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28篇“ 社会话语“的相关文章
沙特政教关系变革与社会话语重构
2023年
长期以来,沙特阿拉伯奉瓦哈比派教义为国教,在政治领域和公共生活中践行瓦哈比派传统及其价值观。为实现经济多元化并解决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问题,萨勒曼父子在掌权后推出了“2030愿景”改革战略。推进这一目标既需要相对集中的政治权力,又需要打造一个更加开放、多元、包容的社会氛围,因而也就与瓦哈比派保守、排他的教条传统相悖。由此,以穆罕默德·本·萨勒曼王储为核心推手,沙特开始自上而下推动政教关系的变革,并尝试塑造新的社会话语:一方面,利用“温和伊斯兰”概念消解传统的保守宗教理念在国家政治和社会文化领域的主导权,并通过倡导各宗教和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处,展现一种平等、多元的姿态;另一方面,建构“国族”观念来强调服从国王和王储、热爱国家,试图以“国族”而非宗教为纽带将沙特各方力量以王权为核心黏合为一体。通过分析沙特政教关系改革的具体举措、“温和伊斯兰”和“国族主义”话语建构的内涵、动力和制约因素,本文发现沙特近年来的政教关系调整与社会话语重构既服务和助推了其国内政治与经济改革,也为其尝试缓和与稳定地区局势的外交行动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这些成果是否可以长期延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改革努力能否真正成为沙特国家制度的一部分。
孙晓雯佘纲正
关键词:中东政治政教关系
青年马克思的市民社会话语实践
2022年
市民社会(burgerliche Gesell-schaft)的概念在历史性构境转换中,有一个从政治共同体的市民社会话语Ⅰ(亚里士多德一霍布斯)到资产阶级经济关系体的市民社会话语Ⅰ(斯密--黑格尔),再到被批判性超越的自在市民社会Ⅰ(黑格尔)的历史过程。
张一兵
关键词:社会话语话语实践政治共同体青年马克思霍布斯
社会话语的“双相障碍”:粉丝现象及其数字资本主义文化症候被引量:1
2022年
自2016年的新浪微博“超话”数据打榜时代,到2021年中央网信办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整治以互联网社交媒体为平台,基于粉丝心理认同为出发点、以流量取代艺术审美标准,引发不同粉丝群体之间激烈的话语对战的独特的“饭圈”文化景观。这种带着充满紧张对立的极端情绪与话语表达,易于陷入突然亢奋狂欢或仇恨愤怒的两极化心理情绪,如“双相情感障碍”这一病理学意义上的症状一般,即以伴随抑郁的躁狂发作状态[1]造成网络生态的紧张与失衡。
陈亦水郭瑾秋
关键词:社会话语网络生态文化症候心理认同
社会场境存在论与关系意识论中的市民社会话语--《德意志意识形态》新探被引量:6
2022年
广义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市民社会的基本构境意向为:一定的社会交往形式是整个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观念的基础。这也是在广义历史唯物主义构境中说明全部经济的社会賦型中政治生活和观念生活的直接基础。然而,如果我们不能进入历史唯物主义的场境关系存在论和关系意识论,那就根本不可能深入理解此处马克思、恩格斯指认的市民社会的关系场境本质,以及无法进入后来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历史现象学批判和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发现。
张一兵
关键词:《德意志意识形态》
社会圈层与社会话语的双重构建——论第十二届骏马奖中短篇小说
2022年
海勒根那《骑马周游世界》、李约热《人间消息》、吕翼《马嘶》和苏兰朵的《白熊》获第十二届骏马奖。在现实主义和虚幻主义的交织下,在自然草原、乡镇小城与大都市的时空背景转换中,这四部中短篇小说集均凸显了中国传统文化里权力观念与现代民众的博弈;官场文学中权力与信念的纠葛;权力话语中人和物的双重反抗。在权力与话语的双重感知下,少数民族作家主体的心理防御机制得到巩固;在历史与文化、现代与生活的语境中,少数民族作家既坚守了真实的自我,又在无意识中表现出对真实自我的某种不舍。
张译匀
关键词:话语构建批评话语骏马奖中短篇小说
社会话语建构中的音乐、事件与新闻性:基于Bilibili抗击新冠疫情主题音乐作品分析
2022年
在现代性社会中,从单个事件到整体事态链的呈现,新闻传播在不断拟合、抽离和选择中成为公众感知事件并籍此产生相关话语行动的“支撑体”。但话语行动者自身的主观动因会使其通过生产不同的文本来展示其话语行动并以此回应对现实的认知、情感与态度,而音乐正是其中显见且具有高度可传性的文本样态。作为话语建构主体的行动者自身在以现代性为特征的社会情态中,通过事件感知的诉求而卷入新闻传播的实在中,而对这种实在进行回应又可能借助音乐的文本形式表达并使音乐文本本身也存在新闻性,新闻作为一种中介赋予话语建构过程中感知和表达的社会公共空间指向。为进一步证实音乐存在新闻性并通过音乐文本形成话语建构这一理论假设,本文选择年轻世代高度聚集的文化社区和视频平台Bilibili为研究环境,以新冠疫情事件为研究线索,以基于新冠疫情事件所生产和传播的音乐作品为研究样本证明理论假设的同时也充分阐释音乐在建构当下社会话语实践时其在本体论上的合法性。
