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90篇“ 硝酸盐累积“的相关文章
- 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对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研究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施对叶类蔬菜硝酸盐积累的影响,为生产低硝酸盐含量的叶类蔬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具有显著差异的菠菜和白菜为材料,采用随机组合区域进行施肥种植,在第二次施肥后定期取样测定并分析不同配施比中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结果】菠菜和白菜样本中有机肥与氮素化肥配比为1:1时施用效果最为明显,随着时间的变化,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均先缓慢增加,到达峰值后又有一定程度的降低;仅施用氮素化肥的叶类蔬菜动态差异显著,在施肥中期菠菜和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明显上升,达到峰值前的累积速率与施氮量呈显著正相关;施用其他配比时的叶类蔬菜动态差异不均,在施肥中期菠菜和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均在上升,到达峰值后仍继续上升,同施氮量呈正相关;仅施用有机肥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数值变化不明显,菠菜和白菜在施肥种植期间对氮素的吸收速率缓慢,硝酸盐的积累量也趋于平缓。【结论】有机肥与氮素化肥不同配施方法中,有机肥和氮素化肥配施比1:1施用时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最低;仅施用氮素化肥的叶类蔬菜硝酸盐累积量最高;仅施用有机肥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含量变化不明显;施用其他配比时的叶类蔬菜中硝酸盐累积量居中。
- 王丹丹
- 关键词:化肥配施氮素化肥有机肥
- 生物电化学系统中阳极氨氧化作用强化及亚硝酸盐累积特性被引量:1
- 2023年
- 微生物电化学氨氧化工艺是一种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可弥补短程硝化工艺在处理城镇生活污水时的缺陷.为了解其运行特性,以NH_(4)^(+)-N为唯一底物,分析双室生物电化学系统(BES)在不同外加阳极电势下的NH_(4)^(+)-N转化性能、氧化产物及其微生物学特征,并探究外加阳极电势对BES中阳极氨氧化作用及NO_(2)^(-)-N累积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将外加阳极电势由0.00提升至0.50 V,BES的启动进程加快,稳定运行后其阳极氨氧化作用的强度逐渐增加,系统的NH_(4)^(+)-N氧化效率(AOE)与NO_(2)^(-)-N累积效率(NiAE)随之提高;当外加阳极电势≥0.80 V时,BES中NH_(4)^(+)-N的氧化产物因工作电极表面的析氧反应转而以NO_(3)^(-)-N为主,阳极氨氧化作用因电势进一步升高至1.00 V而受到抑制,致使系统AOE下降.当外加阳极电势为0.50 V时,Nitrosomonas(40.05%)和Empodebacter(21.92%)是电活性氨氧化生物膜中的优势菌属,两者参与了BES中NH_(4)^(+)-N的氧化,此时系统中的阳极氨氧化作用得到强化,并可取得较佳的NH_(4)^(+)-N转化效果[AOE=89.48%(±2.22%)]高水平的NO_(2)^(-)-N累积量[NiAE=88.16%(±2.02%)].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控阳极电势可在BES中培育出电活性氨氧化生物膜,此生物膜可通过阳极氨氧化作用将NH_(4)^(+)-N转化,且不同的外加阳极电势会显著影响BES中NH_(4)^(+)-N的转化速率、氧化产物类型及菌群结构.(图8表1参35)
- 王振余昕洁孙一波王宁平腊梅潘玲阳储刚
- 关键词:亚硝酸盐
- Meta分析养分管理措施对菜田土壤硝酸盐累积淋溶阻控效应被引量:3
- 2022年
- 根系密集层以下土壤剖面硝态氮累积导致的土壤氮淋溶是活性氮损失的主要途径,然而不同养分管理措施对菜田土壤硝酸盐累积和淋溶的系统性影响尚不清楚。该研究通过搜集整理2000-2021年间发表的国内外相关文献数据,分别以农民传统施肥(TF)、单施化肥(CF)和不添加抑制剂(WI)为对照组,应用Meta分析方法整合分析了减量施氮(RF)、有机无机配施(OF)和抑制剂调控(IF)三种主要优化养分管理措施对菜田土壤硝酸盐累积淋溶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各自的对照相比,三种养分管理措施均可以有效降低0~100 cm土壤剖面的硝酸盐累积量及淋溶量。RF、OF和IF分别显著降低0~100、60~80和0~80 cm土层硝酸盐累积量;RF的氮淋溶阻控效应值为-4.301,硝酸盐淋溶量下降43.19%;OF的氮淋溶阻控效应值为-4.279,淋溶量下降36.79%,但有机氮肥替代率大于60%时阻控效应反而下降;对于IF来说,单施脲酶抑制剂或硝化抑制剂,以及二者同时配施对硝酸盐淋溶均具有显著的阻控效应,但以二者同时配施最好,效应值为-4.373,淋溶量下降37.12%。