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037篇“ 研究视域“的相关文章
托马斯·克洛与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前卫艺术理论探析
2024年
文化研究视域中下,“前卫艺术”通过对大众文化资源的择取调用,形成了新的艺术解决方案,实现了对社会的批判和隐射。同时,在艺术研究和发展的过程中,克洛重新界定了“前卫艺术”的概念,使一种能容纳大众文化的前卫艺术历史叙事成为可能。文化研究并非一成不变的,传统艺术理论在新艺术理论的探究下逐渐显露出问题。相较于布赫洛与福斯特重返批判理论的“对抗”范式,克洛通过揭示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动态协作的张力关系为新前卫艺术辩护。本文针对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前卫艺术理论,分析托马斯·克洛对前卫艺术的创新,深入了解前卫艺术的内容和理论。
段雨函
方法、内容与视野——史学研究视域中的《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
2024年
俞樟华主编的《中国现代马克思主义研究编年史》(上、下)全面展现了1917—1949年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研究的历史。就方法而言,该著作采用编年史的研究方法,以时间为序进行史料的编纂与整理。就内容而言,该著作梳理了33年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研究的历史史实,所采用的文献类型多元而丰富。就视野而言,该著作视野宏阔,兼收并蓄,关注到以往研究中被相对忽视的方面。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领域难得的编年史著作,该著作具有溯本清源之义,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发展史领域研究必有助力作用。
卢怡王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编年史史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托马斯·克洛与文化研究视域中的前卫艺术理论被引量:1
2024年
对文化工业的批判是从法兰克福学派到《十月》学派艺术理论的核心立场之一。尽管对精英主义的反驳和修正早已为大众文化正名,理论界却没有形成与大众文化“和解”的前卫艺术理解范式。托马斯·克洛吸收了文化研究的思想,认为大众文化自身就包含潜在的批判性,前卫艺术通过对大众文化资源的择取调用,在形成新的艺术解决方案的同时,实现社会批判的隐射。克洛重新界定了“前卫艺术”的概念,使一种能容纳大众文化的前卫艺术历史叙事成为可能。相较于布赫洛与福斯特重返批判理论的“对抗”范式,他通过揭示艺术与大众文化之间动态协作的张力关系为新前卫艺术辩护。这一辩证的关系模式与多元主义与乌托邦主义都拉开了距离,将前卫艺术理论引向协作与竞争的现实之维。
蒋苇
关键词:前卫艺术
科学技术研究视域下AI影像生成技术的社会风险研究
2024年
以Sora为代表的AI影像生成技术一经推出,便对媒介内容创作领域产生了巨大冲击。此类技术展现出兼顾质量和效率的强大内容生产力,是媒体工业化生产的重大突破。但新兴技术也给信息社会带来了潜在风险与冲击。尽管中小型影像生产者得以从中获益,但掌控基础设施的平台仍占据垄断主导地位。同时,巨量高拟真的AI影像可能模糊真假之间的界限,增加信息鉴别成本,将“后真相”时代带入新阶段;此外,表面上丰富的影像供给隐藏着同质化与情感空虚的风险。在此背景下,人类应以更主动的姿态应对AI技术带来的挑战,积极探索新型技术治理方案,以构建数字社会的信息新秩序。
高丰昊朱春阳
关键词:社会风险
温州学研究视域下的永嘉学派
2024年
“温州学”概念的核心内涵有“温州人”、“温州人精神”、温州乡邦文献、“永嘉之学”及其思想价值。将永嘉学派置于“温州学”研究视域下,其地域影响与思想价值方能得到全方位的呈现。永嘉学派兼具“温州学”之四种内涵,即学派诸贤是“温州人”的杰出代表、“温州人精神”的奠基人,学派传世文献是温州乡邦文献的精华,“永嘉之学”是温州特色儒学的灵魂、当代温州经济社会发展背后的文化命脉。
陈安金
关键词:永嘉学派
国别区域研究视域下《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建设
2024年
《英语国家概况》等国别文化类课程在英语专业本科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在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转型的背景下,课程教学存在不足,体现在知识传授缺少体系建构、文化思辨缺少方法工具、文化交际缺少价值引领三个方面。本研究从国别区域研究的学理基础出发,基于教学实践,提出知识传授、思维训练、价值塑造三个维度的课程建设内容,并基于上述内容提出课程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两个层面的具体建设路径。研究为国别文化类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也为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转型提供思路。Country and Area Studies (CAS) courses ar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undergraduate curriculum for English majors. Introduction to Major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one in the CAS course system, however, reports pedagogical problems of such courses in knowledge learning, critical thinking and value communicating. 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classification of disciplines and by drawing on the experience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is study proposes forming knowledge systems, providing analytical tools and shaping values as the main aspects of course construction. The study further suggests paths of course construction in terms of teaching philosophies and teaching methods.
