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126636篇“ 社区医师“的相关文章
- 中国社区医师统计学继续教育现状及培训需求调查
- 2024年
- 目的 了解社区医师对统计学继续教育的现状和培训需求,为社区医师统计学继续教育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在2023年10—12月,对北京市昌平区延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7所基层医疗机构的82名社区医师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内容包括社区医师对统计学的主观态度和认知、对统计学知识的了解情况、统计学继续教育的现状及需求。结果 15.79%的社区医师对统计学有兴趣,65.79%的社区医师每周学习统计学的时间在3小时以下,77.63%的社区医师认为学习统计学困难。对于统计学方法,大部分医师听说过但不会用。61.84%的社区医师认为在课题开展中需要统计学指导或咨询,80.26%的社区医师认为统计学课程需要加入临床及科研案例以结合实际。结论 社区医师对统计学的学习兴趣不强,认为学习统计学困难并感到焦虑,其统计学理论与实践技能均不足。目前的统计学继续教育内容和方式与社区医师的实际工作结合不够,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他们的临床及科研需要,需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等进行改革,提升社区医师参加统计学继续教育的动力,提高其统计学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
- 王思扬欧阳慧
- 关键词:社区医师统计学继续教育
- 关于社区医师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认识现状的研究
- 2023年
- 了解社区医师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认知现状。方法 2020年12月抽取北京市门头沟区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40名从事社区工作的执业医师,分别从缺血性脑血管病抗血小板治疗管理方案、降脂治疗管理方案、降压治疗管理方案、卒中后认知障碍的筛查管理方案等4个方面,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社区医师进行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认知现状的横断面调查。并针对调查对象开展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危险因素相关知识的培训,并于培训结束后,再次进行调查评估培训效果。结果 培训后,社区医师对于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认识相关知识评分均显著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当前社区医师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的认识仍不足,经培训,社区医师对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知识的掌握有一定提升。
- 赵彦坡朱倩倩安强
- 关键词:社区医师缺血性卒中
- 社区医师科普在预防心身疾病中的作用研究
- 2022年
- 心身疾病(Psychosomatic Diseases)又被称为心理生理疾病(Psychophysilogical Disease),20世纪80年代的精神病学教科书、国际疾病分类等第3版第5章中列出,而在内科学学科相关各种心身疾病,如高血压和冠心病等心身疾病均在其章节中分散描述。心身疾病在临床上很普遍,由于其发病率较高及高死亡率,根据调查于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躯体病占1/3,心身疾病占1/3,剩余1/3为心身疾病。经我国近年调查显示,心身疾病的门诊病历占全部病例的33.2%。前三位死亡原因是心脏病发作、中风和恶性肿瘤,其加在一起占死亡原因一半,还有一半以上心身疾病患者,通常易被诊断出来。因此需要社区医师展开对心身疾病的研究及预防,基于此本次研究从心身疾病临床研究实施综述,观察社区医师科普在心身疾病防治中的作用。
- 刘春燕
- 关键词:社区医师科普心身疾病
- “互联网+社区医师”规范化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研究使用“互联网+社区医师”规范化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共入选北京安贞医院2017至2018年医院员工中的2型糖尿病患者86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患者各433人,对照组仅接受糖尿病的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接受互联网+社区医师管理模式。均干预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管理相关指标,包括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体重指数(BMI)、低密度脂蛋白、肌酐,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DMSES)评分。结果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后血糖分别为(8.34±1.11)mmol/L和(7.26±0.84)mmol/L。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后糖化血红蛋白分别为(8.48±1.05)%和(6.34±0.83)%。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后低密度脂蛋白分别为(3.58±0.42)mmol/L和(3.20±0.56)mmol/L。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后BMI分别为(27.13±1.88)kg/m2和(25.61±1.13)kg/m2。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后肌酐分别为(84.7±27.69)μmol/L和(63.82±26.47)μmol/L。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后尿蛋白肌酐比分别为(298.11±13.55)和(210.83±11.18)。两组患者干预后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低密度脂蛋白、BMI、肌酐、尿蛋白肌酐比值均较干预前下降,且试验组干预后低于对照组(P均<0.05)。对照组和试验组干预后DMSES评分分别为(146.57±16.19)分和(182.37±14.38)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干预后的DM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均<0.001)。结论“互联网+社区医师”规范化管理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可有效控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BMI、肾功能水平,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
- 王伟英周玉杰闫振娴许晓晗
- 关键词:2型糖尿病
- 社区医师头晕/眩晕知识培训效果评价
- 2021年
- 目的评价社区医师头晕/眩晕知识的培训效果。方法对来自北京市海淀区8所社区卫生中心42名医生进行头晕/眩晕知识培训,于2018年及2019年分别进行两次培训,培训内容涉及前庭解剖病理生理知识、头晕/眩晕问诊、头晕/眩晕查体、病例分析、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耳石症)诊治五大部分。分别于培训前及培训后进行理论及技能考核,每部分20分,总分为100分。培训结束后哪部分对临床帮助最大进行问卷调查。将参与培训的主治及以下医师职称设为中级职称组,副主任及以上职称医师设为高级职称组。对考核成绩、调查问卷、不同职称组考核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训前后5部分成绩均有大幅提高(P<0.001)。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认为耳石症诊治对临床最有帮助的医师占52.4%,病例分析对临床最有帮助的医师占19.0%,问诊对临床最有帮助的医师占14.3%,查体对临床最有帮助的医师占14.3%。不同职称分组考核成绩结果显示:高级职称组培训前对前庭解剖病理生理知识、问诊、病例分析得分及总分高于中级职称组(P<0.05);高级职称组培训后对前庭解剖病理生理知识、耳石症诊治得分及总分高于中级职称组(P<0.05)。结论社区医师对头晕/眩晕知识及临床技能掌握不足,不同职称欠缺知识不同,可进行分层培训;社区医师对头晕/眩晕基础解剖及病生理重视不足,规范性培训可提高社区医师头晕/眩晕知识及技能。
