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455篇“ 福利模式“的相关文章
- 普惠型儿童福利模式下事实无人抚养儿童法律保障问题研究
- 2023年
- 随着我国从剩余型儿童福利模式向普惠型儿童福利模式转变,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逐渐被国家纳入保障范围。目前,我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的法律保障,存在法律文件层级低、认定标准不完善、关于撤销监护资格的规定相互冲突、基层儿童工作队伍专业素质不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加强法律体系顶层设计,建立综合认定标准,划定边缘保障群体,重构监护机制,完善基层儿童工作队伍培训和激励机制,健全工作联动机制。
- 何新华
- 关键词:法律保障
- 个人主义公平观对美国社会福利模式的影响及其批判——从国情咨文看美国福利政策的调整
- 2021年
- 社会福利政策是构成现代社会公共政策的基石,而社会民意所凝聚起的关于公平观念的共识则对福利政策的制定产生重要的作用。美国社会的价值观长久以来以个人主义为导向,但在不同的时代也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对罗斯福与里根政府几个关键年份的国情咨文进行梳理,可以剖析美国个人主义公平价值观在不同时代中的表现和差异,以及对美国社会福利模式变迁和发展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揭示美国个人主义公平观及相应的社会福利模式的弊端。
- 林昀
- 关键词:国情咨文
- 东亚生产型福利模式视角下的韩国就业保险制度及其逆周期调节机制研究被引量:2
- 2021年
- 伴随着经济高速发展,韩国在20世纪90年代逐步建立起以失业保险金、稳定就业计划和职业能力开发计划为主要内容的就业保险制度。面对多次的外部不利冲击,韩国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效果突出。在需求侧,韩国就业保险主要通过延长待遇期限、放宽待遇领取标准和扩大支付范围实现逆周期调节;在供给侧,韩国就业保险主要通过提升就业补贴水平和覆盖面、延长企业缴费期限、扩大职业能力开发覆盖面和增加就业扶持资金支出实现逆周期调节。总体而言,韩国就业保险逆周期调节措施有效缓解了失业冲击、改变了企业应对危机的方式并促进了职业培训体系的建设。但是,由于受到生产型福利模式的影响,韩国就业保险需求侧逆周期调节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覆盖面有待扩大。
- 孙守纪康海东
- 关键词:逆周期调节
- “补救型”社会福利模式研究——来自北京市的调查
- 近年来,社会福利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2007年民政部提出社会福利从“补缺型”转为“适度普惠型”,是我国社会福利发展的重大战略转型。但是我国幅员辽阔,短时间内还不能给每个人提供所需的福利,只能偏向于提供“底线”的,...
- 张宏芝
- 关键词:公平分配
- 金融危机后南欧福利模式改革观察
- 2020年
- 南欧国家由于相近的宗教文化传统和历史发展轨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南欧福利模式.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中,除爱尔兰外其他陷入财政困难的国家都来自南欧,这引发了人们对南欧福利模式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也迫使这些国家迈出改革福利制度的步伐.在欧元区金融一体化条件下,金融积累相对于社会福利支出具有优先地位,从而导致福利支出持续受到挤压,并引发社会政治危机.
- 扈大威
- 关键词:福利资本主义福利制度
- 住房福利模式的走向:大众化还是剩余化?——基于40个大城市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2
- 2020年
- 中国住房市场化改革以来业已成型的带有生产主义特征的剩余型住房福利模式,是否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发生转向:从生产主义到发展主义,从剩余型模式到社会民主模式?本文运用Harloe的大众化/剩余化社会住房概念,对中国40个城市的公租房准入标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多数城市对本地人至少放宽到当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建立起了较为大众化的公租房体系,对外来人口则进一步附加工作、社保等严苛条件,使得公租房体系非常剩余化。本地人住房的大众化具备了向社会民主模式转变的基础;同时生产主义的"有用原则"导致外地人公租房体系和城镇化水平更高的城市公租房体系都非常剩余化。中国住房福利制度是生产主义和剩余型模式,虽然具备一定的向社会民主模式转变的基础,但仍然在经济发展优先和公民社会权的保障之间徘徊,住房福利制度改革需要进一步推进。
- 马秀莲范翻
- 关键词:住房制度公租房福利模式保障房
- 个体化视角下日本福利模式变迁研究
