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到234篇“ 科学史家“的相关文章
科学人文桥梁通 著名中外科学史
本丛书所书写的科学不仅在攀登科学高峰的道路上敢为人先,他们的国情怀、求实精神、协同精神等优秀品格,对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素养、树立远大志向,有着重要的引领、激励作用。本书属于“中外科学传记丛书”第三辑,介绍...
万兆元
日本科学史山田庆儿及其对科学史的贡献 恭贺山田庆儿九十岁诞辰
2022年
日本著名科学史山田庆儿(1932—)以其卓越的学术成果,获得诸多重要的奖项和荣誉,蜚声海内外,更是受到中日科学史界同行的尊重。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他持续发表高水平的专著、译注和编著,其内容涉及中国传统天文历法、本草医学、自然哲学,以及西学东渐下的明清科技和宋代理学的宇宙论、自然观等。在中国传统科学技术科学思想、社会等研究方面,成就斐然。作者从研究范式的视角,对他在中国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的成就加以探析。认为他开启了中国科学思想研究的新时代;开创了中国医学研究方法论的新纪元;奠定了日本学者对中国西学东渐研究之基础;其学术成就为我们从不同视角重新思考中国传统科技的发展提供了诸多可资借鉴的方法和视角。
宝锁
关键词:科学史研究学术贡献科学思想史
教育科学史——仓孝和
2022年
仓孝和(1923-1984)是首都师范大学前身北京师范学院的重要奠基人和领导人,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被《人民日报》誉为“教育、自然科学史”。其教育思想及实践已被收入《当代中国教育传》(第六卷)、《新中国北京高等教育的开拓者》、《教育必须先行》、《仓孝和纪念文集》等书籍和《光明日报》、《北京日报》、《首都师范大学学报》、《教育艺术》等报刊中。有感于中国的科学技术被英国科学李约瑟编著,并想回答“李约瑟难题”。上世纪70年代,他开始了对中国科技的研究并于1978年任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所长,1980年7月去中南海为中央领导讲授科技。遗著《自然科学史简编》荣获1988年度北方十省市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和1989年首届全国科技荣誉奖。
仓理新仓理勤
关键词:李约瑟难题自然科学史
我所认识的科学史刘昭民先生
2020年
刘昭民(1938-),台湾省高雄县美浓镇人。先后毕业于台湾省"中国文化大学"地理系(1963-1967)和地理研究所(1968-1970)。1971年任职"民航局气象中心",2003年退休。1976年起,业余从事科学史研究,以迄于今。刘先生著有专书10余种,代表作为《中国历上气候之变迁》(1982),台湾地区科学史界少有人比他著的书更多。两岸得以往还后,刘先生是与科学史界交流最热络的一位。通过缕述作者与刘先生定交经过,以及刘先生的治学与为人,也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出台湾地区科学史研究的早期状况。
张之杰
关键词:科学史家
中国卓越科学杰出教育 求是精神民主校长 地理学气象学科学史 国情怀博学多才
2020年
2020年3月7日是竺可桢(1890.3.7—1974.2.7)诞辰130周年。1890年3月7日,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一个小商人庭。父亲竺嘉祥找到镇上的私塾先生,给刚刚出生的男孩取名叫“可桢”。先生解释说:“‘桢’字的意思有两层,一是坚实的木头,二是古时候筑土墙立的柱子称作桢干。‘可桢’就是将来可以成为国栋梁的意思。”竺可桢读小学时,中国正饱受帝国主义列强欺凌,积弱不振。强烈的爱国情怀让少年竺可桢立志要为中华之崛起而发奋读书。
王渝生
关键词:气象学家私塾先生科学史家家国情怀
知识交流与文化融合——丹麦科学史Jens Hoyrup教授讲座侧记被引量:1
2019年
0引言Jens H?yrup是丹麦罗斯基尔德大学哲学和科学研究部的荣休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名誉研究员。研究领域涉及古巴比伦数学、古希腊数学、中世纪伊斯兰数学、巴洛克科学,以及数学与科学哲学。作为国际著名科学史,他曾主持根特大学乔治·萨顿纪念讲席(George Sarton Memorial Chair,Ghent University,2008~2009)、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第7届'竺可桢科学史讲席',2015年荣获国际数学学会杰出贡献奖O.May Medal)。
