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643篇“ 种内竞争“的相关文章
大同山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与竞争关系被引量:2
2024年
为了解大同山国有林场不同龄组杉木人工林林分空结构特征与竞争强度的相关性,以大同山国有林场杉木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幼龄、中龄、近熟、成熟4个龄组共设置8块标准地,应用样地数据,通过计算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林分的空间结构特征和林分竞争关系。结果表明:(1)杉木人工林在水平维度上普遍处于密集状态,除幼龄林外,其他龄组的林木密集度指数较高,各个龄组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密度集分布在0.436 3~0.863 6,各龄组林分对象木的密集程度处于密集状态。(2)杉木人工林的林分垂直结构较为简单,垂直空间的利用率较低,各龄组样地的林层指数随林龄增加而呈现减小-增大-减小的趋势,且各龄组大部分对象木的林层指数为0~0.33。(3)杉木人工林的密度集和竞争指数的相关性比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的相关性相对较强,林分密集度和竞争指数的相关系数随林龄的增加呈规律性变化;林层指数和竞争指数也存在较强的相关性,但随林龄变化不明显。
曹雨婷叶生晶张超周维宁晨
关键词:杉木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种内竞争
山西太岳山不同径级油松竞争与叶功能性状
2024年
为探究不同径级油松的竞争与叶功能性状变化规律,以山西太岳山油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将样地中油松按5cm的间隔进行径级划分,并在每个径级中选取3株油松进行叶片取样。测定了不同径级油松的竞争强度、比叶面积、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叶磷含量及其叶氮磷比。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不同径级间油松的竞争与叶功能性状的差异,并利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油松叶功能性状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1)油松的竞争在不同径级间差异明显,竞争随径级的增加而减小。(2)油松的胸径与竞争指数二者之间呈幂函数关系(P<0.01)。竞争指数随着对象木胸径增大而逐渐减小,当对象木胸径达到20cm以上时,竞争指数进一步减小并维持在较低水平。(3)面对不同的竞争强度,不同径级油松的叶功能性状表现出不同的适应性策略,小径级油松倾向于资源获取型策略,而大径级油松则倾向于资源保守型策略。(4)油松1年生叶与多年生叶的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叶氮含量与叶氮磷比呈极显著负相关性,叶干物质含量与叶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1年生叶中比叶面积与叶氮含量在呈负相关性,而多年生叶中呈极显著负相关性;1年生叶中叶磷含量与比叶面积、叶氮含量无相关性,叶氮含量与叶氮磷比呈正相关性,而多年生叶呈负相关性、极显著正相关性与无相关性。表明1年生叶与多年生叶叶功能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制约关系。因此在油松人工林管理中,应当充分考虑油松的竞争和不同径级的叶功能性状变化规律,为油松人工林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温馨王天罡程小琴
关键词:种内竞争胸径
捕食者竞争对一类捕食-食饵模型共存性的影响
本文研究一类捕食-食饵模型的动力学行为,其中捕食群受密度制约,食饵群受其他潜在捕食者的影响.我们重点研究捕食群的竞争对两个群共存性的影响.通过将捕食群的竞争系数作为分支参数,利用动力系统及常微分方程...
谢明铭
关键词:捕食-食饵模型种内竞争ALLEE效应
一类具有竞争作用的抛物系统最优控制问题
本文研究了两个群动力学模型的偏微分方程最优控制问题,分别是竞争模型的最优捕获问题和竞争模型中交互系数的辨识问题.在竞争模型的最优捕获问题中,状态变量表示群密度,控制函数表示捕获群的比例,目标泛函为捕捞所...
