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038篇“ 神经影像技术“的相关文章
基于神经影像技术的针灸治疗功能性肠病研究系统评价
2024年
目的系统评价针刺治疗功能性肠病(FBD)的神经影像学研究,探讨针刺治疗FBD的中枢机制。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万方、Web of Science、Embase、PubMed 5个数据库,筛选纳入基于神经影像技术的针刺治疗FBD临床研究,分析总结研究设计,整理针刺干预对FBD患者脑功能活动模式的影响。结果共筛选304篇,纳入9篇文献,这些研究从即时影响和长期效应两个方面探讨了针刺治疗FBD的中枢机制,发现单次针刺显著影响了FBD患者扣带回、丘脑等区域功能活动,疗程针刺治疗显著调节了FBD患者前扣带回、脑岛、海马等区域的功能活动及连接模式。结论针刺可能通过调节FBD患者前扣带回、脑岛、丘脑等区域的功能活动及连接模式实现治疗作用。
李思扬何雨杞张攀毛杨科曾芳尹涛
关键词:针刺功能性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神经影像
神经影像技术在意识障碍患者脑功能评估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重症监护医学的最新进展提高了严重颅脑损伤(severe brain injury,SBI)患者的生存率,但之后的意识恢复却较为缓慢,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disorders of consciousness,DoCs)。DoCs发生的原因各不相同,其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病因、病程和相关神经功能缺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涉及不同人群,这对诊断、预后和治疗指南的制定提出了挑战。
陈伟观张晔张晔周学军
关键词:病理生理机制严重颅脑损伤神经功能缺损神经影像技术
基于神经影像技术的太极拳改善老年人认知功能中枢机制的系统综述被引量:4
2023年
太极拳是一种融合意念冥想和躯体运动的典型身心运动,对老年群体认知功能有积极的改善作用。本研究采用系统综述的方法对基于神经影像技术的太极拳改善老年群体认知功能中枢机制的文献进行归纳总结,结果显示:长期太极拳锻炼可在一定程度上重塑老年人大脑结构并改善大脑功能,对认知记忆、执行控制、情绪调节等认知功能有明显的调节作用。对认知控制网络核心脑区前额叶的结构功能重塑可能是太极拳提高认知记忆能力的潜在中枢机制,对多个认知控制网络脑区的结构功能重塑是太极拳改善执行控制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后续研究中建议从研究对象的选择、样本量、扫描方法及任务态设计等方面提升研究设计质量,深入研究太极拳锻炼对老年群体的中枢作用。
刘天宇尹涛曾芳
关键词:太极拳磁共振成像神经影像大脑可塑性
功能神经影像技术与经颅磁刺激联用在神经康复中的研究进展
2023年
功能性神经影像神经调控技术的联合应用已成为一个令人兴奋的领域,这为多种疾病损伤后大脑重塑的多尺度探索提供了丰富的视觉数据,并为神经康复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介绍了三种功能性神经影像(EEG、fMRI、fNIRS)和神经调控技术(TMS)的组合,阐述了这些组合的重要性,并讨论了它们在神经康复中的应用价值。基于这些组合的脑机接口和神经假肢等尖端技术,有望对疾病后神经回路重建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并为神经康复提供更精确的方案。
应颖马兴怡李杰祁文俊林维山杨婧瑞李铁徐文东
关键词:经颅磁刺激神经康复
神经影像技术在药物成瘾机制及治疗中的应用与挑战
2022年
神经影像技术可以无创地表征成瘾大脑结构和功能信息,揭示成瘾行为的神经机制,为脑刺激潜在靶点提供先验。神经影像技术在药物成瘾疾病中的研究、复吸预测、无创脑刺激疗效评估中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在此,我们对神经影像技术的分类与分析方法、在成瘾中的应用以及面临的挑战进行论述和探讨,以期推进神经影像技术在药物成瘾戒治工作中的应用。
袁凯张杉刘军喻大华
关键词:放射学成瘾神经影像
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研究进展与实践被引量:2
2022年
从脑电/脑磁、功能磁共振以及同步脑电-功能磁共振三种具有代表性的非侵入性神经影像典型技术出发,回顾了不同模态的发生发展,梳理了每个模态相关研究的主要研究进展,强调了多模态融合分析技术的重要性,结合多模态神经影像分析平台、脑影像大数据平台建设和辅助临床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实践应用,探讨多模态神经功能成像新技术面临的技术挑战及其在促进脑科学发展中的意义,同时对神经影像技术发展做出总结和展望。
高鹏李海芳
关键词:多模态神经影像多模态融合信号处理EEG-FMRI
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分析
2022年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使得信息技术逐渐成为了医疗领域十分重要的技术组成部分。例如出现的脑电/脑磁、功能磁共振,以及同步脑电-功能共振这三种有着明显代表性的分侵入性神经影像技术,为医疗诊断提供了较为可靠准确的数据信息。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基于多模态神经影像技术进行分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提升工作过程中的技术使用能力。
