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139篇“ 社会认识“的相关文章
数字时代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自主培养探索--以社会认识论领域为例
2024年
我国的社会认识论领域是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数字时代,社会认识论领域借助数字技术和虚拟教研平台,赋能优质教学资源建设,构建“云系列”立体化人才培养机制,推动跨学科、跨文化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是对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自主培养的有益探索,推动了学术、学科、学院和学人的共同发展。
欧阳康张宸晟匡梦婷
关键词:社会认识论
社会认识论研究的三种向度
2024年
社会认识论问题是哲学研究的核心议题之一,马克思正是在西方近代哲学认识论的基础上强调了认识社会性和历史性,开辟了社会认识论哲学研究的新维度。首先,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强调认识论的“实践”转向,为社会认识论研究开辟了新方向;唯物史观则是宏观维度的社会认识论的显现,它确立了社会认识论研究中实践唯物主义的研究路径。其次,法兰克福学派的同路人索恩·雷特尔围绕马克思的《资本论》提出了商品交换中的“交换抽象”和“思维抽象”,将马克思与康德加以关联,从商品交换的形式性这一微观层次上深化社会认识论研究。再次,现代精神分析理论基于幻象和意识形态社会现实所提出的主体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从独特视角探讨了社会认识研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具体而言,阿尔都塞受拉康的影响,围绕着马克思的《资本论》而提出的“症候阅读法”是对马克思文本阅读与社会认识之间关系的进一步探讨;当代左翼精神分析学者齐泽克将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现实归之于意识形态的幻象及其结构的产物,则是社会认识论研究进一步微观化和深入化的体现。总之,尽管上述三种社会认识论研究路径各不相同,但它们都有助于推进和深化马克思主义基础上的社会认识论研究。
孔明安
关键词:社会认识论意识形态幻象
资产阶级社会认识的逻辑深化与共产主义的“理论阐述”——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释
2024年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把对象性的自然和感性对象性活动相结合,提出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互统一的观点。由于自然主义与人道主义的结合点是“社会”,马克思从哲学批判转向以(市民)社会为对象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完成了从近代的先验认识论向“资产阶级社会认识(理论)”的转变,开启了新的问题视野。新的问题视野不是要获取实证的社会知识,而是以求解人之异化的社会根源为路径,探索共产主义的必然性。在新的问题视野的观照下,马克思思想超越了同时代思想对共产主义的消极的、否定性的使用,在文明论的意义上建立对其真正肯定性的理解,实现了对共产主义深入的“理论阐述”。
袁立国
关键词:共产主义
作为一种社会认识论的文化哲学
2024年
当代社会发生的巨变需要有相应的社会理论给予解释,这种要求形成了当代社会理论研究的文化哲学论题新趋向。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格局,社会理论家们越发相信,仅仅从经济生产或者政治斗争方面分析问题显然不够,还需要从文化建构的视角去展开研究。于是,各种各样的当代社会理论与文化批判和文化研究结合起来,催生出许多以文化问题为导向的社会理论。从文化批判和文化研究的路径展开对当代社会问题的研究之所以愈发突显其重要性,正是因为当代社会理论的建构和完善需要文化哲学的思考面向及其方法论上的整合。
欧阳谦
关键词:社会转型文化哲学文化主义文化建构
社会认识论:重画哲学知识论的概念地图——兼评《知识社会维度与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被引量:2
2023年
认识论上的个人主义主张,知识的产生和辩护都是个体心灵领域的事情。当代社会认识论的兴起突破了这种传统观点,强调从知识本身的社会属性上来定义知识,突出了知识产生过程中社会因素的重要性。《知识社会维度与当代社会认识论研究》一书系统凝练了“何为社会认识论”这一根本问题;围绕知识的社会性、集体性和规范性充分展示了社会认识论与知识社会学、社会建构论的划界;在知识社会维度的视角上展现了当代哲学知识论对现实社会议题提出深刻理论洞见的可能性。“社会认识论在中国”为构建知识论的中国话语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并正在重新擘画当代知识论研究的概念地图。
徐竹
关键词:社会认识论
康德图式论的社会认识论审思——以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为视角
2023年
阿多诺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所开展的社会认识论批判,并非呈现为一套完备的学理体系,而是脱胎于他对现代工业社会理性形式的分析,尤其体现在他对文化工业的批判上。以大众文化为商品内容的文化工业生产系统,实现了以社会控制、消解认识自律性为目标的意识形态功能,实现了康德试图批判并加以限定的唯心主义认识论。在上述图景中,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与康德的先验认识论的疑难(即图式论疑难),就此形成一种互文关系:一方面,文化工业的社会效应,引向了对康德知识论其社会实践意涵的再阐发;另一方面,阿多诺对康德图式论反讽式的借鉴,精准定位了文化工业实现社会控制的运作机理。就此,一种基于康德先验知识体系改造的社会认识论,可在文化工业批判开启的社会历史总体性中获得理论定向。
陆凯华
关键词:图式阿多诺社会认识论
基于历史唯物主义批判视角的元宇宙社会认识
2023年
无论是一般性的元宇宙描述研究,还是对元宇宙的批判研究,这些研究者们共同站在同一个界面上来分析和批判元宇宙问题,他们要么站在元宇宙的虚拟世界方面,选择对传统的现实生活世界的摒弃,要么站在现实身体所立的世界上,来批判元宇宙世界的虚无。在今天的数字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环境下,我们实际上很难摆脱这种二元论思维的影响,我们需要不断地在虚拟和现实的二元区分中选择一个角度来切人元宇宙分析之中。不过,我们的问题不是从二者中选择其一来进行辩护,而是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将其恢复到真实的社会存在中去,试图发现在这种二元论立场中存在的社会认识根基问题.
