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9357 篇“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的相关文章
紫杉醇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1例报道及文献分析 2025年 紫杉醇是一种二萜生物碱类化合物,具有独特的作用机制、广泛而显著的生物活性、复杂的化学结构;紫杉醇是一种广谱、低毒、高效的抗癌药物,主要通过促进微管蛋白形成微管,抑制微管解聚,进而导致肿瘤细胞凋亡[1-2]。紫杉醇可诱导多种癌细胞凋亡,现广泛用于肺癌、乳腺癌、头颈癌、卵巢癌等多种恶性肿瘤的临床治疗[3]。 徐华敏 陈新玉 骆云霞 李祖鹏 何满娥 李魏嶙关键词:紫杉醇 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基于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的中枢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自动监测模块构建优化与实践 2024年 目的构建基于临床药品不良 事件主动监测与智能评估警示系统 -Ⅱ(ADE-ASAS-Ⅱ)的中枢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CNS-ADR)模块,开展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相关CNS-ADR大样本真实世界主动监测评价研究。方法以文献、自发报告、电子病历中CNS-ADR相关描述词作为初始词集,利用文本识别技术构建并优化CNS-ADR自动监测模块条件设置。回顾性监测2017—2021年使用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住院患者,对发生CNS-ADR的阳性病例的人口学特征、中枢神经系统 症状、住院科室进行统计描述。结果基于1185例人工监测结果进行反复测试优化后,最终确定的模块最佳设置包括62个关键词集,阳性预测值(PPV)为13.63%,召回率为100%。利用该模块拓展监测8222例用药人群,报警2366例,PPV为11.88%,关联性阳性281例,发生率为3.42%,其中60岁以上患者占比50.17%,CNS-ADR表现主要为癫痫发作、头痛、躁狂、谵妄等,发生CNS-ADR主要分布在血液科、呼吸科、肿瘤内科等。结论基于ADE-ASAS-II建立的CNS-ADR自动监测模块,为开展CNS-ADR的真实世界研究提供了快捷可靠的文本数据挖掘支持。 李海艳 郭代红 朱曼 高奥 卢京川 伏安 李超 李鹏 赵安琪关键词:药品不良反应 文本分类技术 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2024年 目的探讨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影响因素,构建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广州市胸科医院2023年4月至2024年1月含利奈唑胺化疗方案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20例,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不良反应 及空腹、服药后2 h的利奈唑胺血药浓度。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影响因素,并构建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预测模型,采用ROC评价该模型的预测效能及校准能力。结果复治(OR=2.540,P=0.028)、合并空洞(OR=4.092,P=0.021)、贫血(OR=10.921,P=0.005)、C_(min)≥0.7665 mg/L(OR=6.813,P<0.001)是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以上4个因素建立的预测模型AUC为0.851(95%CI:0.774~0.929),约登指数为0.590时,其敏感度为66.7%,特异度为92.3%,预测模型有较好的校准能力(Hosmer-lemeshowχ^(2)=8.719,P=0.273)。结论C_(min)≥0.7665 mg/L、合并空洞、复治、贫血的MDR/RR-TB患者发生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风险可能较高,基于上述4个指标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对利奈唑胺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唐浩杰 杨子龙 俞朝贤 冯治宇 董海平 李祥 赵威 邝浩斌关键词:利奈唑胺 耐多药 肺结核 神经系统 度伐利尤单抗致免疫相关性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度伐利尤单抗所致免疫相关性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度伐利尤单抗”、“安全性”、“不良反应 ”、“神经系统 ”、“Durvalumab”、“ADR”、“adverse drug reaction”、“adverse event”、“nervous system toxicities”、“neurological irAEs”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及PubMed、Web of Science数据库公开发表的使用度伐利尤单抗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相关文献报道并进行分析。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9月30日。结果共纳入文献9篇,涉及度伐利尤单抗所致不良反应 患者9例,患者年龄66~82岁。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多发生在用药2~5周期内(55.56%)。常见的临床症状为肢体或全身无力(77.78%)。9例患者均停药,使用激素、免疫抑制剂、血浆置换等治疗。6例恢复或好转,1例未好转,2例死亡。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度伐利尤单抗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监测,采取适当措施预防或治疗,避免严重不良反应 的发生。 种朝阳 李超 龙丽辉关键词:神经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伐昔洛韦分散片致血液透析患者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1例 被引量:1 2023年 1例65岁的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于2022年3月30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压、陈旧性脑梗死病史8年,未遗留肢体活动、语言交流等障碍;慢性肾脏病5期,规律血透。对“增效联磺片”过敏。入院后给予莫西沙星和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治疗肺部感染,4月5日因带状疱疹开始服用伐昔洛韦分散片和洛芬待因缓释片。4月8日出现言语不利,完善头颅CT与磁共振检查未见脑出血和新发脑梗死。4月9日症状加重,且出现认知障碍,嗜睡,考虑与伐昔洛韦相关。4月10日停用伐昔洛韦,行多次血液透析后患者神经系统 症状好转出院。采用Naranjo不良反应 因果关系评价量表进行关联性评价,该不良反应 很可能为伐昔洛韦所致。伐昔洛韦的主要代谢产物浓度与其神 经 毒性有相关性。临床发生该不良反应 时,首先需停用可疑药物,必要时可行腹膜透析或血液透促进药物的排泄。 陈静 成华关键词:伐昔洛韦 血液透析 神经系统 药品不良反应 他克莫司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文献分析 2023年 目的:了解他克莫司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特点,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以“他克莫司不良反应 ”“他克莫司癫痫”“他克莫司后部脑白质病”“他克莫司神经系统 ”“TAC ADR”“TAC epilepsy”“TAC nervous system”和“tacrolimus posterior reversible encephalopathy syndrome”为检索词,检索2011年5月至2021年5月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及PubMed等数据库中收载的他克莫司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个案报道,并进行分析。