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3511篇“ 神经源性损害“的相关文章
一种基于核磁影像识别脊髓神经损害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影像识别脊髓神经损害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特征向量构成单元和集成学习单元;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每个待识别的MRI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特征向量构成单元用于对预处理后的MRI数据进行灰质特...
刘小璇刘艳曾祥柱滕升华王绪健樊东升
一种基于核磁影像识别脊髓神经损害的系统和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核磁影像识别脊髓神经损害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预处理单元、特征向量构成单元和集成学习单元;预处理单元用于对每个待识别的MRI数据进行预处理操作;特征向量构成单元用于对预处理后的MRI数据进行灰质特...
刘小璇刘艳曾祥柱滕升华王绪健樊东升
一种跨部位识别针极肌电图神经损害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部位识别针极肌电图神经损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对输入系统的原始肌电信号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第二步,对预处理后的针极肌电图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后的特征级联构成特征向量<Image f...
何及刘艳滕升华王绪健郝晨旭樊东升
一种跨部位识别针极肌电图神经损害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跨部位识别针极肌电图神经损害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第一步,先对输入系统的原始肌电信号进行一定的预处理;第二步,对预处理后的针极肌电图数据进行特征提取,将提取后的特征级联构成特征向量<Image f...
何及刘艳滕升华王绪健郝晨旭樊东升
文献传递
神经损害的非炎肌病临床与电生理特点被引量:2
2019年
目的探究伴神经损害的非炎肌病患者临床及电生理特点。方法回顾收集自2015至2017年我院明确诊断为肌肉疾病且在我院肌电图室完成常规肌电图检查的所有患者,分析伴神经损害且诊断为非炎肌病患者的临床及电生理特点。结果共收集经基因检测或肌肉活检明确诊断为肌肉疾病患者110例,肌电图出现神经损害者为10例,其中出现神经损害且为非炎肌病者4例。上述4例患者分别为1例脂质沉积肌病、1例中央轴空病、1例包涵体肌病及1例Welander型远端型肌病;肌电图均合并神经损害,同时伴或不伴周围神经损害。结论少数非炎肌病患者肌电图可出现神经损害,肌电图不能作为诊断肌肉疾病的单独标准。
古力切木·艾麦尔陈静燕黄姿何若洁姚晓黎廖松洁
关键词:肌肉疾病肌电图神经源性损害肌源性损害
肌电图呈广泛神经损害的平山病与肌萎缩侧索硬化患者电生理特点比较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 比较肌电图呈广泛神经损害的平山病患者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患者的电生理特点。方法 对2006年4月至2016年1月于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经临床和肌电图检查诊断为平山病的83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寻找肌电图呈广泛神经损害的患者,为每例患者选择2例别、病程相匹配的青年型ALS患者作为对照,对两组患者的电生理特点进行比较。结果 83例平山病患者中共有8例(9.6%)肌电图呈广泛神经损害,与ALS对照组[(38.6±4.2)岁]相比,平山病组患者年龄更小[(17.5±2.4)岁,t=12.92,P〈0.01],双侧受累者更少(1/8与12/16,P=0.008),正中神经运动传导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波幅降低者更少(1/8与15/16,P〈0.01),尺神经与正中神经的CMAP比值更低[0.66(0.29,0.79)与1.83(1.20, 3.82),Z=124.0,P〈0.01],上肢肌肉的自发电位更少(小指展肌Z=60.5,P=0.003;伸指总肌Z=36.0,P=0.019),胸锁乳突肌运动单位电位时限较相同别、年龄组正常值增加的百分比更少[33%(31%,50%)与52%(43%,58%), Z=103, P=0.016]。结论 平山病患者肌电图存在广泛神经损害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上述电生理特点有助于其与ALS相鉴别。