方贤洁卢毅刚
关键词:音乐新闻性
《黄帝内经》译者主体性的社会话语分析与启示被引量:1
2022年
摇摇《黄帝内经》简称《内经》,由《素问》和《灵枢》两部书组成,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中医典籍,其英译研究对于中医典籍的英译研究以及中医药的对外交流和传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近年来,在为数不多的《内经》译者主体性研究当中,大多数围绕译者的知识结构、学术背景、双语能力、翻译策略等主观因素对译文的影响,而忽视对译者开展翻译活动的社会历史语境、时代主题、诗学规范等客观因素的深入探讨。
高芸
关键词:译者主体性《黄帝内经》《素问》《灵枢》双语能力
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执行副院长李家成:在学习型社会话语系统中突显“事事为学”维度
2022年
终身教育体系建设是一个超级复杂、需要长期探索的巨大工程。在我国,终身教育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推进已逐渐由混沌走向明晰、有序。终身教育概念蕴含着时间的贯通、教育内容的融通,指向人的整体综合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加强对不同年龄段人群在疫情期间的学习状态、思想意识以及行为的跟踪研究,对全民终身学习系统的完善,尤其是在应对疫情背景下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何曼
关键词:终身教育学习型城市
青年马克思早期市民社会话语实践的历史线索被引量:9
2021年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对"市民社会"的认识和话语实践,还没有进入斯密-黑格尔以劳动分工和需要(交换)体系为基础的市民社会话语II的构境,只是到了《论犹太人问题》,他才进入以需要和私人利益为核心的经济的市民社会话语II的构境之中,也意识到了黑格尔批判市民社会的市民社会III的特殊构境意向。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完成了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向无产阶级的政治立场转变。也是在此",市民社会"一词第一次从黑格尔的市民社会话语III构境直接转换为有明确批判性政治立场的资产阶级社会总体。
张一兵
关键词:黑格尔市民社会《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
网络虚拟社会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的耦合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权力话语中心主义崇拜及其带来的话语世界的封闭,导致网络虚拟社会中权力话语话语权力二者之间相互离散,突出地表现为话语分歧和话语消解,致使网络协商难以有效实施。为促进网络社会话语权力与权力话语二者耦合协调发展,实现网络虚拟社会话语治理,要进一步加强权力话语对网络虚拟社会话语权力的规约;强化话语互动,建立以协商方式解码话语话语交流机制;加强社会合作治理,以公共利益为目标建立具有同一性的共同话语价值基础;加强权力话语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建设,促进权力话语强制力向生态性权力转型,以及推进网络社会话语权向话语软权力的转变。
钟瑞华邹卫中
关键词:互联网话语权力权力话语协商民主

相关作者

喻国明
作品数:890被引量:9,410H指数:50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媒介 中国传媒业 媒体 传媒产业 传媒业
张一兵
作品数:602被引量:3,047H指数:24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
研究主题:历史唯物主义 青年马克思 列斐伏尔 西方马克思主义 鲍德里亚
王建新
作品数:49被引量:212H指数:9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西北少数民族研究中心
研究主题:人类学 医患关系 宗教信仰 宗教文化 复合体
杨红
作品数:14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乐山师范学院
研究主题:教育政策 社会话语 NGO 中国NGO 共享型
蒲文胜
作品数:20被引量:28H指数:3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研究主题:全球公民社会 公民社会 贫困 扶贫 理论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