结果:共筛选出有效个案报道37篇,涉及45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0例,≤50岁者33例(占73.33%)。他克莫司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多发生在用药后1个月内,有26例(占57.78%)。发生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后,27例患者(占60.00%)立即停用他克莫司。对症治疗处理后,1例患者死亡,4例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40例患者好转。结论:他克莫司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在临床中常见,可发生于用药后数日或数十年,用药过程中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神经系统 症状,保障用药安全。 陈慧颖 陈冠儒 彭寅 邓芳关键词:他克莫司 神经系统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研究进展 2023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等肿瘤免疫治疗使得肿瘤治疗格局获得了改善,但在使广大患者生存获益的同时也容易诱发各系统 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 (irAEs),若处理不当或不及时可引发严重后果,甚至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ICIs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NAEs)临床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存在临床表现多样化及种类多等特点,临床识别难度大,容易造成患者病情迁延,不利于促进其预后改善。因此,明确NAEs的发生机制,做到及早识别并准确诊断,可为临床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有助于患者预后改善。 赵明明关键词: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干预措施 疑注射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1例的药学监护 被引量:1 2023年 脓毒症是由宿主对感染反应 失调引起危及患者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尿源性脓毒血症主要是由于泌尿系感染细菌、毒素等进入血液循环所致。碳青霉烯类属于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对革兰阳性、阴性需氧菌及厌氧菌均有强大的抗菌作用,对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头孢菌素酶的革兰阴性杆菌也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其药品不良反应 主要累及神经系统 、消化系统 、皮肤及其附件^([1])。现对疑使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导致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尿源性脓毒症休克1例进行用药分析,探讨不良反应 发生机制及处理措施,分析抗感染治疗方案,为危重症患者个体化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杨毅 丁莺关键词:美罗培南 脓毒症休克 863例药物相关严重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自发报告分析 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了解药物导致的严重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发生特点及规律,挖掘药源性癫痫发作的风险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收集2008年1月~2021年6月解放军药品不良反应 数据库中严重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报告,统计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致病药物分布。结果:863例严重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报告中,男406例(47.05%),女457例(52.95%),平均年龄(54.94±21.85)岁;临床表现以癫痫发作(27.35%)、头晕(22.25%)、肌肉不自主收缩(11.70%)、头痛(9.04%)、意识障碍(4.75%)为主;致病药物排名前3位分别是抗感染药物(34.88%)、神经系统 药物(20.05%)、抗肿瘤药物(10.89%);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和左氧氟沙星检测出癫痫发作阳性风险信号。结论:药物相关的严重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涉及药物分布较广,其中抗感染类药物占比最高,临床应警惕药物在高龄患者中的神 经 毒性。 卢京川 王嘉熙 郭代红 袁拥华 伏安 李超 郭海丽 李伯研 张博关键词:神经系统 严重不良反应 药源性疾病 癫痫发作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被引量:3 2022年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广泛用于肿瘤的治疗,与其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以皮肤、内分泌、胃肠道、肝脏和心血管系统 症状常见,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虽相对少见,但种类、表现多样,不易识别。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神经系统 不良反应 的发生机制,有助于提高对其认知程度,尽早识别、准确诊断、及时干预、严密监控,最大程度改善患者预后。 王泽祎 刘广志关键词:免疫抑制剂 神经系统
相关作者
甄健存 作品数:382 被引量:2,899 H指数:27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临床药师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药学监护 药学 毛璐 作品数:101 被引量:548 H指数:14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药学监护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万古霉素 骨感染 邢颖 作品数:85 被引量:392 H指数:11 供职机构:北京积水潭医院 研究主题: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药学监护 抗菌药物 APP转基因小鼠 郭代红 作品数:561 被引量:2,937 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研究主题:药品不良反应 自动监测 合理用药 临床药师 住院患者 邱贞琴 作品数:35 被引量:98 H指数:6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89医院 研究主题: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药物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抗生素 中枢神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