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9692篇“ 研究生培养“的相关文章
基于分类发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思路探析
2025年
结合研究生教育规律,从研究生广义培养和角度,确定了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周期。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还没有脱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体系,高校二级学院、教师修订培养方案的主观能动性欠缺等问题,提出基于分类发展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修订要坚持先立后破,高校应从研究生培养分类发展整体目标上进行全局性、前瞻性、开创性系统规划设计和实施培养,提出符合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实际的培养方案修订指导性意见,重点围绕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实践、申请学位创新成果要求,制订区别于学术学位、凸显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应用重实践的培养方案。
马云鹤肖培英卞雪梅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为根本探索研究生分类发展新路径——以沈阳理工大学为例
2025年
党的二十大以来,高等教育事业得到高度重视。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要渠道。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两种重要途径。深入推进两种学位融通创新、分类发展,可健全和完善中国特色高质量研究生教育体系。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和比较研究总结研究生培养现存的问题,积极探索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翼”齐飞的分类发展的创新路径。从优化培养方案、加强教材建设、健全培养机制、完善导师队伍、改革学位论文等多方面入手,解决研究生培养目标不明确、企业导师责任心不足、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缺乏的问题。课程体系为研究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方法论,教材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教学基础,以导师管理为重要的培养手段,学位论文通过独立研究和论文撰写展示其学术水平和能力,是培养质量的呈现。真正实现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一层次、两种类型、两条路径”,形成“让学术更高,让专业更专”的研究生教育新格局。
胡萍
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优化策略
2025年
文章针对产教融合背景下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现状,分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规划、企业作用发挥、双导师制度实施、评价体系建设、毕业后跟踪反馈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优化措施,包括制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深化和扩大校企合作,严格落实双导师制度,完善毕业评价体系,以及建立持续动态监测反馈制度,为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提供借鉴。
鹿婷徐剑
关键词:专业学位研究生
“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以塔里木大学农艺与种业(园艺方向)专业为例
2025年
文章首先概述了“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然后以塔里木大学农艺与种业(园艺方向)专业为例,从“科技小院+”人才培养目标、“科技小院+”课程系统、“科技小院+”个人培养环节等五个方面论述了“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最后说明了“科技小院+”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实践效果。
闫芬芬张宇阳吴翠云王振磊林敏娟
关键词:课程系统
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下的林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
2025年
研究生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培养更多能够胜任与引领现代科技发展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专业学位研究生,是林业高校面向国家发展需求的重要使命。文章阐述了新时期对林业高校培养人才的要求,点明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普遍问题,探索了以产教融合为牵引、保障机制和培养机制相结合、精准定位的林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培育是一项复杂而持久的系统工程,它要求我们持续探索、积极实践、敢于突破,进一步完善研究生培养模式,才能满足社会对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任长清王婷婷曲文杨春梅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林业高校
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制度优化与培养质量的实践探索
2025年
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研究生教育而言具有命线的意义,而且研究生培养质量是推动高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保障并提高农林院校研究生培养质量,成为高校对国家、社会和青年学应尽的责任。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在借鉴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以提高全日制农林院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为目标,从招选拔动员机制、导师遴选、奖助制度、过程管理和申述奖惩评判制度等方面,探索和实践研究生教育管理制度,妥善解决在教育教学中产的矛盾和问题,营造宽松自由、公平公正的学术环境,激发师创新成果的涌现,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和学术水平。
肖文清赵向华余少华林晓欢丁姣
关键词: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
产业教授制度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耦合逻辑、制约因素及路径探析
2025年
近年来,以江苏为代表的很多省份推动实施了产业教授制度。从理论逻辑上分析,产业教授制度与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具有耦合关系:产业教授功能与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耦合,产业教授职责与研究生培养方式耦合,产业教授作用与研究生培养体系耦合。尽管产业教授制度推动了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但基于调研及实践逻辑分析发现,产业教授制度在具体执行和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与管理、参与渠道与机制设计等层面依然面临制约因素。对此,需要进一步聚焦发展定位,优化产业教授顶层设计;围绕产教融合,完善产业教授选聘机制;瞄准人才培养,健全产业教授管理办法;着眼深度推进,拓展多元的资源共享载体。
葛昊李维林周统建
视角下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现状研究
2025年
面对数量众多的跨专业硕士研究生,高校对其培养的重视程度相对不足,还未形成成熟培养模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从学视角研究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指导、培养方案、专业课授课、学校管理的现状。结果表明,跨专业硕士研究生对导师的学术指导满意度高,课题组定期例会的吸引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方案中选修课资源相对不足,无法完全满足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培养需求;专业课授课内容对部分跨专业硕士研究生来说,难度较大,对上课效果不太满意;学管理服务、活学习资源基本可以满足跨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需求,但仍有一定提升空间。基于研究,以期为我校跨专业研究生教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
蔡年辉许玉兰王晓丽王德新
中西医结合专业研究生培养的现存问题与优化策略
2025年
随着中药干预疾病的临床效果在全球范围内获得认可,运用现代分子物学技术深入剖析疾病发机制、阐明中药干预的作用原理,已经成为中医国际化进程中的关键一环。而在此基础上,结合中西医优势以解决临床问题也成为优势互补的协同型临床干预方案。中西医结合正是在中、西医发展碰撞下应时代而的专业学科。然而,现阶段中西医结合的人才培养依旧面临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剖析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所面临的困境,针对这些瓶颈问题,提出了从优化课程设置、增加专业职业规划咨询、加强团队导师制建设3个不同维度解决问题并改善现状。同时,深入探讨基础科研训练在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性,旨在为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提供新思路,进而推动中医教育实现现代化转型,加速融入国际医学体系,开启中医教育国际化的崭新篇章。
韩晨霞杜心怡吴凤芝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研究生培养
科教融合背景下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2025年
科教融合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文章以湖北师范大学为例,针对人文地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存在的教学内容缺乏深度、教学模式较单一、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合理、科教融合深度不够、协同育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从培养目标、培养过程、培养制度和培养评价四个方面构建了科教融合背景下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最后,文章从建设科教融合实践平台、优化学科课程体系、加强导师队伍建设三个方面提出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培养模式实施途径。研究成果为推动科教融合在高校人文地理学专业研究生教育中的广泛应用提供借鉴与参考。
刘定惠
关键词:科教融合人文地理学

相关作者

梁传杰
作品数:107被引量:780H指数:17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高校 研究生培养 学科
丁士拥
作品数:44被引量:85H指数:3
供职机构:装甲兵工程学院基础部
研究主题:军队院校 军队工科院校 研究生培养 一体化 模块化
侯丽辉
作品数:647被引量:3,391H指数:26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多囊卵巢综合征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胰岛素抵抗 PCOS 高雄激素血症
周玉清
作品数:41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编辑部
研究主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培养单位 学位 研究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工作
叶绍梁
作品数:34被引量:211H指数:10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
研究主题:研究生教育 学科建设 博士生培养 研究生培养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