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篇“ 硝基水杨基荧光酮“的相关文章
-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维生素B_(12)中钴的含量被引量:2
- 2021年
- 以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为显色剂,建立了分光光度法测定钴的新方法。研究表明:在pH为9.2的NH_(3)·H_(2)O-NH_(4)Cl缓冲介质中,在表面活性剂TritonX-100作用下,钴(Ⅱ)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能生成一种红色配合物,配合物在546 nm处有最大吸收,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7×10^(4)L·mol^(-1)·cm^(-1),检出限(3s/k)为5.64×10^(-3)mg/L,钴(Ⅱ)的质量浓度在0~0.5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A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应用于维生素B_(12)注射液中钴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 汤家华汤家华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钴
-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柠檬酸光度法测定锌被引量:3
- 2014年
- 研究了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AF)-溴化十六烷基三甲胺(CTMAB)-柠檬酸与锌形成配合物的显色反应条件和光度性,建立了光度法测定锌的新方法。结果表明,在pH 9.5 Na2 B4 O7-NaOH的缓冲溶液中,锌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CTMAB-柠檬酸能生成稳定的配合物,其最大波长在570 nm,锌的含量在0~0.5μg/m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2×105 L/(mol·cm)。此方法用于葡萄糖酸锌片样品中锌的测定,回收率为101%~104%,RSD为1.5%~3.4%(N=5)。
- 汤家华王玉文张家庭朱本月胡谢君陈高昂
- 关键词:锌光度法
-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泥中微量钛被引量:3
- 2011年
- 研究了用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NSAF)分光光度法测定水泥中微量Ti()。在硫酸介质中,表面活性剂CTMAB作用下,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钛发生灵敏的显色反应,生成红色配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为546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1.93×105L.mol-1.cm-1,Ti()含量在0.4—2.4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3158+0.1455C(μg/25mL)。对于溶液中的一些共存离子,在抗坏血酸的掩蔽下均不干扰测定。方法简便,灵敏,可以不需分离,直接测定水泥中微量钛的含量,结果令人满意。
- 汤家华汪淼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水泥钛
-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食品中铝被引量:6
- 2010年
- 研究铝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在Tween-20增敏作用下的显色反应。在pH5.0的酸性介质中,铝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和Tween-20形成紫红色的三元络合物,其最大吸收峰位于562nm处,摩尔吸光系数为1.17×105L(/mol·cm)。铝的质量浓度在0.02mg/L~0.20mg/L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的回收率为97.6%~101.4%。
- 袁东李强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铝食品
-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钼(Ⅵ)配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被引量:1
- 2010年
- 合成了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并制备了与钼(Ⅵ)所形成的结合比为[n5′-NSF∶n钼(Ⅵ)]1比1的配合物作为新型的光度探针。应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5′-NSF-钼(Ⅵ)配合物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在pH3.6盐酸-乙酸钠缓冲溶液中,5′-NSF-钼(Ⅵ)配合物的吸收峰位于532 nm波长处,且其吸光度因加入适量的OP而得到增加。但因与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引起吸收强度降低。且其吸光度的降低值ΔA与蛋白质浓度,以BSA和HSA为例,分别在1.0~35.0,1.0~40.0 mg.L-1之间呈线性关系;表观摩尔吸光率依次为1.02×106,1.03×106L.mol-1.cm-1。该方法用于尿液、奶粉和人血清中蛋白质的测定,回收率在92.8%~96.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n=5)小于2.0%。
- 谢慧军高继红杨天林
- 关键词: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 小波分析与蚁群神经网络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钨钼锑被引量:1
- 2010年
