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112篇“ 矿产资源型城市“的相关文章
- 耦合价值与风险评价的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马鞍山市为例
- 2025年
- 多源因子的综合作用改变了资源型城市的景观结构,导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景观生态风险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是衡量区域生态安全的2个互补维度,是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基于马鞍山市3期土地利用数据,通过价值当量法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了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同时,考虑景观生态风险对物种迁徙的影响,构建了自然-社会-景观多维阻力面,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结果并结合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morphological spatial pattern analysis,MSPA)和电路理论来识别生态源地、廊道及生态节点。结果表明:1)中风险区是最主要的风险区,且分布在多种景观类型相互交织的平原地区,其面积呈扩张趋势(共增加了250.31 km^(2));2)较低值区和中值区是最主要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等级,分布在耕地和建设用地相互交织的区域,以及林地密集的山地丘陵地区,面积呈持续下降趋势(共减少了221.20km^(2));3)马鞍山市共有10处生态源地,重要生态廊道5条,一般生态廊道11条,生态夹点22处,生态障碍点28处;4)构建了“一带三区”的生态安全格局。
- 李明清过双飞郑凯
- 关键词:煤炭资源型城市电路理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矿产资源型城市城乡融合发展路径探索:以吕梁市交口县为例
- 2025年
- 探究城乡融合发展是解决矿产资源型城市城乡矛盾与转型困境的重要途径,国土空间规划作为我国空间治理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助力县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至关重要。矿产资源型城市资源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日趋明显,城乡融合发展的难度较大。本文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视角,梳理了国外矿产资源型城乡融合发展现状与产业转型举措,对国内城乡融合发展的政策演化与时代背景进行了剖析。以矿产资源型城市山西省吕梁市交口县为例,通过分析其现状特征与城乡融合发展进程中取得的成效,总结出其在规划引领统筹、产业发展结构、乡村发展动力不足、公共资源配置、资源要素流动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契合国土空间规划与关于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的政策与要求,从规划引领、产业协同、资源配置、要素流动等方面探索交口县城乡融合发展的实施路径,以期更好地为矿产资源型城市与地区内城乡融合发展实践提供参考。
- 李刚
-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城市新型城镇化
- 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路径探索被引量:3
- 2024年
- 矿产资源型城市在我国能源资源保障和经济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其具有固体废物产生量巨大、利用程度总体不高、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特点,矿产资源型城市如何建设“无废城市”是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中的重要议题,也是美丽中国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本文从矿产资源城市的分布分类、固体废物特点等方面分析了其基本特征,指出矿产资源型城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工作面临管理体制机制融合不足、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不健全、固废“三化”技术不足、固废资源属性和污染属性辩证对待不清晰等方面的难点问题;简要总结了我国“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实现矿产资源型城市“无废化”目标的典型经验.指出在推进矿产资源型城市“无废城市”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借鉴先进成熟经验,做好顶层设计,重视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的建设;另一方面要强化技术研发创新,立足城市实际重点解决难点问题,并注重多源固体废物协同利用处置体系建设.
- 马超冯印成赵康田向勤聂晶磊胡华龙
-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城市固体废物
-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及管控研究——以鞍山市主城区为例被引量:2
- 2024年
- 2000—2020年期间,伴随着城镇发展格局变化、矿产资源开采等因素,鞍山市主城区内生态格局已经发生了改变,现有城市生态空间布局还不能满足国土空间生态安全建设的总体要求。基于此,以鞍山市主城区生态环境问题和生态结构特征为基本导向,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的评价结果,得到研究区生态保护重要性的空间分布结果。综合生态保护重要性空间分布结果、土地利用类型、生态环境主要问题等内容,将研究区划分为严格保护区、重点管控区、景观利用区、优化协调区和核心修复区5个分区,根据各分区的主导功能以及生态保护修复目标,提出具体的管控和生态保护修复策略。
- 蒋露杰
- 关键词:生态功能分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生态环境敏感性
- 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机理、绩效评价及提升策略研究
- 随着矿产资源储量的不断下降以及地区生态的不断破坏,矿产资源型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威胁。基于此,中国政府制订了一系列政策推动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然而,由于城市生态化转型过程中涉及主体繁多,结构矛盾突出,社会保障不...
- 杨静远
-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城市绩效评价
- 资源环境视角下四川省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研究
- 矿产资源型城市是资源型城市中以矿产为主要资源来源的城市。目前,大多数的矿产资源型城市出现了资源枯竭现象,导致社会经济发展速度减缓,甚至出现了停滞不前的瓶颈期。因此,矿产资源型城市的转型成为了一大难题,协调好“矿产资源—社...
- 张迪
-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城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 矿产资源型城市转型能力与城市资源压力耦合关系研究——以黑河市为例
- 2022年
- 本文以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型城市黑河市为研究对象,根据数据的完整性和黑河市矿产资源种类的丰富性,对黑河市2002~2017年17年的城市转型能力和资源压力进行分析。根据因子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创建了城市转型能力评价体系,利用资源压力指数量化城市资源压力。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市转型能力和资源压力相关性和关联度进行耦合分析。结果表明,2002~2017年期间,黑河市城市转型能力呈上升态势,增加了145.36%,但仍低于全国平均城市转型能力水平;城市资源压力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增加了73.43%,但个别年份略有波动;黑河市耦合协调度水平处于持续下降趋势,总体下降了40.5%。城市转型能力和资源压力的耦合协调度水平经历了中度失调–严重失调两个阶段。有限的、不可持续的自然资源供给使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产品附加值少,城市转型能力有所下降,而受限的城市转型能力又使得城市更加依靠资源红利,接替产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单一,城市内生动力不足、环境问题突出。因此,未来黑河市应该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合理规划东北地区矿产资源型城市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 孙可馨
-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城市资源压力
- 中国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多维评估与提升策略研究
- 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来,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指向。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取决于城市的高质量的发展。《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指出,我国共有地级矿产资源型城市126座...
- 黄子洋
-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城市生态安全
- 矿产资源型城市乡村振兴路径选择与制度创新研究
-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需要坚定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是党中央着眼“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补齐农业农村发展短...
- 李伟峰
-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城市
- 矿产资源型城市绿色转型效率测度、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研究
-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型城市面临着不可持续的发展困境,特别是环境恶化、资源枯竭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愈发凸显。为促进城市高质量发展,实现环境友好、矿产保护、经济转型、资源节约和民生改善等目标,许多矿产资源型城市顺应时代趋势,纷...
- 殷清
- 关键词:矿产资源型城市影响因素
相关作者
- 王录仓

- 作品数:141被引量:1,303H指数:20
- 供职机构: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 研究主题:黑河流域 腾讯 影响因素 生态环境 黄河流域
- 于凯生

- 作品数:25被引量:20H指数:2
- 供职机构:黑龙江工业学院
- 研究主题:产业竞争力 矿产资源型城市 爱生 高校 就业推荐
- 张秉福

- 作品数:259被引量:728H指数:14
- 供职机构:山东科技大学
- 研究主题:国外区域经济政策 循环经济 农村社会保障 绿色农业 农民
- 刘艳中

- 作品数:55被引量:346H指数:10
- 供职机构:武汉科技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生态足迹 生态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安全 脆弱性
- 霍海鹰

- 作品数:49被引量:141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工程大学
- 研究主题:城市 资源型城市 岩层运动 冲击地压 生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