- 王爽王丽娟刘荧王红霞吕娜刘欣
- 关键词:头晕眩晕社区医师
- 社区医师综合管理对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的效果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观察在社区对脑卒中高危因素者进行综合管理的效果。方法选取中心2010年~2012年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的990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危险因素,根据危险因素将患者分组,对发现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危险因素进行控制,并给予健康指导,分析脑卒中相关危险因素改善情况,观察管理效果。结果通过对社区居民危险因素进行控制,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得到了较好的控制,吸烟,饮酒人数减少。结论对社区人群进行筛查和干预,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脑卒中危险因素控制。
- 岳志坚
- 关键词:脑卒中健康教育综合管理
- 微信在社区医师超声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19年
- 社区医院超声医师担负社区、街镇居民的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工作,也是一些疑、难、重病的首诊医师。为促进社区超声医师诊断水平,尝试以微信群作为交流平台,采用互动交流式教学,补充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提高了教学效果,促使社区超声医师诊断水平稳步提升。
- 姚延峰周晓刚罗茜
- 关键词:互动教学社区医师超声诊断
- 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培训对社区医师高血压诊治水平及社区综合防治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培训对社区医师高血压诊治水平及社区综合防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来自5个试点单位共38名社区医生进行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培训,培训时间2个月。培训结束后通过问卷评估社区医师对高血压知识及其诊治知识的掌握情况;分别于培训前,培训结束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检测比较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高血压分级情况。结果培训后,社区医师的高血压防治基础知识和诊治水平评分均显著提高,培训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培训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水平均显著低于培训前,患者的血压分级也显著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高血压规范化管理培训能有效提高社区医师的高血压专业知识和诊治水平以及疾病管理能力,显著提高社区高血压的综合防治效果。
- 黄晓渝莫北溪鲁桓阮敏黄德华袁祥
- 关键词:高血压
- 临床与社区医师联合对社区高血压病人系统化管理及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被引量:5
- 2019年
- :目的了解系统化管理及护理干预措施对高血压患者知晓率、服药率和高血压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7年11月入我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1140例,随机分为两组,签约组(600例)和非签约组(540例)。签约组给予系统化管理及护理干预措施,非签约组仅给予常规治疗。结果签约组与非签约组患者知晓率、服药率和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98%vs81%、95%vs62%和88%vs5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规范的系统化管理及护理干预措施,能帮助高血压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降压效果显著,进而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 尚伟
- 关键词:高血压护理干预
- 社区医师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可控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及培训效果研究被引量:13
- 2019年
- 背景脑卒中后二级预防对于患者预防血管并发症、再发脑卒中具有重要意义,社区医师是开展脑卒中防治工作的重要力量。目的了解社区医师对脑卒中二级预防可控危险因素的认知情况,评价对社区医师进行相关培训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北京市门头沟区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选取执业范围为内科或全科的社区医师50例,进行脑卒中二级预防可控危险因素相关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对脑卒中患者血压、血糖、血脂、心房颤动、抗血小板治疗的规范化二级预防治疗与管理。分别于培训前和培训后对纳入社区医师进行相关知识考核,比较培训前后的合格率,采用柏拉图分析法探讨培训未达标项(合格率<90.0%)的影响因素。结果培训前,社区医师血压相关知识的合格率达80.0%,其他因素相关知识的合格率均<80.0%。培训后,社区医师对血压、血糖、血脂、心房颤动、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知识的合格率均高于培训前(P<0.05);对血压、血糖、血脂、抗血小板治疗相关知识的培训达标[合格率分别为100.0%(50/50)、92.0%(46/50)、90.0%(45/50)、96.0%(48/50)],对心房颤动相关知识的培训未达标[合格率为70.0%(35/50)]。柏拉图分析结果表明,导致社区医师对心房颤动相关知识培训未达标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对抗凝药物的了解(40.0%,20/50)、心房颤动抗凝适应证的掌握(28.0%,14/50)、心房颤动抗凝出血风险的评估(18.0%,9/50)。结论目前社区医师对脑卒中二级预防主要可控危险因素的认知不足,对血压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好,对心房颤动相关知识的认知较差,规范性培训可以提高其认知水平。
- 高彩红裴建基马丽芳穆利春朱倩倩安强
- 关键词:社区卫生服务卒中
相关作者
- 钱宁

- 作品数:52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华医学会
- 研究主题:出院后 社区管理 合理用药 国家基本药物目录 非药物治疗
- 达骏

- 作品数:181被引量:232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下裂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阴茎 输尿管软镜 肾结石
- 张克

- 作品数:149被引量:14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阴茎 阴茎癌 尿道下裂 阴茎阴囊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姚海军

- 作品数:299被引量:441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尿道下裂 阴茎阴囊 PAGET 阴茎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 陈慧瑛

- 作品数:44被引量:79H指数:6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研究主题:护理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 社区医师 护理质量 前列腺增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