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05篇“ 社会理念“的相关文章
包容社会理念下的无障碍博物馆设计内涵与策略被引量:3
2023年
使博物馆成为服务所有人群的无障碍机构,是当代博物馆研究者和设计师共同努力的重要目标,也是博物馆社会角色进化的转折点。在社会日益差异化与复杂化的今天,博物馆“无障碍”的内涵不断迭代,范畴不断扩大,也为无障碍博物馆设计提出新的挑战。以社会包容理念为框架,从行动障碍、感知障碍和认知障碍三个角度出发,可探讨以“博物馆展览可达”为目标的实践手段,并揭示在包容理念指导下,无障碍设计贯穿、渗透博物馆策划设计、运营维护全过程的各个环节。
徐娴雅姜奕昀
关键词:包容性可达性博物馆展览策划
零碳社会理念下的儿童玩具创新设计方法研究
2021年
从理论研究、案例分析和玩具创新三部分对零碳理念设计进行了分析。在低碳美学下,当今设计围绕着绿色、环保、低消耗的方式在创新,低碳环保应从儿童入手,挖掘和利用玩具的教育意义,文章阐述了零碳的价值及零碳下儿童玩具创新的方法研究,以儿童竹制玩具进行分析,将绿色设计和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应用至儿童玩具中,结合设计实例,提出新设计方法,为儿童树立正确的三观。
王洪阁高健锋
关键词:儿童玩具设计方法
史量才市民社会理念的形成与初步实践
2020年
市民社会是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形成的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非政治性社会"。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工商业发达,市民群体阶层崛起,在西方经济文化渗透影响下,已经具备构建市民社会的基本条件。史量才作为当时的实业和舆论领袖,是一个有着初步市民社会观念的代表人物。他通过兴办报馆、教育、实业,以及发起市民团体自治组织等形式,在上海市民社会构建的实践中,特别是受到外敌入侵的特殊情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正因为史量才在上海市民社会实践中发挥的作用,使得上海市民社会组织引发国民党高层的恐慌,导致他们对史量才暗下杀手。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史量才想构建一个以上海市民自治为主旨的市民社会实践只能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美好想象。
陆高峰
关键词:史量才民国市民社会报业教育
中国的国际社会理念及其激励性建构
2020年
面对人类历史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主席以人类命运共同体对未来世界做出了展望。对于这一新理念,国内很多学者从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传承与创新的角度进行了根源性解释。但更多的研究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与新时期中国的外交、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等概念和需求联系了起来。在中国日益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当下,这种联系一方面突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强烈现实意义.
王玉主
关键词:全球治理社会理念世界舞台
学习型社会理念下的开放大学建设策略探讨被引量:1
2020年
现阶段,我国正在加速构建学习型社会,积极发展远程教育模式,为相关高校、互联网企业、在线培训机构等提供远程教育政策支持。在远程教育中,相关的学者研究也在不断增多,在课程资源建设、教学管理等方面,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很大的创新,发展高水平、高层次的教育事业成为目前高校探索的重要改革方向。目前,我国的开放大学政策正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在目前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构建远程教育特色,促进开放大学建设转型升级,这对于教育发展和学习型社会构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开放大学的内涵和发展,分析目前开放大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探究学习型社会下开放大学建设对策。
曹冬梅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
《律师眼中的民法典》系列报道之八--继承编:一种社会理念的承前启后
2020年
一个人无论活得精彩或者平凡,都必有一死,而死亡就要涉及继承。因此,继承制度,与每个人的生活都息息相关。新颁布的民法典第六编为继承编,民法典自第一千一百一十九条到第一千一百六十三条用45个条文分四章对自然人遗产继承中涉及的一般规定、法定继承、遗嘱继承和遗赠、遗产的处理作了规定,虽然继承编在民法典中篇幅最少,但却是每个人都最为关注的一编。
王中梅
关键词:法定继承遗嘱继承民法典遗赠律师
传统社会理念对传统色彩取向形成的影响
2019年
色彩取向可以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个时代或整个民族发展过程中的社会文化背景、思想道德观念和审美特征,可以体现并反映出一个民族的基本民族特征。我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形成了一套中华民族特有的色彩体系。面对极具中国特色的色彩体系,了解并探究其产生的根本是非常有必要的。文章以对传统色彩取向与中国传统社会理念二者之间的影响为主要线索,探究传统社会理念在传统色彩取向形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影响,发现中国封建社会深受儒学思想影响。一切事物的产生和发展都与其背后的内在意义相关,传统色彩取向也不例外。传统社会理念造就了国人看待事物更注重其本质所蕴含的内在涵义而并非仅仅只停留在事物表面的价值观。
凌士义吴莉莎
关键词:传统园林
高校法治教育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的研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下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的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依法治国方略的不断深化,整个社会对法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促进新一轮高校法治教育取得实效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体现。然而,近几年随着国际社会的复杂多变、网络世界的消极诱惑、西方文化的侵蚀浸染,贫困生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心理健康程度参差不齐,特别近几年高校大学生的犯罪率呈现上升态势,高校贫困生犯罪问题令人担忧。高校大学生是我国未来先进思想、精神、文化队伍的创造主体,是我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生力军,“扶贫须扶智”“脱贫须治愚”,加强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对构建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陈斯娜
关键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高校贫困生法治教育
中国的国际社会理念及其激励性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与“一带一路”建设被引量:7
2019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在中国与各合作方的共同努力下,务实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但是,对“一带一路”倡议与习近平主席后来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学术界给出的解释却是多元的。这种多元性的存在说明对这一关系的认识还没有形成一致,尚需进一步探讨。文章认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未来世界的展望,是中国的国际社会理念。它超越了国际政治学领域的国际社会概念,因为在这种国际社会状态下,各方承认他们之间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存在深度的相互依赖关系(或某种形式的共同命运),并因此愿意通过协商、合作来推动世界经济发展、处理各国/各文明之间的利益冲突和矛盾、化解人与自然的不和谐,以创造和维护一个和平、稳定、繁荣、可持续发展的世界。而“一带一路”倡议则是中国以激励性机制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包含的国际社会理念的平台。
王玉主
基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念的河间市社区建设对策研究
中共十八大以来,伴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我国的政治经济改革不断向纵深推进,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王佩
关键词:城市社区居民城市社区建设社区建设模式

相关作者

耿占春
作品数:102被引量:184H指数:7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文学院
研究主题:诗歌 卜辞 诗歌写作 诗学 话语
王晓芳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
研究主题:环保民间组织 法社会学 法律环境 第三部门 现代公民
王玉主
作品数:82被引量:38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研究主题:一带一路 东盟关系 APEC 双边贸易 中国-东盟关系
焦义菊
作品数:5被引量:87H指数:2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扶贫 社会理念 高校网络舆论 服务社会 高校学生
范明英
作品数:65被引量:160H指数:7
供职机构:华东理工大学
研究主题:中国共产党 视阈 马克思主义 嬗变 协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