王宏越
关键词:最优控制抛物系统
基于激光雷达数据的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群空间分布格局和竞争关系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胡杨群在干旱区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的空间分布格局及竞争强度变化,探究群空间结构对干旱环境的响应特征。【方法】在塔里木河下游3个断面处离河道1 000 m的范围等距离布设15个50 m×50 m天然胡杨林样地,利用地面激光雷达(TLS)获取树木三维结构数据,并通过聚集指数(R)、丛生指数(I)、点格局函数g(r)等空间分布指标以及竞争指数(CI),分析空间分布格局和竞争强度。【结果】1)R和I指数表明,在下游不同地下水埋深梯度下,胡杨群空间分布格局整体上呈聚集分布。2)各样地在0~25 m半径r距离获取的g(r)函数值分析表明,大部分样地胡杨在r<5 m距离基本呈现聚集分布格局,在r>5 m距离呈随机分布格局。随着地下水埋深增加,树木聚集分布的距离r会缩小。3)点格局函数g_(12)(r)结果表明,不同龄级胡杨树分布格局存在差异,中龄树主要呈聚集分布,其他龄级树呈随机分布;中龄树与幼龄树、成熟树之间存在正关联性,表现出相互促进关系,而其他龄级树木之间未呈现显著关联性。4)平均CI指数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呈递减趋势,单木CI随胸径增大逐渐递减。【结论】塔里木河下游胡杨群在小尺度上呈聚集分布格局,随着尺度的增加主要呈现随机分布特征。随离河道距离增大和地下水位逐步降低,导致树木密度降低和平均竞争强度变弱,树木呈衰退趋势。
艾萨迪拉·玉苏甫玉米提·哈力克巴比尔江·迪力夏提雷诚魏建新阿不都拉·阿不力孜崔健泺何熙祥
塔里木河中、下游胡杨林竞争对比研究
2024年
为探究塔里木河中、下游胡杨(Populus euphratica Oliv.)竞争差异及其对水分梯度的响应规律,以塔里木河下游阿拉干断面以及中游国家自然保护区胡杨群为研究对象,在每个区域分别选取3条样带,每条样带依照水分梯度布设3个样方,共18个样方,利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探究塔里木河中、下游水分梯度下胡杨林竞争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塔里木河中游胡杨最适竞争范围为8 m,下游最适竞争范围为10 m;2)胡杨竞争指数与胸径服从幂函数关系(P<0.001),胡杨竞争指数随对象木胸径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当胡杨胸径在塔里木河下游达20 cm以上、中游达30cm以上时,胡杨竞争指数逐渐稳定;3)随水分梯度的降低胡杨竞争指数呈下降趋势,且塔里木河中游的胡杨竞争压力高于下游的胡杨.立地水文条件是控制塔里木河流域胡杨竞争强度的决定性因子;在胡杨林分管理中,应充分考虑胡杨竞争与水分梯度之间的关系.
刘建莹玉米提·哈力克何熙祥木扎帕尔·米吉提
关键词:水分梯度点格局分析塔里木河
竞争模型的最优控制问题
2024年
考虑一类在Neumann边界条件下具有抛物系统竞争的最优控制问题.首先在该系统中讨论部的竞争关系和群间的交互作用,将目标泛函定义为捕捞得到的利润;其次证明该系统最优控制存在的必要条件,并给出最优控制的表达式.
那杨王宏越杜润梅
关键词:抛物系统最优控制NEUMANN边界条件
侧柏人工幼龄林单木生长竞争效应模型及竞争研究
2023年
我们选择十三陵林场管理处的侧柏人工幼龄林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量化采伐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我们以竞争指数和采伐指数作为自变量,以伐后5年胸高断面积生长量作为因变量,构建了侧柏人工幼龄林竞争效应模型,并分析了侧柏林竞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侧柏人工幼龄林的最佳竞争范围半径为4m,这意味着周围半径为4m的邻近树木对该侧柏树木的生长具有显著影响。采用竞争指数和采伐指数作为自变量的模型相比只使用竞争指数的模型,其R2值提高了33.8%。这说明采伐对侧柏单木的生长有显著影响。侧柏幼龄林在6-8径级时,竞争指数偏高。说明侧柏幼龄林在其胸径达到6-8径级的时候需要进行及时的人工抚育。
张恒
关键词:疏伐种内竞争
捕食者的竞争系数依赖于猎物数量的猎物-捕食者模型
2023年
研究一类捕食者的竞争系数依赖于猎物数量的猎物-捕食者模型.利用稳定性理论讨论平衡点的局部渐近稳定性.通过构造合适的Lyapunov函数,证明在分别满足一定条件下,边界平衡点和正平衡点是全局渐近稳定的.其次利用Sotomayor定理推导出系统跨临界分支存在的条件.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结论的可行性,并举例说明当捕食者竞争依赖于猎物的依赖系数增大时会限制猎物的生长,促进捕食者的增长,且系数的变化对猎物的数量影响较大,对捕食者数量的影响较小.
苏茹燕杨文生
关键词:种内竞争LYAPUNOV函数
具有合作捕食与竞争的一类捕食者–食饵模型的Hopf分支
2023年
本文研究了一类具有合作捕食和竞争的捕食者–食饵模型。该模型的参数空间被划分为几个不同的区域,在每个参数区域,研究了系统的动力学行为,包括平衡点的个数、稳定性和Hopf分支。结果表明该模型会发生两次Hopf分支。分别与没有合作捕食和不存在竞争的捕食者–食饵模型进行比较,指出Hopf分支的发生是由合作捕食引起的,而两次Hopf分支是由竞争引起的。
唐娇欣
关键词:种内竞争HOPF分支

相关作者

洪伟
作品数:917被引量:9,422H指数:4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杉木 雷公藤 内生真菌 人工林 毛竹
吴承祯
作品数:788被引量:6,982H指数:42
供职机构:武夷学院
研究主题:内生真菌 杉木 雷公藤 木麻黄 千年桐
金则新
作品数:297被引量:3,011H指数:31
供职机构:台州学院
研究主题:七子花 夏蜡梅 ISSR 濒危植物 遗传分化
段仁燕
作品数:67被引量:722H指数:15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
研究主题:太白红杉 草莓 叶绿素荧光参数 黑斑蛙 镉
郑世群
作品数:89被引量:731H指数:18
供职机构:福建农林大学
研究主题:水松 林窗 格氏栲天然林 物种多样性 格氏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