张翼贾培培
关键词:《英语国家概况》课程建设
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前提与研究视域
2024年
现代化是近现代以来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现代化道路却是多样的,其具体表现为西方现代化与中国式现代化两种模式。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性质和特征、近代以来的中国历史与国情、党的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决定了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伟大理论来源于伟大实践,也必将引领伟大实践,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指明了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发展方向,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前提。新时代新征程,要进一步深化以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以世界眼光拓宽人类文明新形态研究,以时代精神为引领不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赵连君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区域国别研究视域下瑶族传统音乐的“海传陆播”研究被引量:3
2024年
瑶族传统音乐的“海传陆播”是“南方-海上”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的一个缩影,它与该研究课题5个研究方向中的“境侧、路带、环海、海丝”4个方向均有关联,集中体现了这一研究课题所具有的文化多样性、内容丰富性和多层社会性等特点。在区域国别研究和“一带一路”文化倡议视域下从事该课题研究除了有助于我们去进行本学科的跨界族群音乐文化志研究之外,对于我们基于共商共筑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的目的,去进一步开展中国南方与东南亚国家艺术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交融也有明显的意义和作用。
杨民康
史学研究视域下《海上花列传》中首饰的意义系统研究
2024年
通过文本细读,在史学研究视域研究《海上花列传》中首饰的意义系统,从城市史视角和新文化史视角看,首饰是《海上花列传》中的各种记录、展示、重建、叠压、拆解、移动、符号化的重要物质坐标,是物质载体,是晚清上海都市物质文化记录,是历史文化研究文本。研究打破了历史书写的性别藩篱,将研究触角延伸至历史中的边缘群体、延伸至其精神体验。从个体生活史视角和妇女生活史视角看,《海上花列传》中的首饰具有叙事学功能,是对人物微观“深描”的形象塑造,通过首饰来了解人物的精神世界,分析她们的内心活动和潜意识,首饰既是经历也是符号,既是装饰点缀,也吐露真心。从个体经验记录到群体文化书写,《海上花列传》中的首饰映照出一定的时代生活逻辑,反映了男性视野中的女性经验与物质规训,体现出特定时代社会思想脉络。
王茜
关键词:《海上花列传》首饰叙事学
大中小学法治教育内容一体化研究——基于思政课教材的研究视域
加强法治教育,促进青少年法治意识的提高,培养坚定的社会主义法治信仰,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决定了法治中国建设的实现进度。青少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生力军,对其进行法治教育刻不容缓。法治教育内容是法治教育实施的重要载体,同...
李敏

相关作者

董石桃
作品数:77被引量:225H指数:8
供职机构: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公民参与 参与式民主 民主发展 参与式民主理论 研究视域
裴学进
作品数:55被引量:254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整合型 大学生心理
朱荣英
作品数:241被引量:302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 哲学 当代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任平
作品数:212被引量:1,575H指数:19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马克思主义 出场 马克思主义哲学 交往实践观 中国式现代化
徐放鸣
作品数:84被引量:230H指数:9
供职机构:江苏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国家形象 文化研究 审美文化研究 研究视域 文化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