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98篇“ 石造像“的相关文章
- 定州博物馆藏北魏石造像考
- 2024年
- 定州博物馆馆藏有一尊石造像,发愿文显示其雕刻于北魏太和八年(484),从残存情况看,为释迦三尊像的可能性大,风格符合云冈一期及二期早期特征,是河北现存为数不多的时代较早的石造像之一,为河北早期佛造像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 贾敏峰
- 关键词:石造像北魏
- 故宫藏曲阳白石造像中龙的类型与来源
- 2024年
- 龙作为佛教重要护法之一,常在佛教造像中出现。在故宫博物院保存的曲阳佛造像中就可见龙的身影。曲阳出土的佛造像上可见双树背屏上的盘龙、背屏上端的腾龙以及盘龙腾龙的组合形式。与邺城北吴庄和青州龙兴寺造像中的龙形象进行对比.
- 赵芸格
- 关键词:佛造像佛教造像腾龙故宫博物院
- 一种用于彩绘类的石造像及泥塑表面的智能静电除尘装置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彩绘类的石造像及泥塑表面的智能静电除尘装置,包括:外部框架、静电除尘组件、保险组件和控制主板;外部框架的下方设置有移动组件;静电除尘组件、保险组件和控制主板分别设置于外部框架内,通过控制主板实现智能...
- 刘成郭姝麟白晓宇杜宇轩杨江柏来索迪李超然邢博典王紫玉
- 山东北朝背屏式三尊石造像分期研究
- 目前为止没有专门的硕博士论文对山东北朝背屏式三尊石造像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因此本文对山东北朝背屏式三尊石造像进行全面的材料收集,考察整理。从类型划分、分期及特点源流几个角度进行剖析,探讨山东北朝三尊石造像的发展状况。山东...
- 马丽
- 关键词:源流
- 永泰名山室摩崖石造像考略及文化内涵探究
- 2023年
- 永泰名山室摩崖石造像题材丰富,神秘莫测,具有多点式构图、造型具象化、注重现实生活和古雅质朴等艺术特点,蕴藏着佛道儒、民风民俗以及海丝文化,体现了不同区域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
- 唐翔孙群
- 关键词:艺术特征文化内涵
- 广元早期佛教石造像研究
- 广元早期佛教石造像的研究内容包括南北朝隋代广元皇泽寺、千佛崖的12个窟龛造像,以及豫剧团及其附近出土的10尊单体造像。通过类型学分析,将广元早期佛教石造像按照立佛、无畏印+结跏趺坐佛、禅定印+结跏趺坐佛、菩萨、弟子、飞天...
- 岳书棋
- 民间雕塑意象的特征化表达——从天津大学冯研院藏剺面僧石造像谈起
- 2023年
- 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藏有剺面僧石造像一尊,其造型稚拙,仪容端雅。雕像寓神秘于古朴,尤以其剺面外形特征最为引人入胜。本文从僧造像的剺面特征出发,通过对比另一尊现藏于日本京都国立博物馆的剺面僧造像,确认天津大学冯研院所藏造像原型为宝志禅师。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对剺面雕刻特征进行内涵挖掘,认为民间对神圣形象原型的“再制作”实际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民间造像艺人在缺乏经典依据的条件下,会创造性地进行“再特征化”,从而在客观上造成了造像神性或意义的累叠。
- 耿涵傅圣悦
- 关键词:再创造
- 山东诸城北朝石造像分期研究
- 山东省潍坊市诸城市居山东半岛中南部,迄今共发现北朝佛教石造像残体四百多件,其数量多,雕造精,有极高的学术与艺术价值。目前对于诸城石造像的研究主要以上个世纪的出土报告为主,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故本文将对诸城北朝石造像展开三...
- 孙亚楠
- 山西博物院藏品概览 石造像卷
- 佛教艺术博大精深,渊远流长,山西博物院所藏佛教艺术品,虽称繁盛,但也仅为沧海一粟。本书所收录之佛教造像,也力求精中选精,意在管中窥豹,使观者能对佛教艺术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启发观众对这一独特艺术门类的兴趣和爱好。
- 山西博物院
- 北朝邺城地区出土背屏式石造像研究
- 在社会动荡的南北朝时期,佛教在皇家大力的倡导下在民众中得以迅速发展,留下了数量丰富、制作精美的民间佛教造像。其中邺城地区佛教造像的出土丰富了北朝佛教艺术的实例,是东魏北齐时期邺都佛教艺术的缩影。尤其是2012年北吴庄出土...
- 饶宇
相关作者
- 金申

- 作品数:37被引量:10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艺术研究院
- 研究主题:佛像 造像 北魏 博物馆 菩萨
- 许卫晓

- 作品数:112被引量:223H指数:8
- 供职机构: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RC框架结构 抗震性能 振动台试验 阻尼器 耗能
- 李裕群

- 作品数:46被引量:356H指数:14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 研究主题:洞窟 石窟造像 北齐 菩萨 佛教
- 张雯

- 作品数:6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
- 研究主题:超微粒子 光电 化学研究 窟龛 南朝
- 唐翔

- 作品数:16被引量:19H指数:3
-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
- 研究主题:文化内涵 建筑 高分辨率 非真实感渲染 大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