- 福利制度与国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是人生中不可忽略的重要一环,对于国民来说,福利制度可以作为其最后的生活依靠。因此,对于国家来说,福利制度也起着收缩贫富差距的重要功能,是社会公平不可缺少的最后底线。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 王丹丹
- 关键词:福利模式个体化
- 文献传递
- 养老金制度及其改革——基于不同福利模式的分析被引量:2
- 2020年
- 不同福利模式国家的养老金制度在建立之初就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其发展路径也有所差异,但在结构、参数、管理体系方面的改革呈现出共同的规律。各国基本都建成了多支柱体系或多层次体系;普遍采取了提高费率、延长缴费年限和延迟退休、调整待遇等方式来进行参数改革;并对养老金管理机构采取了横向整合或纵向的集中化改革,建立了养老金投资监管机构。中国逐步建成了三层次养老金体系,并在个人账户、待遇计发等方面进行了参数调整,同时在统筹层级、征缴机构、投资管理体系方面进行了改革。中国养老金制度仍存在未实现全国统筹、结构失衡、基金可持续性差等问题,可借鉴国际经验,在结构、参数、管理机构等方面进行改革。
- 妥宏武杨燕绥
- 关键词:养老金福利模式
- 收入主导型福利模式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应用分析及完善路径——基于韩国新村运动的启示
- 2020年
- 20世纪70年代以实现农村现代化为目标的韩国新村运动,坚持政府主导,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强农民现代化意识等举措快速改变了农村贫穷落后的面貌,推进了韩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现代化进程。本文以韩国新村运动及其相关社会福利政策的运行实效为参照,比对我国的相关现状,以验证提出收入主导型福利(Income-led Growth)国家正是运用一系列社会政策作为工具从而实现其对社会的成长政策-雇佣政策-福利政策这一"黄金铁三角"的良性循环模式,并为有效治理、社会发展及其可持续性奠定基础。从韩国新村运动、政府收入主导型福利模式解构角度为切入点,运用整合途径,将其与本土实践相结合进行再构建,探讨这一基于域内外经验的再建构理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应用分析及完善路径,以期通过这一系列的实证研究,有利于从中借鉴转型期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及转型期社会发展相关的创新性研究结果。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出适合中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实用举措,为政策制定和建设实践提供理论参考。
- 徐冬邵培樟
- 关键词:新村运动
- 福利模式对慈善事业的影响及启示
- 2019年
- 慈善事业发展源远流长,但随着现代福利制度的产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蓬勃发展的福利体系对慈善事业造成一定的挤出效应,慈善事业也从传统的"扶危济困"范畴向"大慈善"格局发展。福利模式是影响慈善事业发展重要因素:在补救型福利模式下,慈善事业获得了最大的发展空间,对福利制度的补充作用也最为明显;在社会保险型福利模式下,强大的社会保险抑制了慈善事业的经济保障功能,但慈善事业的服务保障功能持续发挥作用;在北欧福利模式下,高水平、综合性的福利制度从整体上限制了慈善事业的规模,但随着福利危机的出现,北欧国家亦是开始重视慈善事业在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功能。
- 于环
- 关键词:福利模式慈善事业
相关作者
- 景天魁

- 作品数:158被引量:1,510H指数:21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底线公平 中国社会学 群学 社会学 社会保障
- 郑秉文

- 作品数:424被引量:4,535H指数:39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
- 研究主题:社会保障 社会保障制度 养老金改革 养老金 社保
- 李雪平

- 作品数:145被引量:610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华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 研究主题:心理健康 大学生 高校教师 心理福利 主观幸福感
- 王子彧

- 作品数:2被引量:11H指数:2
- 供职机构:赫尔辛基大学
- 研究主题:福利模式 家庭政策 家庭 法律 社会政策
- 赵怀娟

- 作品数:47被引量:344H指数:11
- 供职机构: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
- 研究主题:老年人 社会工作 社会政策 失能老人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