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98篇“ 社会主义性质“的相关文章
- 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论纲被引量:1
- 2024年
- 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重大成果。“中国式”这个关键词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本质属性与价值特征。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大写的人”,社会主义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处理好个体与群体、自我与本我、人与自然、人与人类的关系,决定了中国式现代化必然是人口规模巨大、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新路。从社会主义性质出发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征,可以更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源起、发展、进路和旨归,更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何以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 钟君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
- 全面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被引量:7
- 2023年
- 中国式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而不是其他什么"主义"的现代化。社会主义制度内在规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重要方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之一。从历史来考察,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贯穿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和确立的全过程;从理论来考察,社会主义性质是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核心线索;从实践来考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并超越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原因和核心标识。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 任洁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性质
- 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
- 2023年
- 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如何正确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概括提出并深入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党的二十大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 李志勇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社会主义性质及其逻辑指向被引量:27
- 2022年
-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及其逻辑指向,是阐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视角。回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探索过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过程蕴含着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可能性与必然性、一般性与特殊性、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历史选择。从现实向度而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理论基础、根本任务、领导力量、制度保障等方面展现着社会主义性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建构了与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以资本为中心”“物质膨胀”“对外扩张掠夺”形成鲜明对比的“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协调”“共谋合作共赢”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逻辑。
- 毕照卿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社会主义现代化
- 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被引量:5
- 2022年
- 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最显著、最根本的社会属性。认识和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就要从根本上认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规定及其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明确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根本保证;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宗旨,明确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本质属性;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保障和制度优势;坚持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全球视野,明确了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国现代化史、世界现代化史、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划时代意义。
- 黄锟
-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
- 坚持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以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方向道路论为重点被引量:5
- 2022年
- 法治中国建设是一场伟大的政治实验,其目标是开拓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社会主义性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本质特征,坚持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具有历史、现实及未来发展的必然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领导人民经过百年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我们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的基本要求,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坚持制度选择符合不断发展变化的中国国情。为更好地坚持法治中国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应以科学的辩证思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进行全面辩证的解读,要尊重其独特价值,要与时俱进,要不断探索法治建设规律,要注意防“左”和防右,要注意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及实践导向相结合,从而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正确性。
- 江必新马世嫒
- 关键词:法治中国法治道路社会主义
- 坚持爱国主义的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中国共产党百年爱国主义的主题主线被引量:5
- 2022年
- 爱国主义是调节个人与祖国之间关系的道德要求、政治原则和法律规范,它与社会制度、国家性质紧密相连,也因政党和利益集团的性质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属性和要求。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也是高扬爱国主义旗帜、践行爱国主义使命的爱国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是一部党领导中国人民救国、建国、富国、强国的壮丽诗篇,中国共产党的爱国主义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从社会主义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历程。中国共产党百年爱国主义的主题主线是坚持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本质特征是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高度统一,历史经验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 王树荫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爱国主义社会主义
- 党的领导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性质和方向被引量:1
- 2020年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很多特点和特征,但最本质的特征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这一重要论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深刻揭示了党的领导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间内在的统一性,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理论创新成果。
- 无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成果
- 中国民法典的社会主义性质研究被引量:7
- 2020年
- 民法学界的主流论述中存在着明显的"19世纪想象",未能意识到"20世纪中国"对民法典的塑造。这种时空错位不仅忽视了毛泽东时代的革命传统,也片面理解了邓小平时代的改革传统,更是对新时代缺乏理论自觉。如果说中国民法典具有世界意义和时代意义的话,恰恰是因为它超越了自由主义的19世纪原则,将20世纪中国的政治实践纳入其中,进而成为"社会主义民法典"的典型。只有放在共产党诞生100年、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革命和建设语境中,尊重阶级政治之于民法理论与实践的影响,才能释放中国民法典的全部意义。法学界在讨论民法典时应时刻谨记"先有共和国,后有民法典",重视民法典的社会主义性质并在适用中加以坚持,只有在尊重这一基本常识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发掘中国民法典对于世界的贡献。
- 邵六益
- 关键词:社会主义民法典
- 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容置疑
- 2018年
-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然而,在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质疑改革开放的声音。在这些声音中,有的把改革开放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归咎于改革开放,质问中国现在搞的究竟还是不是社会主义;有的鼓噪应以西方制度为标准,搞所谓“全面彻底的改革”。
- 左鹏
- 关键词:社会主义性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置疑历史进程人民
相关作者
- 卫兴华

- 作品数:719被引量:2,286H指数:2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市场经济 政治经济学 劳动价值论 经济理论
- 周新城

- 作品数:484被引量:956H指数:11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基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
- 叶上雄

- 作品数:19被引量:171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教育学会
- 研究主题:素质教育 教育公平 教育强省 教育工作者 教育发展
- 齐兰芬

- 作品数:52被引量:95H指数:5
- 供职机构: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 研究主题:科技教育 教育资助 青少年 职业教育 科技辅导员
- 钱津

- 作品数:358被引量:724H指数:12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研究主题:市场经济 国有企业 工业化 政治经济学 国际金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