- 提出了钨、钼、锑—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CTMAB的新显色体系,并用于钨、钼、锑三组分光度分析。为解析钨、钼和锑的重叠光谱,提高多组分同时测定的准确度,将蚁群神经网络(ACAN)与小波分析相结合,建立一种利用小波变换提取重叠光谱信息,再用蚁群神经网络解析的方法,此方法应用于合金钢标准样品中钨、钼、锑多组分同时测定,测定值与认定值相符,相对误差分别为0.14%、0.13%、0.013%。
- 赵红霞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多组分蚁群神经网络
-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油样中铜Ⅱ被引量:9
- 2008年
- 研究了以微乳液(CTMAB+正丁醇+正庚烷+水)为介质,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为显色剂,在KH2PO4-Na2HPO4缓冲体系中,采用分光光度法直接测定油样中微量铜(的方法。试剂与铜形成的络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 nm处。25 mL溶液中,铜(含量在0~9μg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其摩尔吸光系数ε570=1.4×105L.mol-1.cm-1。采用抗坏血酸作为掩蔽剂,消除了油样中存在的Ni2+,Fe3+,Al3+等干扰离子对测定所产生的影响。该方法应用于大庆原油和砂油中铜(的测定,加标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97.8%,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0.74%,0.84%。
- 吴丽香宋官龙刘瑞壮
- 关键词:微乳液分光光度法铜
- 微乳液介质中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光度法测定钼被引量:1
- 2008年
- 研究了在阳离子型微乳液(CTMAB-正丁醇-环己烷-水)介质中,钼(Ⅵ)-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5'-NSF)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在0.24~0.60mol·L^-1 HCl溶液中,钼与5'-NSF形成1:2的橙红色稳定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9nm,△λ=6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529=6.55×10^5mol^-1·cm^-1,钼的浓度在0~0.20m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此方法灵敏度高,用于样品中微量钼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 吴艳平邓建仪许虹
- 关键词:微乳液分光光度法钼
- 微乳液增敏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痕量镓被引量:7
- 2008年
- 研究了5L硝基水杨基荧光酮与金属离子镓(Ⅲ)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在pH2.0的盐酸溶液中,由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OP),正丁醇,正庚烷和水按5.0:3.3:0.8:90.9的质量比组成的微乳液存在下,镓(Ⅲ)与试剂形成1:2的紫红色络合物,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在524nm波长处,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3×10^5L·mol^-1·cm^-1。镓(Ⅲ)含量在0~240ug/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所拟方法用于煤粉中痕量镓(Ⅲ)的测定,相对标准偏差为1.4%~2.6%,测定结果与罗丹明B分光光度法相符。
- 李艳辉许兴友马卫兴徐国想曹辉云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
- 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法测定钼被引量:6
- 2007年
- 研究了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分光光度测定钼的方法。在磷酸介质中,表面活性剂OP存在下,钼(Ⅵ)与5′-硝基水杨基荧光酮形成稳定的桔红色络合物,其最大吸收波长为528 nm,表观摩尔吸光率ε528=1.22×10~5L·mol^(-1)·cm^(-1),钼的质量浓度在0.30 mg·L^(-1)以内符合比耳定律。方法应用于不含钨、钛或其含量极低的碳钢及低合金钢中微量钼的测定,所得结果与标准值相符。
- 张立芳曹伟傅艳静张思宝秦承兵
-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钼碳钢低合金钢
相关作者
- 郭忠先

- 作品数:55被引量:350H指数:12
-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研究主题: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光度法 偶氮苯 分光光度法测定
- 曹伟

- 作品数:207被引量:228H指数:10
- 供职机构:济南大学
- 研究主题:免疫传感器 新型功能材料 夹心型 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电致化学发光
- 敖登高娃

- 作品数:177被引量:421H指数:10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牛血清白蛋白 水杨基荧光酮 铕
- 张淑云

- 作品数:39被引量:178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分光光度法 光度法 硝基水杨基荧光酮 显色反应 配合物吸附波
- 赛音

- 作品数:72被引量:279H指数:9
- 供职机构:内蒙古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研究主题:分光光度法 显色反应 CTMAB 水杨基荧光酮 荧光熄灭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