逐步向沿海地区转移,其中5min^20min历时强降水主要分布在玳瑁山、博平岭山脉和戴云山脉附近的内陆区域和中部沿海区域;45min历时强降水在内陆地区范围减少,沿海范围逐步扩大;60min^180min历时强降水主要分布在整个沿海区域。
杨丽慧吴滨白龙陈立
关键词:短历时强降水气候变化
中卫市历时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利用2014-2018年中卫市所有自动气象站的逐小时降水量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总结中卫市历时强降水年变化、月变化和日变化特征,利用ArcGIS得到中卫市各地历时强降水发生概率的空间分布。研究发现,2014-2018年期间,中卫市历时强降水样本个例数呈上升趋势,其中2018年最多;历时强降水主要出现在夏季,其中7月最易出现,且04:00-08:00和20:00-22:00两个时段最容易发生历时强降水;中卫市最可能出现历时强降水的地区主要为海原县,尤其是海原县西南部,且08:00-11:00不易出现,02:00-05:00较易出现,其他时段均最易出现;其次为中宁县南部;最难发生强降水的地区为沿黄灌区。
杨苑王建英党张利王建英
关键词:短历时强降水

相关作者

刘增基
作品数:312被引量:774H指数:12
供职机构: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ATM 通信网 性能分析 光突发交换 交换网络
王冀
作品数:113被引量:1,261H指数:20
供职机构:北京市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极端气温指数 气候变化 降水 极端气候 极端降水指数
林毅
作品数:104被引量:410H指数:11
供职机构:福建省气象局
研究主题:台风 中尺度暴雨 热带气旋 暴雨 强降水
张之贤
作品数:13被引量:15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
研究主题:日变化 泥石流 Z-I关系 短时强降水 天气学
白龙
作品数:10被引量:15H指数:3
供职机构:福建省气候中心
研究主题:短历时强降水 大风 风速 气候特征 风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