施氮量和水分投入量是影响菜田硝酸盐累积淋溶的两个主要因素,二者总的贡献度达43.2%~47.3%。综合分析表明:对于减氮施肥措施而言,水分、纯氮投入量分别为430.74 mm和646.53 kg/hm^(2)左右时,减氮比例以30%~50%为宜;对于有机无机配施措施而言,在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土壤上,水分、纯氮投入量分别为360.28 mm和432.18 kg/hm^(2)左右时,有机肥替代化肥比例以30%~60%为宜;抑制剂调控氮素转化则以脲酶/硝化抑制剂配合施用效果最佳。该研究可为蔬菜生产中制定适宜的养分管理策略提供依据。
- 金玉文芦远闯许华森李文超孙志梅
- 关键词:META分析菜田有机无机配施
- 生物电化学措施下SBBR中的亚硝酸盐累积性能及微生物学特征被引量:2
- 2022年
- 针对常温下生活污水短程硝化难以实现且稳定性差的难题,探究了生物电化学措施对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SBBR)中NO_(2)^(−)-N的累积性能及微生物学特征的影响。对SBBR施加生物电化学措施后,通过调控外加电极电势可实现其中电极氨氧化作用的发生及强化,且不同的外加阳极电势会显著影响系统中NH_(4)^(+)-N的转化效果、氧化产物类型及菌群结构。随着外加阳极电势由0.00增至0.50 V,SBBR中电极氨氧化作用的强度逐步提高,系统的NH_(4)^(+)-N氧化效率(AOE)与NO_(2)^(−)-N累积效率(NiAE)分别增至(97.07±1.20)%和(92.79±2.12)%;当外加阳极电势≥0.80 V后,SBBR中NH_(4)^(+)-N的氧化产物因工作电极上的析氧反应转而以NO_(3)^(−)-N为主,电极氨氧化作用的强度因电势不断升高而受到抑制,系统的AOE随之恶化。将外加阳极电势恒定为0.50 V,生物电化学强化型SBBR在常温下处理生活污水时可取得理想的NH_(4)^(+)-N转化效率(AOE=(99.33±0.11)%)与较高水平的亚硝酸盐累积量(NiAE=(88.08±2.07)%),此时系统中的电极氨氧化作用可得到较大程度的强化,其电活性生物膜中的优势菌属包括Nitrosomonas(33.54%)、Geobacter(15.24%)和Empodebacter(16.88%),三者在NH_(4)^(+)-N厌氧氧化过程中起关键作用。
- 潘玲阳余昕洁夏渝赵子健刘燕燕李刚王振
- 关键词:序批式生物膜反应器
- 特色叶菜品质比较及硝酸盐累积规律被引量:2
- 2021年
- 以3种特色叶菜为材料,研究不同品种特色叶菜产量、营养品质的差异及生长期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及相关性,以期筛选出品质好、硝酸盐含量低的特色叶菜品种,并为硝酸盐含量的降控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特色叶菜的产量、营养品质及硝酸盐累积存在显著差异。芝麻菜6个品种中,‘板叶芝麻菜1号’的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VC和叶绿素含量最高,硝酸盐含量最低;苦苣4个品种中,‘北京花叶苦苣’的含水量、VC、总氨基酸含量最高;京水菜3个品种中,‘白梗千筋京水菜’的单株鲜质量、叶片数、含水量、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最高。在整个生长过程中,3种特色叶菜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及硝酸还原酶活性呈现不同变化规律;硝酸盐含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通过对3种特色叶菜及其品种间产量、品质比较,筛选出‘板叶芝麻菜1号’‘北京花叶苦苣’和‘白梗千筋京水菜’3个最优品种。
- 高杏王利康翁金洋李彭丽俞静牛庆良
- 关键词:芝麻菜苦苣京水菜硝酸盐
- 营养液中添加氯化钠降低硫浓度对韭菜硝酸盐累积的减控效应被引量:6
- 2020年
- [目的]韭菜易于吸收和累积硝酸盐,研究营养液中添加氯化钠(NaCl)和降低硫含量减少韭菜硝酸盐累积的效果,并从氮代谢途径初步探讨其减少硝酸盐累积的机理。[方法]采用新型韭菜专用营养液架床栽培系统进行了韭菜水培试验。在营养液中添加NaCl 12 mmol/L的同时,硫浓度设定为3、2、1和0 mmol/L 4个水平,分别用NaCl+S3,NaCl+S2,NaCl+S,和NaCl+S。表示。韭菜生长30天后,取样分析了不同硫水平下韭菜中的硝酸盐含量及主要氮代谢途径中的氨基酸含量。[结果]在营养液硫供应水平3 mmol/L下,与营养液中不添加氯化钠处理(CK)相比,NaCl+S3处理的韭菜硝酸盐累积降低了32.60%,地上部干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NaCl+S,处理的韭菜硝酸盐累积降低了53.30%,地上部干重、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根系活力显著增加。NaCl+S1处理较NaCl+S3处理更有利于降低硝酸盐含量。韭菜地上部的全氮含量无显著变化(NaCl+S3处理)或略有增加(NaCl+S1处理),表明添加低浓度氯化钠并未限制氮素吸收。