沈东超方佳丁青云崔博李大伟邰宏飞管宇宙崔丽英
关键词:平山病肌萎缩侧索硬化肌电图
氮氧化物中毒引起双下肢神经损害及骨梗塞康复一例报告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氮氧化物中毒引起的双下肢神经损害及骨梗塞的康复方案及效果。方法个案报道。结果患者康复后自理能力及参与能力提高明显。结论应重视在活动能力受限的前提下提高自理能力与参与能力。
孔胜建许松云
关键词:氮氧化物中毒康复
肌电图广泛神经损害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的诊断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肌电图广泛神经损害与肌萎缩侧索硬化(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诊断之间的关系。方法对2002年1月至2008年12月北京协和医院运动神经元疾病数据库进行回顾分析,统计肌电图表现为广泛神经损害的疾病种类,总结ALS患者首次就诊时肌电图神经损害的分布区域和随诊后的结果,并对影响ALS初诊时肌电图表现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首次就诊时,共有298例患者的肌电图表现为广泛神经损害,其中ALS192例(64.4%),进行肌萎缩36例(12.1%),肯尼迪病13例(4.4%),平山病10例(3.4%),颈椎病或腰椎病9例(3.0%),脊髓肌萎缩6例(1.3%),多灶运动神经病5例(1.7%),ALS叠加综合征5例(1.7%),肌病4例(1.3%),遗传运动神经病3例(1.0%),运动轴索周围神经病3例(1.0%),脊髓灰质炎后综合征2例(0.7%),未能确定诊断者10例(3.4%)。本数据库中,共有213例患者最后确诊为ALS,其中第1次肌电图检查时,8例(3.8%)表现为2个区域神经损害,13例(6.1%)表现为1个区域神经损害,经随诊3—24个月后,均发展为广泛神经损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LS肌电图广泛神经损害的表现与病程、起病部位、发病年龄以及别无关。结论广泛神经损害的肌电图改变并非仅见于ALS;在疾病发生后一定时期内,ALS也可以仅有1个或2个区域的神经损害
刘明生崔丽英管宇宙李本红杜华
关键词:肌萎缩侧索硬化神经肌肉疾病肌电描记术
广泛神经损害患者的临床分析
2010年
目的进一步研究肌萎缩侧索硬化(ALS)的诊断及预后。方法2008年2月~2010年1月间因缓慢起病、逐渐进展的肌肉无力、萎缩、痉挛、束颤就诊,且针肌电图呈广泛神经损害者均纳入登记建档;记录首发起病部位、修订肌萎缩侧索硬化功能评分(ALSFRS-R)以及病程,并分析临床特点。结果(1)广泛神经损害患者共80例,19例(23.75%、19/80)为下运动神经元综合征(LMNS)患者,61例(76.25%、61/80)为不同诊断级别的ALS(Awaji-shi ma标准);其中临床肯定型24例(30%、24/80),临床拟诊型22例(27.5%、22/80),临床可能型15例(18.75%、15/80)(χ2=0.067,P=0.381);(2)在不同诊断级别的ALS中,首发起病部位在延髓者,临床肯定型的例数多于拟诊型和可能型(P<0.05);(3)ALSFRS-R平均35.35±6.17,平均病程(27.7±22.2)年;与临床拟诊型和可能型患者组比较,肯定型组ALSFRS-R分值(31.00)更小,病程(1.64年)更短。结论广泛神经损害的患者中虽然不同诊断级别的ALS患者占大部分,但临床肯定型仅1/3;预后不良的因素为延髓起病、评分低和病程短。
孙瑞迪曾艳平初红罗君彭彬董红娟卢祖能
肌电图呈广泛神经损害患者的临床诊断和转归
目的分析广泛神经损害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不同诊断级别所占比例,以及转归预测。
卢祖能
文献传递

相关作者

杜华
作品数:108被引量:711H指数:1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电图 神经传导 单纤维肌电图 肌电描记术
李本红
作品数:114被引量:858H指数:1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肌萎缩侧索硬化 肌电图 神经传导 单纤维肌电图 肛门括约肌肌电图
潘华
作品数:96被引量:284H指数:9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研究主题:肌萎缩侧索硬化 震颤 电生理 肌电图 神经传导
崔丽英
作品数:878被引量:18,863H指数:35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
研究主题:肌萎缩侧索硬化 病例报告 肌电图 脑炎 重症肌无力
廖松洁
作品数:61被引量:411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研究主题:肌电图 NETRIN-1 脑卒中 人工寒潮 高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