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46篇“ 社会指示语“的相关文章
社会指示的去中心化研究 ——以“人家”为例
社会指示长期以来关注谈话者双方社会关系的指称编码,被视为用学的重要议题之一。多数学者认为社会指示均以说话人为中心,尤以1990年Buhler提出的指示系统——“the here-now-I system of s...
陈娅
关键词:社会指示语去中心化人家
文献传递
对比用学视野下的社会指示——称谓被引量:3
2011年
从对比用学的角度对不同言中的称谓表现形式、称谓的用异同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相同的称谓形式在不同的言中可能会有不同的用功效,对不同言的称谓进行用对比分析能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失误。
李谨香
关键词:社交指示语称谓语用对比分析
修辞权威视域下的社会指示研究被引量:9
2010年
社会指示存在于谈话双方所使用的种种言手段之中,它可以映射出交际双方的社会面目和说话者、受话者、谈及人三者间的相对社会关系。实际上,社会指示在一定程度上蕴含着修辞权威。这种权威影响着交际双方(修辞参与者)的交际效果。本文拟在介绍社会指示的基础上,从修辞权威视角分析社会指示的一些现象,以期对人类交际有所启示。
李克李淑康
关键词:社会指示语权势关系
平行料库调查对中英社会指示互译的启示
2010年
本文探讨了中英社会指示在敬和自谦两个方面的特点及其翻译。互译往往采用归化翻译,不过英汉平行料库调查也显示了二者在义或用层次上一些容易被忽视的对等现象.表明中英社会指示互译时归化翻译有提升的空间。
谢家成
关键词:平行语料库自谦语
篇章及社会指示的反先用现象探析被引量:1
2010年
指示作为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直受到言学家们的关注。学术界对人称指示、时间指示、方位指示的反先用现象研究较多,但对篇章指示社会指示的反先用现象分析甚少。通过大量事例分析了篇章指示的反先用现象,而社会指示,其性质、意义和用功能决定了其先用性更为突出,其反先用现象却呈现出不明显性。社会指示的这种先用性的突出性质与人称指示的反先用现象的性质是一致的。
李葵黄崇珍
关键词:社会指示语先用权反先用现象
社会指示翻译中的信息流失探讨——以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为例被引量:2
2009年
社会指示是指言结构中能反映出言使用者的社会面目和相对社会地位的那些词法范畴。汉英两种言在社会指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给翻译造成了困难。在杨宪益《红楼梦》英译本中,也难免存在社会指示翻译中的信息流失。
王坤岳玉庆
关键词:社会指示语翻译
浅析社会指示用翻译(英文)
2007年
用翻译理论指出译者要基于对原文的深刻理解基础上,译出原文作者的意图,译者要根据译读者对世界的认知,译出原文的用功能,使目的读者易于理解与接受。指示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反映了话境之间的差异。指示用翻译研究中占有重要位置。由于汉、英两种言在指示运用上存在着差异,为使译入读者易于理解,翻译中有时要进行指示转换。从用翻译角度简单对比汉、英两种言文化的指示,并重点以社会指示为例探讨用翻译很有必要。
蒲轶琼
关键词:语用翻译指示词语社会指示语
社会指示及其翻译
2003年
社会指示反映一定境下社会活动参与者的面貌 ,以及社会地位和亲疏关系。本文探讨了英汉社会指示的差异 ,并提出社会指示用等值翻译方法。
花俊
关键词:社会指示语翻译社会地位语用等值汉语英语
社会指示的英汉互译被引量:12
2002年
本文试从文化差异和境的角度探讨英汉社会指示的互译。英汉社会指示的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的差异。在翻译社会指示时 ,必须考虑译入的文化或译文对于译入读者的可接受性 。
曹军
关键词:社会指示语文化差异语境翻译英汉互译
如何处理汉英翻译中的社会指示
2000年
汉英两种言系统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差异,社会指示便是其中一个方面。相比之下,汉有各种各样的社会指示,而英只有两种很不典型的社会指示,严格地说是没有社会指示的。这表明与汉相比,英中存在社会指示的空缺,这一空缺使得英译难以保存汉社会指示中的文化因素,因此所采取的方法应该是用上的。本文分三种不同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话用方法。
张雯
关键词:社会指示语发话人受话人参照点人称代词称呼语
全文增补中

相关作者

于菁华
作品数:13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长春工业大学
研究主题:外语教学 大学英语教学 英语学习 母语 语言教学法
蒲轶琼
作品数:21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研究主题:翻译 广告翻译 交际能力 综合英语教学 综合英语
吕公礼
作品数:21被引量:111H指数:7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
研究主题:语言 格赖斯 拓扑 发话人 列文森
陈娅
作品数:2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四川外国语大学
研究主题:词类标注 词类 汉语 基于语料库 字典
张雯
作品数:1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安徽省司法学校
研究主题:称呼语 参照点 发话人 人称代词 受话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