蓝江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现实生活世界社会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宇宙
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基于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考察被引量:2
2023年
近两年,元宇宙已经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词语。但对元宇宙的研究更多集中于虚拟与现实的二分,并在这个二元论的形而上学基础上进行分析。实际上,虚拟和现实的二分并不是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的主要内容,因为这种二元论在现实社会中早已体现为感知事实和形式事实的区分。对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的理解,需要回到历史唯物主义,从具体活生生的人的社会生产和交往中重新看待元宇宙的事物。与此同时,元宇宙的社会认识论需要一种新的主体,这种主体不应该是监控主体和消费主体,而是作为非主体的主体性,它如同一种事件,将不可能被认识的元宇宙世界展现在用户面前。
蓝江
关键词:社会认识论历史唯物主义
课程史学研究新理路:基于波克维茨“社会认识论”的建构被引量:1
2023年
课程史学研究在课程理论与实践中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美国教育学家波克维茨的社会认识论将历史化和问题化引入课程史研究,开辟出课程史学研究的新理路。社会认识论强调知识内嵌社会性并与权力融合共生,它是一种研究方法论,关注理性系统。社会认识论将学校教育知识视为一种与权力有关的社会实践,从社会学的角度反思当前课程理论和实践中各种话语的历史形成过程,并剖析背后的权力运作。以社会认识论为基础,课程史学研究新理路涵盖了五个逻辑转向:从主权权力观转向生产性权力观的核心理念、从主体中心化转向主体去中心化的关键焦点、从地理空间转向文化场域的限定视角、从线性进步转向间断变革的历史时间观、从编年史转向当下历史的研究范式。新理路揭示了历史的织造特性,填补了传统批判教育研究的不足,审思了课程改革研究,界定了课程史研究者的新角色。
唐青才何梦洁
关键词:课程史社会认识论
商品概念的哲学阐释及其社会认识论意蕴被引量:2
2022年
前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产品没有普遍性地采取商品形式,商品并未成为社会结构的核心。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商品得到充分发展,商品生产与交换成为占支配地位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对商品进行哲学思考才可能获得普遍性意义。二重性是商品的本质特征,交换价值取代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取代具体劳动创造了一个颠倒的社会现实,塑造了新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资本论》对商品及其二重性的分析具有深刻的社会认识论意蕴,这种社会认识论不是对资本主义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的一种客观描述,而是一种科学的历史批判。在对商品进行批判性反思的基础上,马克思发现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历史特殊性,以及由此造成的人的存在方式的悖论性。
陈飞
关键词:社会认识

相关作者

郭湛
作品数:137被引量:1,215H指数:17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研究主题: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公共性 主体性 客体
储著斌
作品数:107被引量:172H指数:5
供职机构:江汉大学
研究主题:列宁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共产党 副省级城市 视阈
王晓升
作品数:296被引量:926H指数:1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
研究主题:阿多诺 哈贝马斯 鲍德里亚 辩证法 形而上学
李勇
作品数:32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哲学学院
研究主题:相对主义 主导产业评价 主导产业 儒家 哲学
宋兵波
作品数:34被引量:144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 教育改革 教育价值 教育研究 基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