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33篇“ 社会公正观“的相关文章
- 文本视角下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公正观研究——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章的思考
- 2024年
-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系统阐发了社会公正思想。基于文本视角,《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公正观的阐释体现在:从出场语境上对“词句”的“运动”进行理论批判,“揭穿同现实的影子所作的哲学斗争”,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实践所产生的社会不公现象进行现实的批判;从考察方法上以“现实的个人”为逻辑线索,阐明物质生产在实现人类社会公正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以及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关系;从叙事逻辑上以分工和私有制、生产力发展水平、无产阶级的产生与壮大为向度,阐述消灭资本主义社会不公的可能性,以无产阶级主体力量、阶级斗争基本动力为向度,阐述实现共产主义公正社会理想的可行性。
- 徐梦琪汪盛玉
-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公正观
-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公正观及当代价值
- 2022年
-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的发展方式正推动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但在劳动分配和其他资源的分配上仍存在着不公正的现象,这些不公正问题的解决需要贯彻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公正观,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方面平衡考量,注重公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公正观意涵丰富,不仅对于解决上述不公正的社会现象起着基本遵循的作用,还有着重要的理论与时代价值,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的丰富和发展,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促进人民的全面发展,也为国际社会公正问题提供中国理论、中国经验,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理论与现实支撑。
- 柯水华邱缙
-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人社会公正观
- 资本论中的社会公正观研究
- 本书成果立足于《资本论》及其手稿的文本语境,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的辩证总体观出发,力图把握马克思内嵌于资本逻辑批判的社会公正观的多重维度和深层逻辑,并在与自由主义公正观和庸俗社会主义公正观的批判性对话中进一步阐释...
- 童萍作
- 探索未来体育研究:倡导社会公正观
- 2020年
- 尽管在确定和解决不同的学习需求方面已经有了一些进步,但社会公正教育并不是当前美国初任教师或K-12学生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们以标准为基础的历史,社会公正更多的是一门隐藏的课程。要在2029年前实现5000万人的目标,必须承认体育是一个社会正义问题。如果不考虑渗透和构建体育教育的历史、政治和社会背景,以及未来教师和学生的社会身份和生活经历,这一目标不太可能持续下去。虽然有人对以标准为基础的教学运动表示关注,但在一个崇尚以标准为基础的教育的国家,推动任何教育改革的第一步都是将其正式纳入指导我们学科的国家标准。哲学的转变可能是社会正义教育发生变化的必要条件,目的是增加所有学生的学习机会。创造这一变化的一个向前的步骤是解决我们当前体育教师教育和K-12课程的研究和教学实践,以及国家和州一级的体育标准和政策。我们特别阐明了社会公正教育与四个关键的相互关联的研究领域之间的联系,这些研究领域涉及:(a)职业社会化;(b)课程、教学和评估;(c)技术;(d)专业发展。
- 高深
- 关键词:职业社会化体育标准社会公正
- 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看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历史超越性被引量:1
- 2020年
- 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关系是衡量社会公正的重要指标和内在尺度。一个真正公正的社会是实现了人与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社会。马克思社会公正观的超越性就在于它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虚伪性,阐明了在共产主义社会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可能性与必然性,为我国的公正社会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 孟雪静李霞
- 关键词:权利义务社会公正
- 马克思社会公正观视域下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与对策研究
- 马克思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在经济关系中考察社会公正问题,指出社会公正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社会公正观为本论文考察和解决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我国农村弱势群体问题与国家经济社...
- 赖柳素
- 关键词:弱势群体马克思主义社会公正观
- 文献传递
- 论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社会公正观——读《德意志意识形态》
- 2020年
- 公正作为一种社会价值,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出发,阐述了自己的社会公正观。作为一种科学的公正观,它的形成受到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以及空想社会主义公正观的影响。马克思对两者进行扬弃,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阐述了社会公正观丰富的具体内容。并且马克思的社会公正观与以往哲学家关于公正的观念相区别,形成了两个重要特质:人的自我实现以及公正的历史性规定。
- 何玉健
- 关键词:历史唯物主义公正
-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社会公正观透析
- 2017年
- 习近平的社会公正观包括权利公正观、发展共享观、文化公平观、社会均衡观、外交公正观等丰富内容。它符合中外历史公正观的逻辑发展,与社会制度发展一脉相承,是对马克思主义公正观的继承与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多个方面中体现出来的公正观,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凸显,是化解社会发展失衡的需要,是"新常态"下经济发展的驱动,是"圆梦"中华的必然要求。要实现社会的公正,必须抓住现实的重点与难点,不断寻找助推社会公正实现的路径。
- 周明星赵玉莹
- 关键词:社会公正观
- 当代大学生理性社会公正观的培育
- 2016年
- 现代公共理性凝聚法治中国的公正价值共识、强化法治中国的公正制度认同、引导法治中国的公正实践探求,是法治中国互动型治理模式运作的理性根基。权利行使的法治渠道不畅和权力运行的法治约束乏力是转型期中国多元价值冲突中公众理性迷失的根源,只有使权力和权利都服从于现代公共理性的规则治理,才能实现法治中国由权力的"单向度"管控向互动型治理模式的顺利转型。本文通过对大学生社会公正观理性维度的实证分析,提出基于现代公共理性的大学生社会公正观培育的可行性途径,为一般社会主体理性社会公正观的普遍性建构提供示范。
- 江晖
- 关键词:公正价值
- 新区域经营观的空间体系价值统一规划理念——我的区域规划社会公正观被引量:7
- 2016年
- 依据"新社会经济发展的公正理念"首议的"新区域经营"管理思想,从空间公正角度创立了将其耦合到区域发展规划的系统理念。当代人文社会科学与区域学科出现了"社会公正"转向探讨的系列"新"前沿理念。地理学提出了新人文地理学逻辑,社会行政的公共管理也提出了新公共管理逻辑。将空间公正与社会公正耦合到区域生活空间单元体系,为此"新区域经营"提出了"社会与区域价值统一"的原理。论文以新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生活空间质量观"为基础,阐述了"空间体系价值统一规划"机理、原则与控制性路径;其次,论证了其构建的价值体系响应及构成因素响应结构;最后,论述了新区域经营观对生活质量价值统一的两个层次控制规划规则与路径。
- 王兴中常芳赵刚崔维
- 关键词:社会公正
相关作者
- 王春玺

- 作品数:101被引量:19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邓小平 民主集中制 科学发展观 一把手
- 江晖

- 作品数:2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公正观 大学生 当代大学生 公正价值 公正观
- 郭冬红

- 作品数:3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曲阜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公正观 贫富差距 社会再分配 社会公正 毛泽东
- 关春平

- 作品数:9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石家庄学院政法系
- 研究主题:社会主义 不公正性 社会公正观 邓小平 道德基础
- 杨亮军

- 作品数:19被引量:44H指数:4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管理学院
- 研究主题:乡约 清末宪政改革 宪政 明代 社会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