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383篇“ 社会根源“的相关文章
- 博士生压力的社会根源及其纾解
- 2025年
- 博士生面临的压力,主要包括导生关系紧张和社会偏见带来的情感枯竭,以及论文发表困境和就业前景引发的本领恐慌。情感枯竭和本领恐慌,虽然在微观层面都表现为博士生的心理问题,但实际上是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问题。社会结构引发的问题,很难因博士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而得到改变。因此,要缓解博士生面临的压力,需要让相应的管理措施与当前的社会结构相适应,要摒弃一刀切的管理思路,并要在特定的社会结构、文化观念、管理细则之间做到适时调整、动态平衡,并适度下放管理权。
- 王卉
- 关键词:社会结构
- 公共道德失范的社会根源探析
- 2024年
-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极大提升了公共道德,社会正能量大量涌现,但同时要注意到,公共道德失范现象没有得以根除。对此,要运用唯物史观深入分析公共道德失范现象的社会根源,正确认识并应对;要更好推进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加强制度建设以不断增强公共道德,探索治理公共道德失范的有效方式,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凝聚起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 胡东雁
- 关键词:社会根源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政党制度化与经济低水平均衡:巴西发展困境的社会根源
- 2024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巴西在推进政党制度化的同时,经济发展却仍处于停滞状态,这成为国家现代化的关键挑战。这一困境的根源在于巴西异质性的社会结构,政党制度化固化了政党的分散偏好,经济市场化扩大了企业的规模收益,形成了小型政党主导的议会体系和大型企业主导的市场体系。这一权力结构塑造了两个领域的共谋机制:在政治领域,为了组建执政联盟,总统与中小型政党议员达成利益交换;在经济领域,政府与大型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企业为政党或议员提供政治献金,政府为企业提供产业政策支持。这两个领域的共谋机制相互加强,导致巴西长期处于低水平的经济均衡状态,也成为国家现代转型的重要制约因素。对巴西历届政府的分析表明,无论是激进的还是稳健的改革,均难以改变政治与经济领域的共谋机制,也难以引导巴西实现长期发展。
- 刘晨
- 制度有效性的社会根源及演化路径:基于山西四社五村水权研究
- 2024年
- 制度有效性是分析社会发展问题的关键概念,它有3个衡量标准:时间持续性、均衡稳定性和自我实施力。通常可以从地理环境作用、初始生成方式、后续稳固手段3个方面来揭示符合这些标准的有效制度的形成根源。特殊地理环境决定了制度的选择范围和结果,而多数制度的初始生成过程都不可避免地蕴含特定的暴力基因,更重要的是这种含有暴力基因的制度要获得持久效力常常要经过特殊的合法化过程。制度的合法化一般包括3种路径:制度的文本化、仪式的神圣化以及利益的均衡稳定化。山西四社五村用水制度是一个基本符合制度有效性三大标准的典型案例,其在特定地理区域自发形成,先后延续一千多年,至今仍保持着活力。其制度有效性的社会根源在于:起到外部限制性作用的相对偏僻和干旱少雨的地理环境;导致初始制度基本框架生成的不同村落间的暴力争斗;后续发展中不断稳固制度效力的合法化手段。其中的合法化手段包括利用碑刻、水利簿固化用水规则的制度文本化,每年定期演绎祭拜龙王的仪式神圣化,以及村庄互相博弈妥协的利益均衡化。
- 刘圣中
- 关键词:社会根源水权
- 传统“契约秩序”逐步失效:欧洲右翼民粹政党崛起的社会根源
- 2024年
- 近年来,欧洲社会整体右转趋势明显,右翼民粹政党迅猛发展正深刻改变欧洲的政治生态,乃至重塑部分国家的政治格局。右翼民粹力量崛起有着复杂的社会根源:各国经济社会发展困顿丛生助长民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给迎合民族主义的右翼民粹政党创造了机遇;移民难民与安全问题持续发酵导致民意右倾,在流动性增强的“开放社会”中有关身份认同与国家社会安全的焦虑日益加重,为右翼民粹政党发展提供了条件;代议制民主治理赤字加剧民众对传统政治精英的不满、欧盟对各国主权的剥夺与干涉等成为右翼民粹政党在政治选举中赢取选票的有利因素。作为欧洲政治格局的一支重要力量,右翼民粹政党的崛起或将持续推动欧洲“社会契约”的重塑。
- 张金岭
- 关键词:欧洲政治民粹主义
- 主体理论的各种话语模式及其社会根源被引量:1
- 2024年