刘可林
关键词:多模态神经影像信息技术磁共振
合理应用神经影像技术提高对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效能
2022年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引起痴呆的最常见病因,能减缓AD进展的有效治疗集中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因此AD早期诊断至关重要。目前AD的3个最成熟的影像学标志物(海马萎缩、颞顶叶低代谢和大脑皮层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Aβ)沉积)已被纳入由美国国家衰老研究所和阿尔茨海默病学会联合发布的AD诊断标准。
陈敏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磁共振成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
基于神经影像技术认识膝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的复杂性被引量:6
2021年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 KOA)慢性疼痛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功能活动,明确KOA疼痛的机制及不同疗法的镇痛效应是目前研究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在疼痛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神经影像技术在KOA慢性疼痛研究中的应用和发展,学者们发现KOA的慢性疼痛不仅包含伤害感受性疼痛,也含有神经病理性疼痛成分。参与KOA疼痛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机制复杂,可能是外周或中枢敏化引起的,但在临床诊疗中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针对合并神经病理性疼痛KOA的治疗方法也尚未形成共识。因此,本综述基于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EEG)、脑磁图(magnetoencephalogram, MEG)、近红外光谱(near-infrared spectroscopy, NIRS)等神经影像技术研究成果,回顾KOA疼痛引起的大脑病理生理学相关区域变化,梳理疼痛评估和预测方面的最新成果,明确KOA不同疗法的脑中枢镇痛机制,希望为KOA疼痛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以利于制定KOA的早、中期合理治疗方案,促进临床镇痛疗效的提高。
郭光昕朱清广陈子颖顾元嘉姚斐房敏
关键词:神经影像技术膝骨关节炎慢性疼痛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影像技术在重度抑郁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重度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障碍疾病,其神经生物学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神经影像技术的发展使研究人员发现更多的重度抑郁症患者相关大脑结构和功能的特征性改变。神经影像技术可无创探究脑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变化,被逐渐应用于重度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本文就神经影像技术在重度抑郁症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断中的相关应用及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抑郁症的神经生物学机制提供思路及客观影像学依据。
陈新英
关键词:重度抑郁症神经影像

相关作者

尹涛
作品数:46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研究主题:针刺 功能性消化不良 神经影像 针刺治疗 神经影像学
顾明
作品数:146被引量:471H指数:11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CT 磁共振成像 介入治疗 MRI 肝脏
柯振武
作品数:62被引量:118H指数:7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磁共振成像 MRI 肝癌 嗅神经母细胞瘤 螺旋CT
蒋锐
作品数:54被引量:120H指数:6
供职机构:成都军区总医院
研究主题:MRI 脾功能亢进 320排CT 螺旋CT诊断价值 部分性脾栓塞
贺永
作品数:52被引量:25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
研究主题:连接组 功能磁共振 阿尔茨海默病 静息态 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