田春芝余庆纯
关键词:帕乔利人文主义者斐波那契文化融合科学史家
科学史严敦杰先生传略被引量:2
2018年
2017年是著名的科学史严敦杰先生(1917.11.1-1988.12.23)诞辰一百周年.严先生曾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科学史集刊》副主编、《自然科学史研究》主编,是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奠基者和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创始人之一,主要研究中国数学、天文学科学史文献学、航海,发表论著100余篇(部),为研究所蒐集大量图书资料,对中国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留下丰厚的学术遗产,其治学为人,堪为后世楷模.为继承和发扬前辈的优良学术传统,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和中国数学学会于2017年12月16—17日在北京举办了"继承与创新:中国科学史研究的回顾与瞻望——纪念严敦杰先生诞辰一百周年学术研讨会",回顾严先生的学术贡献、生平事迹,并就中国数学、天文学科学史文献学、航海等专题进行探讨.会上,严敦杰先生的高足王渝生做了题为《严敦杰先生生平简介》的大会报告.现将他报告的原稿全文发表如下,以飨读者.
王渝生
关键词:科学史数学史天文学史航海史
转向与复归:科学史普赖斯的物理情
2017年
科学史学科创建和发展初期,一批由物理学转向的科学史作出了巨大贡献.上世纪中叶,青年物理学普赖斯将学术兴趣转向科学史,但物理学的经历和思想并未远离他的学术研究,反而助推他形成了科学史定量研究、大科学观念和"互育"思想等重要理论.这段历既反映了科学史普赖斯的物理情结,也展示了学科交融的另一种实现方式.
董国豪潜伟
关键词:普赖斯物理学科学史
薮内清与中国:日本科学史的另一面被引量:2
2016年
文章主要论述了薮内清学术生涯中数个与中国有关的事例,即薮内清两次赴华实地考察游历的经过以及其学术工作的基本保障、国际学术影响力的扩大与中国的微妙联系。分析了薮内清在战后逐渐重新成型的新"中国观",试图将薮内清与中国间鲜为人知的另一侧面作一展示。通过对薮内清与中国的互动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薮内清的对华观点受到时局变化的较大影响;中国国力的增长对薮内清的学术研究有很大帮助;二者在战后走上了良性互动的轨道。
杨凯
关键词:科学技术史
日本科学史中山茂及其研究道路被引量:2
2015年
日本学者中山茂教授(1928.06.22~2014.05.10)是享誉世界的科学史,他不仅研究中国科学史,更为中国科学史走向世界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中山茂接受了东西两种不同的教育,毕生致力于科学技术的研究,在中国·日本的科学技术、二战后的科学社会、大学等方面都有很多著述。著文追述,一方面,通过中山茂的思想与研究活动,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看到东西方科学交流与碰撞的历过程及其特有的方式;另一方面,中山茂在近代日本科学的社会研究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对于中国科学史未来的研究走向会产生有益的思考和借鉴。
白欣萨日娜
关键词:生平中国科学技术史

相关作者

刘兵
作品数:712被引量:1,403H指数:18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
研究主题:高温气冷堆 包覆燃料颗粒 球形燃料元件 燃料元件 科学史
李醒民
作品数:313被引量:1,485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爱因斯坦 批判学派 科学家 皮尔逊 哲人科学家
万辅彬
作品数:162被引量:304H指数:9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
研究主题:访谈录 科技史 少数民族科技史 矿料来源 科学史
诸大建
作品数:383被引量:4,319H指数:34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
研究主题:循环经济 可持续发展 经济增长 资源生产率 生态文明
王渝生
作品数:184被引量:7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
研究主题:科普工作 开拓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科技馆 两弹一星