NaCl+S3和NaCl+S1处理下,硝态氮还原活性(硝酸还原酶NR)和转氨活性(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谷氨酸丙氨酸转氨酶GPT)增加,尤其是初级同化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GS)分别大幅增加了43.57%和71.43%。NaCl+S3和NaCl+S1处理下,丝氨酸途径的游离氨基酸代谢和天冬氨酸途径的蛋白质合成得到增强,韭菜的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保持不变或略有增加,而蛋白质水解氨基酸总量显著增加。[结论]韭菜专用营养液中添加NaCl 12 mmol/L并将硫浓度降低到1 mmol/L,可显著提高根系和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游离氨基酸代谢途径和蛋白质合成途径,进而在显著增加韭菜干物质的同时,大大降低硝酸盐累积。
- 王俊玲王梅高露高爽薛占军武占会高志奎
- 关键词:韭菜硝酸盐累积
- 特色叶菜硝酸盐累积规律及降控技术研究
- 为解决生产中特色叶菜硝酸盐含量高的问题,本试验研究了13种特色叶菜的品质差异、生长期硝酸盐累积规律,以及γ-氨基丁酸(GABA)、葡萄糖、双氰胺(DCD)和3,4-二甲基吡唑磷酸盐(DMPP)、绿光四种降控技术对芝麻菜营...
- 高杏
- 关键词:芝麻菜硝酸盐Γ-氨基丁酸绿光
- 文献传递
- 一种实现污水亚硝酸盐累积的污泥快速培养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污水亚硝酸盐累积的污泥快速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污水处理厂好氧硝化段取活性污泥混合液适量,测定其污泥浓度(MLSS)值,并弃去上清液后用清水洗涤两遍,根据其MLSS值对其进行稀释和浓缩,使其...
- 黄辉彭冲任洪强张徐祥许柯
- 文献传递
- 黄土高原苹果园硝酸盐累积特征与淋溶过程模拟
- 黄土高原产区作为我国最大的苹果优生区,氮肥利用效率是苹果生产过程中的突出问题。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土壤剖面硝酸盐大量累积,由于黄土高原地区降雨较少,旱地土壤硝酸盐具有长期累积偶尔淋溶的特点,传统方法很难对其累积淋溶过程...
- 屈红超
- 关键词:氮肥施用量黄土高原
- 文献传递
- 中长链脂肪酸为碳源的Pseudomonas veronii和Pseudomonas alcaliphila反硝化途径亚硝酸盐累积特性被引量:2
- 2019年
- 厌氧-厌氧氨氧化组合工艺作为低能耗脱氮工艺,如何提供适宜比例的亚硝酸盐成为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部分反硝化为稳定提供厌氧氨氧化所需的亚硝酸盐提供了可行途径.本文重点针对厌氧工艺中可能产生的中长链脂肪酸对反硝化过程的影响进行研究,筛选出两株具有反硝化能力的细菌Pseudomonas veronii(W-22)和Pseudomonas alcaliphila(W-39),通过批次试验,考察了中长链脂肪酸和常用碳源对菌株反硝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硝酸盐浓度为100 mg·L^-1,C/N=15,30℃条件下,W-22利用葡萄糖、W-39利用乙醇和葡萄糖,可在36 h内达到稳定的亚硝酸盐累积,亚硝酸盐最大累积速率(Rm)分别为2.50、5.56和8.35 mg·L^-1·h^-1,亚硝酸盐浓度分别维持在57.11、82.14和80.16 mg·L^-1;W-39利用己酸钠为碳源的Rm为0.99 mg·L^-1·h^-1,亚硝酸盐浓度逐渐升高至72.34 mg·L^-1;W-22和W-39利用辛酸钠的反应迟滞期在57 h以上,后期伴随硝酸盐浓度降低和亚硝酸盐浓度升高,Rm分别为0.97和7.17 mg·L^-1·h^-1.在本研究条件下,碳源类型对菌株反硝化进程的影响存在差异.
- 温海婷陈彦霖张俊亚郁达伟柳蒙蒙柴玉峰魏源送魏源送
- 关键词:反硝化细菌碳源类型脱氮特性
相关作者
- 高志奎

- 作品数:153被引量:661H指数:14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
- 研究主题:茄子 番茄 韭菜 日光温室 叶绿素荧光
- 王俊玲

- 作品数:68被引量:255H指数:9
- 供职机构:河北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韭菜 硝酸盐累积 番茄 杏鲍菇 叶绿素荧光
- 胡承孝

- 作品数:322被引量:2,579H指数:27
- 供职机构:华中农业大学
- 研究主题:钼 小白菜 冬小麦 硒 土壤
- 姚建武

- 作品数:104被引量:791H指数:15
- 供职机构: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叶菜 菜地 氮肥 土壤 镉
- 艾绍英

- 作品数:119被引量:1,079H指数:19
- 供职机构:广东省养分资源循环利用与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
- 研究主题:叶菜 镉 菜地 土壤 生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