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785篇“ 离子机制“的相关文章
- 壳聚糖基离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吸附低浓度稀土离子机制研究
- 稀土是重要的不可再生战略资源。一方面,因其独特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现代工业和高端制造业等行业,另一方面,在其开采-加工-应用过程中存在不少稀土被浪费流失且绝大部分进入到水环境中。因此,从水中高效回收稀土资源是目前稀土和环境...
- 刘晨
- 关键词:离子印迹聚合物壳聚糖稀土离子
- 高电容二硫化钼功能电极吸附回收铜离子机制研究
- 刘思雨
-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抗心律失常离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23年
- 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Benzylisoquinoline alkaloids, BIAs)属于异喹啉类生物碱中的一类,根据其化学结构特点可分为小檗碱(Berberine, BBR)和原小檗碱类、阿朴菲类、苄基四氢异喹啉类、普罗托品类、双苄基异喹啉类等。此类生物碱来源中药及中药组方在治疗心悸、怔忡、厥证、胸痹等心血管相关疾病方面也有着丰富的临床用药经验,现代研究表明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具有较强的抗心律失常活性,从中药中开发抗心律失常单体活性成分,毒性、不良反应更清楚,开发成本更低。基于心律失常发病机制复杂的特点,通过多途径,多靶点作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现在临床使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大多属于单离子通道阻滞剂,具有致心律失常风险,而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可通过影响Na+、K+、Ca2+多条离子通道、抗炎及氧化应激途径达到治疗多种心律失常的目的,极具开发前景。通过查阅、整理近40年的国内外文献,结合中医药理论对苄基异喹啉类生物碱的抗心律失常离子机制进行总结,可为开发安全高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和治疗手段提供参考。
- 查丽春范晓郝佳旭普娟曾鹏辉高家菊马云淑
- 关键词:心律失常离子机制
- 棉秆生物炭吸附铅离子机制研究
- 高亮
- 稻草灰强化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及固化有害离子机制研究
- 充填采矿法是实现矿山资源绿色开采,保证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然而,胶凝剂(主要为水泥)成本占据了充填成本的65~80%,严重制约了充填采矿法的进一步发展应用。此外,由于不同矿山的采选工艺差异,部分尾砂等固体废弃物充填至...
- 刘武
- 关键词:充填采矿法尾砂胶结充填体力学性能毒性浸出微观形貌
- 前庭代偿中双侧前庭内侧核对输入刺激响应的敏感性变化及其离子机制被引量:4
- 2022年
- 前庭代偿是研究前庭疾病防治策略和成年后由外周损伤导致的中枢神经系统可塑性的重要模型。脑干中的前庭内侧核(medial vestibular nucleus, MVN)是实现前庭代偿的重要中枢。MVN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敏感性对前庭功能的正常执行十分关键,但先前的研究集中关注于单侧外周迷路切除(unilateral labyrinthectomy, UL)这一前庭代偿模型中患侧MVN中神经元兴奋性活动的变化,对双侧MVN神经元动态响应输入刺激的敏感性变化仍知之甚少。本研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离体脑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和行为学方法,观察到UL后6 h,大鼠表现出显著的自发运动障碍,且其患侧而非健侧MVN中B型神经元的兴奋性活动显著降低。但与之相反,健侧而非患侧MVN中的B型神经元对斜坡和阶跃电流刺激的敏感性则显著升高。UL后1周,大鼠基础运动行为得到代偿,其患侧MVN神经元的兴奋性和健侧MVN神经元的敏感性均恢复至正常水平。此外,参与B型MVN神经元敏感性调控的小电导钙激活钾通道(small 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channel, SK) UL后6 h在健侧MVN中选择性表达下调,而1周后恢复至正常水平。药理学选择性阻断健侧MVN中的SK通道以抑制其UL后的功能可塑性变化,可显著延迟前庭运动障碍的代偿。本研究结果提示,患侧MVN神经元兴奋性与健侧MVN神经元敏感性的可塑性变化可能共同参与了前庭症状的产生和前庭代偿,而SK通道可能是介导健侧MVN神经元敏感性随前庭代偿动态变化的重要离子机制。