- 主体性是20世纪末中国学界的热门话题。但20世纪50年代以降,人文主体性在西方受到广泛质疑,福柯、阿尔都塞和早期拉康等发展出结构主义空白主体说;之后克里斯蒂娃、德勒兹等后结构主义者重建了生命主体。这是一种能动主体性,具有内在强度和张力。巴迪欧、齐泽克和奈格里等人则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方面推进了能动主体性的发展,他们阐述了圣保罗和列宁的行动哲学,并解释了主体化过程的内在机制。本文对各种主体性话语模式的逻辑发展进行探讨,并发掘其历史背景和社会根源。本文强调行动主体的阶级层面,把实践主体看作应对全球化地缘政治冲突和东西方文化矛盾的途径。
- 周小仪
- 关键词:主体性阶级
- 宋元明清时期民众观音信仰的社会根源
- 2024年
- 宗教表现的问题实质是社会问题。佛教在中国的迅速传播和兴起,及其历史的发展和嬗变,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宋元明清时期民众阶层的观音信仰,同样反映出他们生活时代的社会根源。观音信仰为民众在现实生活和精神追求两个方面都提供了观照,以救治各种病苦、战乱牢狱、生产劳动事故和往生净土、脱离恶趣为主要表现,直观地反映这一时期医疗落后、战争频发、政治黑暗等突出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也是民众选择观音信仰的主要原因和观音信仰在民众中广为流行的社会根源,社会现实问题的时代特征与地方特征,也决定了观音信仰职能、法门、经典等因素的变化。
- 沈奥李永斌
- 关键词:观音信仰
- 西方算法政治兴起的社会根源及其伦理批判被引量:4
- 2023年
- 数字智能革命的兴起最先推动算法政治在西方国家成型。政治选举的算法操纵、社会民意的算法操控、公众舆论的算法干预、意识形态的算法传播、政党形态的算法形塑是西方算法政治兴起的五大现实表征。西方算法政治的兴起是多种社会原因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兴起既根源于西方国家的技治主义传统和政党政治竞争,也根源于西方社会治理的智能转型和西方数字资本主义的崛起。算法的深度介入极大影响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进程与发展形态,既为西方民主政治的数字化发展提供了契机,也形成西方权力黑箱,制造西方民主幻象,加剧西方政治极化,加固西方“监控社会”,终结西方“人的政治”,给西方民主政治发展制造了巨大伦理危机。
- 张爱军刘仕金
- 关键词:伦理
- 深度干预式教育的现实表现与社会根源
- 2023年
- 深度干预式教育越来越引发社会普遍关注,这不仅涉及家庭教育问题,还反映了少部分群体对经济发展和社会预期的焦虑。深度干预子女教育是在重视教育的传统观念基础上、在改革开放过程中逐步出现的,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流变,在近十几年出现了不断拓展的深度干预式教育想法和实践,其负面效果也不断展现。通过对此现象进行社会发展史的观察,我们可以将之归纳为“叠代发展”的社会现象,并从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共同富裕的实践中系统性地加以缓解。
- 王宇航
- 关键词:社会根源
- 老年群体数字融入相关报道的话语建构及其社会根源
- 本研究采用了内容分析法和话语分析法,研究了老年群体数字融入报道的相关媒介话语。具体来讲,在样本收集整理阶段通过内容分析法,总结归纳出了老年群体数字融入报道中的四个典型话语包裹,分别是“老年原罪”话语包裹、“技术迷思”话语...
- 吴玉婷
- 关键词:新闻报道社会根源
相关作者
- 蓝江

- 作品数:198被引量:1,391H指数:20
-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 研究主题:生命政治 阿甘本 资本主义 人工智能 历史唯物主义
- 陈惠良

- 作品数:64被引量:38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
- 研究主题:诗歌 《愤怒的回顾》 愤怒 写作手法 《蝇王》
- 杨华

- 作品数:15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上海政法学院
- 研究主题:清初 墨子 学风 社会根源 梁启超思想
- 强毓英

- 作品数:5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成人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社会根源 教育事业 市场经济
- 刘凌

- 作品数:28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泰山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研究主题:《文心雕龙》 说到 审美立场 儒家 经济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