- 薛伟轩李潜啸张洋浔张潇洋容永豪王建军朱景宁
- 关键词:前庭代偿前庭内侧核兴奋性敏感性
- 地核等离子体接触地幔放电相变氢离子机制的实验研究
- 1995年,杜乐天提出"地球排氢作用"的观点。他认为,H、H、H气体来自于地核和下地幔。2018年,欧光习等现场勘测和室内检测得到庙岛群岛所排放的H浓度高达n×10~2~n×10~3 ppm。这显示,地球内部高温高压环境...
- 董长军董天翔
- 关键词:氢离子下地幔
- 文献传递
- 1~20 eV低能电子对DNA的多重损伤及其瞬态阴离子机制
- 2021年
- 在超高真空的条件下,采用1~20 eV低能电子照射五分子层厚度质粒D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交联、单链破坏、双链破坏(DSB)和超螺旋损失的构型变化,并利用碱基切除修复核酸内切酶(Nth和Fpg)表征碱基损伤和多重损伤。DNA各种损伤的单电子量子产率与低能电子的能量关系表明:交联、单链断裂、与碱基损伤有关的交联、孤立碱基损伤的单电子损伤产率的最大值在5 eV和10 eV,双链断裂、非DSB多重损伤的相应峰值为6 eV和10 eV;低于4 eV电子无法产生20个碱基对内DNA的多重损伤。研究证明核激发共振过程是电子有效导致DNA损伤的本质原因,揭示单个电子被碱基捕获形成瞬态阴离子及电子转移过程是电离辐射导致DNA多重损伤的根本机制。
- 庄浦祥董艳芳邵宇郑宜
- 关键词:DNA低能电子
- 组胺对脊髓α-运动神经元兴奋性的易化作用及其离子机制(英文)被引量:1
- 2019年
- 脊髓α运动神经元直接支配骨骼肌活动,是躯体运动和行为控制的最后公路(final common path)。因此,运动神经元兴奋性调控对于运动行为的执行至关重要。事实上,脊髓运动神经元接受多种神经调质的传入,尤其是单胺能神经调质。然而,组胺和下丘脑组胺能神经系统对脊髓运动神经元的调控作用及其下游离子机制至今仍不清楚。本研究采用大鼠脊髓脑片细胞内记录方法,发现组胺H1和H2受体的激活均能增强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重复放电行为和兴奋性。钾通道的关闭和钠-钙交换体的激活共同参与了H1受体激活介导的脊髓运动神经元的兴奋,而超极化激活的环核苷酸门控(hyperpolarizationactivated cyclic nucleotide-gated, HCN)通道的开放则负责H2受体激活介导的兴奋性效应。以上结果提示,通过切换与组胺受体相耦联的离子通道和交换体的功能状态,组胺可以有效地偏置脊髓α运动神经元的兴奋性,而下丘脑组胺能神经传入很可能以这种方式直接调控最终的运动输出并主动调节脊髓运动反射和运动执行。
- 伍冠一庄乾兴张潇洋李红召王建军朱景宁
- 关键词:组胺组胺受体运动神经元脊髓
- 西藏野生大麦耐(酸)铝的离子机制和相关基因HvABCB25、HvEXPA1的功能鉴定
- 铝毒害是影响酸性土壤上作物产量的主要因素,传统的施加石灰的方法并不能经济有效的缓解土壤铝毒害,通过选育耐铝品种或改良现有品种的耐铝性,使之适应酸土环境,是提高酸性土壤上作物产量的有效途径。青藏高原一年生野生大麦具有丰富的...
- 刘文星
- 关键词:野生大麦耐酸性耐铝性
相关作者
- 臧伟进

- 作品数:216被引量:1,305H指数:17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
- 研究主题:乙酰胆碱 心脏 心律失常 迷走神经 动作电位
- 臧益民

- 作品数:395被引量:1,743H指数:2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
- 研究主题:心肌缺血 冠心病 冠状动脉狭窄 心电图 心肌细胞
- 李之望

- 作品数:139被引量:293H指数:10
-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 研究主题:背根神经节 激活电流 DRG 调制作用 神经元
- 汪文

- 作品数:6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西医科大学
- 研究主题:糖皮质激素 离子机制 利多卡因 微量注射 旁巨细胞外侧核
- 于晓江

- 作品数:93被引量:471H指数:13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
- 研究主题:乙酰胆碱 动作电位 腺苷 心室肌 心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